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生活 > 音樂

專訪沼澤樂隊:後搖滾的古琴爆破美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6-07 15:18:37 | 文章來源: 搜狐音樂

現場VJ效果

現場VJ效果

吉他手細輝

吉他手細輝

沼澤在澳門

沼澤在澳門


  “跟之前那個方向未明確來比,我們等於是一個重生。”

搜狐音樂:現在在國內做後搖的這些樂隊,你覺得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況呢?

沼澤:其實我自己對狹義的後搖滾這一塊,就是都是Mogwai啊,天空大爆炸(Explosions in the sky),這一系列的後搖呢,我自己覺得差不多已經定型了,如果中國的這些樂隊再繼續這麼做呢,它也不可能再超越多少。有的已經做得很極致。所以我覺得國內這些後搖樂隊,如果想要做得更出類拔萃一點,做出一些更多的成績,我覺得很應該再想一想怎麼再創造、再革新。比如我們去融合古琴,我的目的不是説要加入一個中國的古典樂器這麼簡單,其實我希望是説,從中國的音樂思維,中國的美學傳統裏面去吸取更多的養分,去融合。因為它有很多很衝突的,很對立的審美,包括我們現在做出來,一些傳統樂迷、一些後搖樂迷之間大家有時候是很相反的觀念,我能感覺到它的深層其實是一些不同的美學傳統、美學價值觀這樣的衝突,一個很截然不同的系統。對,但這也是有趣的地方,它可能會有一些,你沒有想到的一些新鮮的碰撞,就可以帶來一些完全不同的東西。

然後在做的這個過程,我就發現有些人就會提出不同的想法,當他沒辦法接受創新的時候,他就會説,你為什麼非要創新呢,因為音樂關鍵不是好聽嗎,不是內容最重要嗎。我覺得內容…這個要分開兩點,首先是你的角度究竟指什麼,是指主題呢,還是指音樂本身的內容。如果你指的是主題,那實話説,藝術就根本不用存在了,需要哲學家就夠了。因為很多藝術所反映的問題來來去去無非就是那些,那音樂本身它還包括旋律啊和聲啊節奏啊…各方面的東西,這些東西是音樂的外在表現和形式,也是音樂裏除了主題以外的內容。就是説它是表達主題的一種手段,這手段本身就離不開形式,所以你要用這樣的形式,就必然離不開創新,比如愛情很多人都寫過,但你怎麼去寫了,肯定要想出一些不同的辦法來。

所以説,我覺得當有很多藝術它本身已經走到盡頭的時候,它就需要有其他人再做一個新的系統出來,儘管同樣是表達這樣的思想內容、情感,但是它就會去做出一些新的內容出來。然後,回過頭來,比如國樂已經做得很極致了,當它塵封了那麼多年,大家都去玩搖滾,突然有一天再把老祖宗的東西拿出來,這個又有新鮮的東西,因為它已(被)遺忘多年,又可以把元素重組,或者從中學習其思維的方式,又可以以此做基礎去創新了。這個本身就是人類藝術發展的一個過程。

説不定以後搖滾樂不流行了,然後過了很多年,發現一百多年前一些人這樣做,這個挺新鮮的,就把這個東西拿出來。其實現在這個速度甚至會更快一點,會突然有復古的,六十年代搖滾樂的復興這樣。

在彈古琴時我自己也會去想一些新的演奏技巧,比如本來有一些輪子的滾奏,輪奏,我就把它拓展一下,我連小指都用上,然後去做更多的一些擴展。我也會去聽古箏、琵琶啊它們的演奏,有些東西也可以融合,其實我覺得這個應該是互相借鑒的,可以發現每一件樂器它自身的潛力。我現在彈古琴的時間多了,現在回過頭來彈吉他,也會把那些技巧、表達的方式都會移植到吉他上。

搜狐音樂:我聽到你説過古琴相比其他傳統樂器,思維方式(與西方)最不同是吧?

沼澤:對,可以説是。如果我們把中國核心的文化傳統來做一個對照的話,我們就會明白古琴在音樂這一塊是最承先啟後的,所以相對來説,它會跟其他的音樂體系有更多不同的因素。因為別的一些樂器嘛,像琵琶、二胡反而都是相繼傳入來的,以這些民樂有的會受到其他文化體系的影響,而有些(樂器)則地域色彩特別明顯,比如嗩吶啊什麼的,但是這些樂器也好,或者我們所謂的戲曲也好,它在後世的變化是很大的。古琴傳承了比較古遠的文化傳統,可以追溯到先秦甚至更久。

有人説其實現在西方音樂,它跟古典音樂時期比起來,已經變化很大了,與非洲音樂、阿拉伯音樂、印度音樂…等等互相的交流,給西方音樂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使現代的西方音樂吸取了不同地區音樂的特點。可能中國(音樂)對於西方音樂是最後一個未開放的寶庫,如果説這個説法成立的話,那麼古琴就更加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一環,因為它代表的就是一個很獨特、很獨立的體系。如果要做一個中西音樂對比的話——古琴跟西方的古典樂,或者説搖滾樂,這兩個要做比較的話,這兩個會有更大的(比較明顯的差異),所以我覺得這種碰撞會給我帶來很多靈感的啟發。

