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Dylan的唱片封面
Bob-Dylan
Bob-Dylan
Bob-Dylan
撰文/吳卓玲編輯/王曉晶
民謠搖滾奠基人、詩人、畫家,近50年來音樂史上的關鍵角色——Bob Dylan,即將在他70歲高齡之際踏上中國舞臺。對多數國人而言,Bob Dylan是一個近乎于神的傳奇,而非周傑倫、Michael Jackson那般鮮活生動的公眾人物。他有怎樣的個性?為何被罵做“騙子”?他的人生又是如何精彩跌宕?
翹課,偷唱片,改名換姓的叛逆少年
“那唱片的聲音讓我覺得自己是另一個人,就像是我投錯了胎。”——10歲的Robert Allen Zimmerman在第一次聽到鄉村音樂時就仿佛覺察到了他此生的使命。但他所成長的明尼蘇達州礦區小鎮Hibbing卻是個氣候嚴酷、生活封閉乏味的地方,只有電臺傳送著來自外界的資訊,當然,那其中就包括一些熱門歌曲和方興未艾的搖滾樂。一聽到電臺節目,Robert立馬就想離開小鎮去見識新鮮世界。他報考了西點軍校,卻不出意料地被拒。他又加入過兩支學生樂隊。但不論是在中學的演唱會上瘋狂彈奏鋼琴震驚全校師生,還是在心儀的女孩Echo窗口的樓梯下獻唱情歌,都不能滿足他對現狀的不滿和對廣闊未知領域的好奇。中學畢業後的第二天Robert就迫不及待地離開了小鎮,去了當時他能去的最遠的地方——到Fargo市參加了另一支樂隊,為小有名氣的歌手Bobby Vee伴奏鋼琴並一同演出了兩場。Robert將此事大加宣揚,好讓別人以為他就是Bobby Vee,大概是因為他喜歡成名後所帶來的認同感。
幾個月後Robert搬去了Minneapolis市的明尼蘇達大學上學,但他完全沒去上課,而是通宵達旦地彈琴唱歌。白天則蒙頭睡覺,因而再沒時間讀書。他也並非完全不沾書本——他開始對詩歌産生了濃厚的興趣,長時間沉浸在垮掉派詩人凱魯亞克癲狂的詩作世界中,深信自己也是其中瘋狂而有趣的一員。與此同時,他還發現了一名叫Dylan Thomas的詩人,並從其作品中獲得了很大的啟發和影響。在那之後的某一天裏,Bob Dylan這個名字如同天啟般突然出現在他腦海中,從此Robert便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Bob Dylan。
為了吸取各種音樂養分,Dylan當時最常光顧的就是唱片店。但他幾乎不買唱片,而是去試聽室埋頭狂聽。憑藉一雙敏銳的耳朵,他只需要聽一兩遍就能把一首歌學懂。他開始儘量學習所有的歌曲,像海綿一般吸取別人的口音和演奏方法。直到有一天他聽到了Woody Guthrie的歌,才恍然明白了自己的方向。
而當時在整個美國中西部幾乎沒有地方可以買到Woody Guthrie的唱片,Dylan發現Minneapolis當地的一位民謠音樂學者Paul Nelson的家裏卻正好有,於是趁週末偷偷潛入,享受了一頓音樂大餐。待到Paul回到家中,竟發現大約有25張唱片不翼而飛,便料定那是Dylan所為。他立即出門搜尋Dylan的蹤影。大家都説:“這小子真是受歡迎啊!你是第十個找他的人了!”
