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樂壇頒獎禮夾縫尷尬生存:與音樂漸行漸遠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05 15:16:16 | 文章來源: 資訊時報

一到年底,各種頒獎禮就紛至遝來,但流行音樂不比電影,幾乎所有加起來都不比一個金馬獎或者金像獎有影響力。內地的種種就不説了,香港的幾大頒獎禮早就沒有了公平可言,台灣還有個金曲獎在支撐門面,但所有獎項都不及莫文蔚一句“我要結婚了”更引人注目。可惜莫文蔚只有一個,剩下的所有參加頒獎禮的歌手,基本上都是感謝這個感謝那個的慣用體例,採訪時也都説套話,幾個小時下來大家都很辛苦,稿子卻不好發。

但還是有認真的資深人士説:“誰要再寫頒獎禮是分豬肉就鄙視誰。”他的意思是,要從豬肉的分法裏看出門道來,即便這已經不再是一頭人見人愛的“金豬”。比如剛剛結束的某本地頒獎禮,為什麼能請來黎明天王和英皇大牌,環球的眾星卻人跡罕至?又比如某品牌冠名的頒獎禮,為什麼能請到一眾一線歌手,原來這些明星都是該品牌的代言人。還有香港的幾個頒獎禮,最終給誰為什麼杯葛誰都還是有講究的,無非都是利益。所以雖然豬肉分量本身已經很小,但怎麼分、各家分多少還是內裏有乾坤的。

已經和音樂本位漸行漸遠的樂壇頒獎禮,現在幾乎只剩下兩個功用:一個是粉絲狂歡,一個是新人的表演空間。所以即便批評聲鋪天蓋地,頒獎禮還是會辦下去,因為只要有偶像到場,人氣就不缺。粉絲有時候也會為偶像拿獎爭個頭破血流,然後看到偶像上臺就尖叫不止。從這個角度看,頒獎禮善莫大焉,因為一次性讓偶像集合,對死忠粉絲來説等於還有附贈;而從新人角度來看,頒獎禮更是功德無量。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樂壇頒獎禮就已經是新人的天下,大牌明星們來去匆匆,而正在上位的二三線甚至新人們就拼命表現,尤其是新人,終於有了和大牌同臺的機會,然後再介紹自己時,好歹也是拿過獎的。

當然也不免尷尬,新人拿獎上臺受訪,台下媒體大多都不認識,問題也不好問。從長遠看,新人補充進來是好事,這個行業能否健康發展就看有沒有有實力有前景的新人冒出。但可怕的是,新人們往往千人一面,現在幾乎都標榜創作,口口聲聲原創歌手,卻不見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而有的頒獎禮為彰顯品位,會請一些台灣或者內地的地下搖滾樂隊、獨立音樂人。有一次,一個跑線多年的記者指著台灣地區少數民族歌手林廣財問同行:“這個穿得很奇怪的老爺爺是誰呀?”也有記者很勇敢地問黃韻玲:“你是不是在滾石30上海站時那個穿天使裝的老師啊?”好在小玲姐很和藹:“喔,那個是趙咏華。”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