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馬條:做了十六年音樂 這是第一次拿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12 13:54:54 | 文章來源: 南方都市報

 馬條一次拿了兩個大獎

馬條一次拿了兩個大獎。

南都訊 記者黃銳海實習生陳靜雯傳媒獎最讓人可敬之處,就是這個獎不會單純從人氣、商業價值的角度,去對一個歌手的作品進行評判,有時甚至會完全忽略掉這些與音樂無關的考量因素。所以這幾年裏,在傳媒獎的頒獎禮上我們才會看到譬如周雲蓬、胡德夫這些非主流歌手高舉著最佳歌手、最佳專輯這些大獎。今年,來自新疆的民謠藝人馬條的出現,同樣也是這麼一種狀況。當晚在獲得“最佳國語男歌手”時,馬條就在臺上感慨地説,我已經做了十六年音樂,這是第一次拿獎。

“傳媒獎公正客觀,兼具包容性”

南都:這次你不僅拿了兩個獎,而且兩個都是大獎,無論獎項的數量還是分量都絕對的重,對這次獲獎有什麼感覺?

馬條:説實話,我做音樂已經十六年了,這是第一次拿獎。在我看來,傳媒獎是一個公正客觀兼具包容性的評選,它衝著音樂本身,無關地域,也不在乎歌手名氣大小。非常感謝組委會,給我那麼大的認可。

南都:你是憑藉去年專輯《你找錯了地方》獲獎,從你本人的角度看,這張唱片的價值在哪?又有什麼遺憾?

馬條:倘若跟上一張專輯相比,這張更像我,是一個有棱有角的馬條。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張唱片,無論發行的效果怎麼樣,最重要的是,我能在音樂裏面淋漓盡致地表達我自己。而唯一的遺憾,是編曲方面加法太多,應該嘗試用減法。

“新專輯會是十二年前就做好的唱片”

南都:現在新作品籌備得怎樣了,新專輯有沒計劃什麼時候出?

馬條:未來我可能會發一張新專輯,是我十二年前就做好的一張唱片,因為一些原因,一直沒機會發,我可能會把它拿出來再發表。這張專輯是介於主流和非主流的一張唱片,是我當年的狀態,從1996年到1999年間創作的一些歌。

南都:那時候你是怎麼一種狀態,現在又是怎麼看待當年那種狀態的?

馬條:那時候才二十多歲,特別憤怒,對社會有強烈的不滿,但對今天的我來説,表現得有些膚淺。因為那時不滿情緒的點比較低,憤怒得不著邊際。但是我覺得那個狀態挺好的,因為那畢竟是我最年輕時候的一種認知。其實我們憤怒的原因,包括對社會、對人,對周邊的不滿情緒,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愛。如果沒有愛,人不會有這種憤怒。而當人們覺得這張唱片特別憤怒的時候,其實它是充滿愛的。

南都:這些十二年前的作品,今天再拿出,會不會重新做一些迎合現今時代的修改,譬如配樂、編曲等方面?

馬條:不會,不僅編曲、配器,包括演唱也不打算重新弄,稍微改一下、加工一下都不想。而且我可能會在唱片上註明,這就是我十二年前的狀態。包括我那時候的音色,對編曲的認識,有些地方可能還不夠完善,我都會註明在上面,而且我希望得到更多行內人士的批評。

●獲得獎項:最佳國語男歌手、最佳搖滾藝人

●獲獎理由:中國民謠搖滾的最新悍將。馬條的民謠搖滾樂風簡潔兇猛、節奏強勁而層次清晰;他的歌曲讓人有一種身心交融的節奏與旋律融合的感覺;歌詞簡潔中暗含詩意,是對自由生命與在路上的夢想的思考與表達;他的吉他技術高超實用,三人樂隊的組成呈現出豐富的音樂性。

●獲獎感言:我做了十六年的音樂,今天第一次拿這個獎。謝謝華語傳媒,謝謝南都,感謝我的唱片公司,感謝這麼多年來一直支援我的音樂的歌迷們,謝謝!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