善變的識時務者,無所顧忌的孤獨巨星
讓人捉摸不透的雙子座,聰穎的猶太裔,成功的機會主義者,天才詩人,敏銳的時局觀察者,狂熱的理想主義者,這些特質都集中在了Bob Dylan身上。一年後,當他從大學輟學,提著旅行箱和吉他,一路搭便車揣著大約10美元到達紐約格林威治村時,他那段史詩般的征程也就此開始。
Bob Dylan混跡在格林威治村的眾多歌唱好手中,一邊浸淫著自由的藝術氛圍,一邊留心觀察。“你一定要給人以印象,很多歌手都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任何人身上,他們也就無法在別人頭腦中刻下烙印。”Dylan由此決定要堅持唱Woody Guthrie的歌,而且把自己也扮成Woody Guthrie。為了讓自己顯得更有趣,他還在個人簡歷上胡謅一通,稱自己“1941年在明尼蘇達魯道夫出生,而後移居新墨西哥的蓋洛普,而後又在愛荷華、堪薩斯、北達科他等地居住過。向來自芝加哥的失明街頭歌手學習布魯斯,從得克薩斯曼斯利普斯金的搖滾孫兒那兒了解到搖滾樂”,他像一個入戲的演員般生活。
但在精神病院見到偶像Woody Guthrie時,Dylan被殘酷的現實震驚了。他之後再沒去看望過Guthrie,雖然仍舊唱著Guthrie的歌,但突然間他也開始唱其他人的歌。很明顯Dylan對Woody Guthrie的迷戀已經完結。為紀念Guthrie,他第一次動筆寫了一首《Song For Woody》。
從此Bob Dylan開始自主創作。他的演出越來越多,卻從未受到星探的關注。但只要有成名機會,他都決不放過。他幾次三番地去找樂評人Robert Shelton,給他唱自己的歌。直到Shelton意識到他的價值,把他推薦給各個唱片公司,並在《紐約時報》上對他大加讚賞,才終於引發了哥倫比亞唱片公司製作人John Hammond的注意,併為他掙得了一紙唱片合約。
這番幸運之神的眷顧很快讓Bob Dylan成為一顆新星,尤其在1963年他的反戰歌曲和話題歌曲廣為流傳之時,整個美國民謠界和一代年輕人的心靈都受到他的劇烈衝擊。時逢美國民權運動如火如荼,馬丁·路德·金和肯尼迪總統相繼被刺,Bob Dylan和諸多左派歌手一道現身於各類抗議活動中,甚至還在盛大的New Port民謠音樂節上大唱抗議歌曲,被視作新一代左派歌手領軍人物。但熟悉Bob Dylan的民謠歌手Dave Van Ronk 回憶説: “Bob不是個政治化的人。”也許是感到被民謠和抗議運動操縱和牽絆了,當Bob Dylan被緊急國民委員會授予“自由獎”時,他發言公開反抗,稱只是一個獨立詩人,言論震驚並激怒了所有人。
Bob Dylan在意識形態爭鬥最激烈的時候突然抽身而出,因為他不想做任何人的代言人,他看到了大洋彼岸“披頭士”引發的狂潮,而他知道那是未來。於是他迅速進行了另一番改頭換面——他從民謠陣線的旗幟歌手變成了一個搖滾明星。皺巴巴的牛仔褲和工裝服被Carnaby街出品的時髦西裝、不分晝夜架在鼻樑上的太陽鏡和“披頭士”式的尖頭皮鞋代替。他甚至越來越多地以超現實的方式調侃記者。如在電視訪談節目中談及準備製作的新電影時,他回答説那將是一部牛仔恐怖片,當問及是否在片中扮演牛仔時,他回答説:“不,我扮演我媽媽。”(No,I play my Mother。)
“只要能繼續做我喜歡做的事,我不在乎被標簽,或者媒體怎麼看,因為我每天晚上都在面對人們演出。”
這種出格的叛離行為讓Dylan在1965年的New Port音樂節上遭受了公眾最嚴厲的敵對情緒。事發前5天,他的搖滾傳世名曲《Like A Rolling Stone》剛橫空出世,而他已接到邀請領銜出演New Port這個一年一度的民謠盛會。在演出前一天,Dylan突然擅自決定挑戰音樂節的慣例——他要帶一支完全電聲化的樂隊上場。第二日當他們出現在舞臺上時,台下的觀眾呈現出兩級分化的反應。後臺亂作一團:老的左派抗議歌手認為Dylan演的是流行樂,不是民謠。 Dylan尊崇的民謠領袖Pete Seeger憤怒得差點要用斧頭把擴音器的電纜斬斷。Dylan和樂隊只演了3首歌就在噓聲中匆忙下臺。
