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最老的搖滾記者去了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18 11:07:40 | 文章來源: 人民網

簡·斯科特和搖滾明星們在一起

簡·斯科特和搖滾明星們在一起。

簡·斯科特和搖滾明星們在一起

簡·斯科特和搖滾明星們在一起。

Jane Scott

Jane Scott


  簡·斯科特

  世界上最早的搖滾樂評人 一生參加了10000多場音樂會

  她是世界上第一個寫搖滾樂評的記者,83歲高齡時又以“世界上最老的搖滾記者”身份退休,一生參加了10000多場音樂會和相關活動。這位祖母級的娛樂老記見證了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乃至全球搖滾樂的蓬勃發展,也贏得了諸多搖滾明星的信賴和愛戴:保羅·麥卡特尼是她的老朋友,布魯斯·斯普林斯汀曾載她去音樂會現場,鮑勃·迪倫每次遇到她,都會在她的兩頰上調皮地各啄一下。

  7月4日,美國國慶日當天,92歲的簡·斯科特在跟老年癡呆症搏鬥多年後,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披頭士將她推向搖滾

  1964年9月15日,一個偶然的小概率事件,讓45歲的社會版記者簡?斯科特找到了畢生努力的方向。這一天,來自英國利物浦的四個搖滾小子來到克利夫蘭演出,他們就是後來橫掃世界的披頭士樂隊。然而,斯科特所在的克利夫蘭最大的報紙《簡樸者》日報沒有一個人對報道披頭士感興趣,斯科特自告奮勇去了演唱會現場。那天晚上,她被震撼了:她從來沒見過那麼多十四五歲的小女生,全在那裏亢奮地尖叫。“我意識到這絕對是一個奇跡,整個世界都為之改變了。”斯科特後來回憶説。

  從此,斯科特踏入一個全新的世界。1966年8月,披頭士樂隊重返美國搖滾音樂的大本營克利夫蘭,斯科特是新聞發佈會現場唯一的女記者。與此同時,《簡樸者》是當時美國的主要報紙中第一個擁有全職樂評記者的報紙,所以斯科特也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搖滾樂評家。

  美國流行音樂界的幾乎所有大牌明星,斯科特都採訪過。許多歌手在她的注目下從無名小輩成長為一代巨星。

  斯科特對於搖滾樂沒有門戶之見,在報紙上總是為搖滾樂説好話。這種行為招致了一些同行的批評,卻贏得了讀者的喜愛,並因此結交了許多音樂家朋友。地下絲絨樂隊的盧?裏德曾感激地稱,斯科特是自己出道早期少數對他以禮相待的人之一。鮑勃?迪倫每次遇到斯科特,都會調皮地在她的兩頰上各啄一下。吉姆?莫裏森也跟她關係親密,1967年,在演唱會開場前,莫裏森邀請斯科特到後臺喝啤酒,結果“莫裏森上臺後,克利夫蘭歌迷聽到的第一個音符是他的一聲酒嗝”。斯科特在報道中不無幽默地寫道。

  成功預言未來的巨星

  斯科特還能在那些未成名的搖滾小子身上發現巨星風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對東大街樂隊的布魯斯?斯普林斯汀的預言。1975年,她在《簡樸者》日報上這樣寫道:“他看起來就像碼頭工人和海盜的結合體。昨晚,他站在漆黑一片的艾倫劇院舞臺上,穿著一件黑色的夾克,藍色牛仔褲,頭戴一頂灰色的羊毛帽,帽檐扣在眼睛上,左耳綴著一顆耳釘……他的名字叫布魯斯?斯普林斯汀。他將成為明日的超級巨星。”

  幾個月後,布魯斯·斯普林斯汀就成為《時代》和《新聞週刊》的封面人物,之後更是紅遍美國。投桃報李,斯普林斯汀一直對斯科特尊敬有加,他曾親自開車載斯科特去演出現場,在音樂會上還特意獻歌給她。

  許多樂隊都禁止記者到後臺去,但是,對斯科特是個例外。她經常出現在後臺,跟歌手們談笑風生。有演出商形容,只要她一齣現,哪怕是性格最古怪的搖滾明星都會變得禮貌起來,就像對自己的祖母般説話恭恭敬敬。

  退休後,斯科特也經常去看演唱會。“要是能見到布魯斯·斯普林斯汀,誰還想坐在家裏打橋牌呢?”