我是力圖去做一個融合,我自己很熱愛傳統的古琴文化,我也覺得應該有人去繼承它的根源和傳統,但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在做這件事了,所以我覺得不妨再有一些人去做一些不同的嘗試,這也是一件好事。然後我對西方的古典樂、搖滾樂也很喜歡,我自己就是生存在這樣一個矛盾的狀態裏,受到這些不同的文化的影響,所以我特別有興趣把它們做一個融合。

如果從樂器的角度來説,(融合)它也是可能的,因為古琴它本身表現力非常豐富,潛力很大,但有很多東西其實還可以再開放些。所以我在一篇談論我們新專輯的日誌裏,提到這只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們已經找到一個方向,跟之前那個方向未明確的時候比,我們等於是一個重生。

搜狐音樂:就我了解的古琴,比如你心態怎麼樣,演奏出來是很容易體驗得到的,但像西方吉他或者(其他),可能更機械一點,心境表達出來的不會那麼直接?

沼澤:演奏者的情感表達,即使在古典音樂裏,也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交響樂團裏的指揮家和樂手們,出來的風格還是不一樣。其實中西方音樂在這一點上,還是有共通之處,肯定有個人的情感因素在影響。儘管它有一個美學原則——希望更好地反映作曲者的意圖,所以相對來説,它每一次的演奏會更標準。

第二個我想指出一點,搖滾樂跟古典音樂則很不同,這一點來説搖滾樂跟古琴還是有共通之處的,可能很多人第一反應,會感覺它們兩個很不同,一個很燥,一個很安靜,但是實際上它們在自由表達這方面比較相似。搖滾樂本身相當重視和聽者的互動,還有感受和把握現場的氣場,這些和古典樂相比已經是大相徑庭了。比如你説The Doors啊,Grateful Dead等等樂隊,實際上他們的現場就已經是有很多即興的成分。

搜狐音樂:是不是説搖滾樂比其他音樂,比如古典樂,更重視現場互動性?

沼澤:對,首先搖滾樂的很多表演現場,都是有一定一體化——就是觀眾跟樂隊本身更成為一個整體。這和古琴欣賞方式也都很類似,在過往因為沒有擴音設備的情況下呢,它發展成為更加自賞的一個樂器——但是它也不排斥人去聆聽——但由於它音量小,它慢慢發展成自己獨特的美學方式,就是三五知己啊這樣子去聽。

由於它這樣小的範圍,它跟搖滾樂也是比較相似,就是它的氣場更容易形成一個整體。古琴很重視現場的再表現,比方嵇康在刑場演奏廣陵散,因為現場特殊的氣場,而讓樂曲更添悲憤跌宕;和聽者的互動,最經典的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會知音”的典故。此外,古琴還在節奏和情緒表達上給予演奏者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這些和搖滾樂也有許多異曲同工之處。

但古典樂的演奏是更獨立的,為什麼要求觀眾不要發出聲響,就全部坐著聽,它就希望把它全部割離開來,演奏者和他的音樂成為一個被欣賞的對象。而且它也更強調按照樂譜按部就班地演奏。

搜狐音樂:古琴算不算草根、民間的那種文化?

沼澤:不算吧,或者説它有兩個傳統。首先要理清民間是什麼定義,如果跟官方、廟堂相對來説,那它是民間的、江湖的。因為古琴的表達無疑更自由、更自主、更自如,它是一種每個人內心跟自己對話的一個過程。在先秦以前,古琴會在一些宗廟的祭祀啊之類的大型場合裏演奏,那樣的話跟官方的會有一些聯繫,但是從漢代開始,它就逐漸成為民間的一個樂器,成為個人跟自己內心對話的這樣的(樂器)。但如果跟其他民間樂器去比呢,它也有不同,如果你説的民間指的是草根,那它顯然也不草根,因為古琴是士人的樂器,在這方面它並不民間,它更強調孤芳自賞,一種很獨立很自我的狀態。而且中國的文化發展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宗法的概念也是越來越強烈,所以相對來説,對古琴的演奏也就有越來越多的約束和限制。

搜狐音樂:比如搖滾樂,可能有人會被裏面的一個旋律打動…更容易被人接受,但是聽古典音樂,可能需要更多的訓練、有一個修養的過程?

沼澤:可以這樣説。説白了古典音樂是一個比較理性的音樂,結構性很強,表達性也很強,通常會有一個主題,然後通過動機的發展和很複雜的曲式去表達,因為很多交響樂,一首作品就長達整張唱片的長度。這麼長結構的曲子,它表達的含義啊內容啊就很多,如果沒有一定的欣賞能力,的確是…

搜狐音樂:古琴(欣賞)需要這樣的一個嚴謹的思維嗎?

沼澤:我覺得古琴更多的是感受,而不是思維,這一點也是中西方音樂的不同。所以古琴跟搖滾樂在這方面是相通的,雖然在聲響上大家感受到很多的不同。中國人可能更強調天人合一,所以它比較習慣直接去感受那個氣場,而不是像西方音樂,更喜歡去歸納、分析,把整個元素單獨地抽絲剝繭地去推理。所以在創作或欣賞也好,有一個比較理性判斷的過程,可以説,古典音樂也是西方文化發展到比較極致的一個表現。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