第一次攜樂隊登場便遭如此衝擊,但Bob Dylan並沒退縮,他在之後的演出中堅持採用原聲和搖滾的上下半場形式,雖然搖滾半場總是遭到鼓噪起鬨。Dylan的轉變和頑固在一段時期被很多人曲解,歌迷指責他“為了商業利益出賣自己”。但他認為:“只要能繼續做我喜歡做的事,我不在乎被標簽,或者媒體怎麼看,因為我每天晚上都在面對人們演出。”
崩潰、遁匿和重生
1966年春,Dylan和樂隊踏上了澳洲和歐洲的巡演之路。民謠半場和搖滾半場的尖銳對比激怒了很多歌迷,他們在場上用嘲諷奚落和緩慢擊掌來表達不滿。當Dylan一行抵達英國時,情況已失去控制。人們已提前聽到各種關於“Dylan叛變”的新聞,他們正等著這位曾經鍾愛的歌手出現在他們面前幹一件讓他們不快的事情。
此時Bob Dylan的內心也極其痛苦:“我只想顧全大局,趕緊完成巡演離開一陣子。人們喜歡你,喜歡就會有壓力,會被壓迫,被問很多問題。對此我能怎麼辦?這足以讓任何人厭煩透頂。”
終於這種對立在曼徹斯特Free Trade Hall舉辦的演出中達到了頂點——在當晚的演出快結束時,一個激動的觀眾趁著兩首歌銜接的安靜時刻突然朝臺上大吼了一聲“猶大”!全場譁然。片刻後,Dylan回應説:“我不相信你?你是個騙子!”他用人們指責他的話回敬了那個觀眾。隨後對樂隊成員叫道:“弄大聲點!”鼓聲響起,《Like a Rolling Stone》隨即奏響,這便是搖滾史上最為著名的現場之一。
歐洲巡演結束後Dylan回到紐約家中,沒過多久他就駕摩托車出了車禍。在此後長達8年的時間裏他都極少露面。這一事件至今仍被蒙上一層迷霧。
其實在歐洲巡演接近尾聲時,Dylan已對那種生活深感厭煩。在當時的一段錄影中,他面容崩潰地嘟囔著説:“我想回家,你知道家是什麼嗎?” 而當他回到美國後,壓力有增無減——做電視節目、出詩集和小説以及夏秋季巡演。當然,這場車禍給Dylan帶來了躲避機會。事後他在自傳中也承認:“我出了車禍,我受了傷,但我康復了。事實就是我想退出瘋狂的商業競爭。”
那場車禍後,Bob Dylan仍繼續寫歌,錄製專輯和演出。他也像其他人一樣結婚(兩次)生子。從1967年車禍至今,Dylan總共發行了27張錄音室專輯和13張現場專輯。他所獲的獎項更是令人驚嘆:格萊美獎、搖滾名人堂(1988)、學院獎、金球獎甚至還有普利策獎。2008年他還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從1988年6月開始,Dylan啟動了一項巡演計劃:Never Ending Tour。他在20年間保持了每年演出100場的高密度。到去年為止,他和樂隊已經表演了不下2300場。此次中國首演也是這項計劃的一部分。
“如果貓王沒有誕生,總會有什麼人將搖滾樂帶到世間。但這套邏輯在Bob Dylan身上行不通。”
如果説Bob Dylan在60年代為世人所做的貢獻是賦予流行樂以知性的靈魂,那麼現在,當他已步入70高齡,他則被詮釋為極大地擴展了民謠文化的關鍵人物,而這種民謠文化正是他最初的崛起之地。正如J. Hoberman在《The Village Voice》中所言:“如果貓王沒有誕生,總會有什麼人將搖滾樂帶到世間。但這套邏輯在Bob Dylan身上行不通。因為沒有一個鐵定的規矩要讓明尼蘇達Hibbing鎮出生的‘貓王二代’繞進格林威治村,從民謠復興運動中冒出來,目的則是要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偉大的搖滾垮掉派詩人——而等他功成名就,贏得萬人愛戴後——又悄然隱沒于他一手造就的民謠傳統中。”
Tips 了解Bob Dylan
Bob Dylan自傳《像一塊滾石》
這部著作是Dylan自傳的第一部。他在其中用了三個章節詳述了自己頭一年在紐約的生活,而對於60年代中期的事業頂峰幾乎避而不談。
紀錄片《迷途之家》(No Direction Home)
這部傳紀片發表于2005年,由著名導演Martin Scorsese執導,聚焦于Dylan1961年來到紐約至1966年摩托車禍期間的故事。片中有眾多重要相關人物和Dylan本人的採訪。
影片《我不在那兒》(I’m Not There)
“受Dylan的音樂和他不同時期的諸多個性所啟發”,片中的6個迥異的角色分別代表Dylan生活的不同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