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變味、變質的美術批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10 20:20:46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美術批評曾經被美術界和公眾看得很重,也很有尊嚴。因為它作為社會輿論的一種,在單一導向性的社會中,是以一種指導性的態勢發出權威性的話語。它在公眾中的傳播所表現出的天經地義的指向性,人們是很少去質疑;而有限的質疑或商榷也是在“百家爭鳴”的可能性中表現出社會政治的需求,學理的、學術的批評是在單一導向性的理論框架中表現出它的學理和學術。不管怎樣,批評是嚴肅的,嚴肅得有時過頭。等到過了頭,就成為服務於政治的打壓,進而演化為批判。批評和批判的最簡單的區別是,批評是學術的,批判是政治的。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直至80年代,批評和批判,學術和政治,有時候難以區分,有時候混雜在一起。所以,被批評者看到批評往往會緊張,學界和公眾看到批評也會神經過敏。

關於批評對於文藝發展的促進作用,以及批評的一般原理,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批評家在運用批評,社會在對待批評的時候,很難在原理之外表現出常態。經過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政治化批評的時代之後,商業化時代的美術批評的商業化已經在所難免。商業化時代的美術批評已經失去了它的崇高和尊嚴,像“人人都是藝術家”一樣,“人人都是批評家”也成為歷史的必然。在這樣一個時代中,再來談批評的原理、批評的標準、批評的責任等等,就顯得有點不合時宜。當代美術批評已經很難發揮它應有的功能,它在商業社會中的轉型,使批評成為商業的一種手段,是實現商業目的最常規的推銷手法。很多人對於批評專業倫理的喪失,在痛心疾首之餘會發出與痛心疾首相應的惡評,只是在説明人們愛之深、恨之切。

批評作為美術專業中的一項理論工作,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是被邊緣化的,所謂的“畫畫不成搞理論,理論不成搞行政”,非常準確地説明瞭過去歷史中的一種狀況。因此,批評家屈指可數,有名的批評家更是寥寥無幾。除了極個別的著名批評家之外,絕大多數批評家是不太被人瞧得起的,他們往往是在行政的指揮之下從事奉命批評,表現出計劃經濟時代的批評特色。現在的情況不同了,批評可以不依賴於體制,也可以不屑于體制內的媒體。批評家在社會中的獨立性越來越明顯,特別是批評家兼策展人,更加提升了批評家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儘管批評家的經濟地位沒有能夠得到成正比的提升,一流的批評家不能和一流的美術家相比,可是,這種社會地位的提升卻增加了批評家的自信心,因為話語權的把握,不是用錢能夠衡量的。

商業化時代的美術批評談不上在學術上的貢獻,可是,對美術家社會地位的確立,對美術作品的價格和美術家的身價則有著重要的影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助推作用。美術批評成為當代美術作品價格標簽中的一個不可忽略的指數,是其價格的一個重要構成,而批評中的對作品的詮釋則成為其藝術表現的一個重要部分。所以,策展人絕大多數是批評家,少部分不是批評家的策展人,則是美術家中的先進分子,他們同樣承擔著批評家的職能。畫畫成了搞理論,理論成了搞行政,由此,水漲船高,畫價則節節攀升。這一新時代的景觀,雖然美術家不是以進入行政為最終取向,可是,在畫畫取得成就之外,發表理論上的高見,能夠進一步促進美術創作上的成就和社會影響,典型的個案有很多。如果將這些名家在理論或批評上的工作去除之外,那麼,與之相關的社會影響可能難以想像。

很難給當代美術批評樹立貞節牌坊。人們也沒有必要指責批評家的操守,社會風氣大致如此,而社會需求決定一切,就難以茍求批評的真空。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蔡國強:説説我和“農民達芬奇”
· 張忠義:書畫拍賣話語權回歸內地
· 莫讓資本左右藝術市場
· 批評家應追隨藝術家嗎?
· 中國當代藝術亟待解決國際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