  促搖滾名人堂落戶故鄉

  在報道名人的過程中,斯科特也成了名人。走在克利夫蘭的大街上,斯科特總是會遇到要求合影的粉絲。《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滾石》雜誌、《人物》雜誌、CNN 、MTV等都曾刊播對她的專訪。83歲退休時,作為“世界上最老的搖滾樂評家”,她的名字登上了全世界的報紙。

  1987年,斯科特已經68歲高齡,似乎不再適合報道搖滾音樂會,《簡樸者》高層考慮換下斯科特,沒想到,消息一齣,即遭到公眾的強烈反對,這件事甚至驚動了全國媒體,報社主編只好打消這一念頭。

  1995年,在斯科特的努力下,搖滾名人堂落戶克利夫蘭。

  2002年4月,在《簡樸者》工作了半個世紀後,83歲的斯科特宣佈退休。斯科特説,在50年的記者生涯中,自己參加了超過10000場音樂會和相關活動。因為搖滾樂迷們大多是年輕人,她採訪中,最常問的一個問題是:你是哪間中學畢業的?

  給明星看手相套近乎

  斯科特還喜歡分析字跡,收藏明信片,她還擅長看手相。她在採訪中打破僵局的手段之一就是幫搖滾明星們看手相或鑒定筆跡。有一年,The Who樂隊來克利夫蘭演出,斯科特在後臺幫樂隊成員看手相,導致他們延誤登臺時間。

  她應該進入搖滾名人堂

  簡?斯科特辭世後,樂評人霍莉?格裏森在《洛杉磯時報》上寫道:“自小在克利夫蘭長大,我對她所寫的有關我喜歡的明星的文字如饑似渴。她熟悉這些明星,所以,她讓我感覺自己讀著她的文字仿佛也熟悉了這些明星。”

  獲悉斯科特辭世的當天,萊爾?拉維特即發來弔唁郵件:“音樂界失去了這一家族中最親愛的一員。我將永遠懷念和愛戴簡?斯科特。她是我真正的朋友。”

  MSB樂隊的成員説:“她總是給出積極的評價。哪怕她不喜歡一些東西,她也總能找到好的一面來報道,這是一種值得敬佩的品質……搖滾名人堂裏應該有簡的名字。”

  採訪三寶:浴帽、耳塞、花生醬

  嬌小的身材,紅色邊框的眼鏡,背著一個大包包,這是斯科特採訪搖滾音樂會的典型裝束。作為“世界上最老的青少年”,從45歲開始,她就不得不混跡于一群平均比她小二三十歲的牛仔褲黑皮衣的海洋中,在他們狂歡時被推來搡去,有時還要經受惡劣天氣和粗魯語言的挑戰。

  做搖滾記者之初,為了打消人們的疑慮,她不得不自製一個紙板,上書:是的,我是一名記者。還有,當她闖入搖滾明星的更衣室時,大家看她如此體面,都以為她肯定是喬裝打扮來搜尋毒品的便衣警察。

  斯科特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在去搖滾音樂會前,她總是檢查好自己的包包才出門。她的必備物品有浴帽(為戶外音樂會而準備,萬一突降大雨,她至少可以讓自己的一頭天然內卷髮保持乾燥)、花生醬(為她提供漫漫長夜必須的體力)、舒潔紙巾(以備不時之需,“有一次,我去參加鮑勃?迪倫等人的音樂會,結果悲哀地發現那裏洗手間的手紙已經用完了。”)、耳塞(音樂會現場的噪音偶爾也會超出她的承受範圍),她還會多帶兩支筆,因為經驗證明拿給音樂人簽名的筆往往有去無回。此外,她的外衣翻領上總是別著去演出後臺的通行證。“如果有誰想要拿走我的通行證,那麼他必須把我的上衣扯下來。”斯科特説。

  困擾:和好友們産生了代溝

  做搖滾線大齡記者的困擾是,斯科特無法跟自己的同齡人分享對搖滾樂的喜愛。

  有一次,她約一個大學好友跟她一起去聽“深紫”樂隊的演唱會。在演出開始前,她打電話跟好友確認,沒想到好友説:“哦,簡,我至今仍記得那一晚跟本(這位好友的老公)在大學聯誼會的舞廳裏跳舞的情景,當時播放的曲子就是"當那片深紫降臨在昏昏欲睡的花園的墻壁上……"這是哪跟哪呀?斯科特簡直無語了。她想了想,最後只好帶著好友的孫子去了演唱會。

  退休那年接受採訪,這位83歲的老壽星説,自己很清楚最好不要跟大學好友們談起自己的職業。“如果我談起小甜甜布蘭妮,能期望她們説什麼?她們從來都沒聽説過布蘭妮。”

  斯科特一生未婚,她的伴侶吉姆·史密斯早于2004去世。而2005年,她的弟弟也去世了。

  文/記者呂雲來源人民網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