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實而慧——劉巨德的為人為藝

實而慧——劉巨德的為人為藝

時間: 2017-10-19 16:01:28 | 來源: 藝術中國

文/邵大箴

劉巨德為人真誠、憨厚,做事熱情、認真,他教書育人,是一位出色的美術教育家;他為藝刻苦勤奮,不淺嘗輒止,而善於深入鑽研,是一位富有探索精神、勇於創新的藝術家。

劉巨德接受的是相容中西的藝術教育,他以開闊的視野和胸襟接納古今中外的藝術成果,從中汲取有益的營養。對他藝術成長影響最大的兩位導師是厐薰琹和吳冠中,他們曾留學法國學藝而又深深迷戀民族傳統,孜孜以求地探索如何將西畫精華融入現代中國藝術之中,為中國當代繪畫既保持傳統文化精神又具現代面貌拼搏一生。劉巨德沿著兩位導師指引的道路繼續奮進,他在充分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覺的基礎上認真踐行和傳播這一理念,取得了傑出成就。

劉巨德認為中西繪畫有同有異,同者是兩者皆反映人生的喜怒哀樂,它們都寄託著人類與宇宙對話的希望和情懷,激發大眾奮力向上的熱情和勇氣;異者各有不同的文化歷史背景和傍依的美學理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造型觀和表現方法,中國藝術的背後是詩學和哲學,西方藝術的背後是科學和神學。傳統中國繪畫以書法的線為造型基礎,西方古典繪畫的塊面結構造型來自建築。中西繪畫共處在整個世界藝術的大海洋中,通過相互交流、融合,各自受益,各自追求新的高度。可貴的是,劉巨德不但有這樣廣闊的國際視野,他對傳統中國畫認識更有相當的深度。他指出傳統中國藝術是通往宇宙的另一條路,表面上看它離現實很遠,實際上它以充滿人性光輝和靈性的象徵和隱喻語言,表達對生命的終結關懷。他認為,這種超越現實、超越功利、超越物我的美學,為藝術表現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在劉巨德的繪畫創作中,看不到純粹傳統或純粹西方的式樣,他不屑于一種固定的套路,而著力體現傳統文化內涵和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感。在題材和表現手法上他涉獵很廣,人物、山水、花鳥;油畫、國畫、版畫,不拘泥于題材和技法的分類,只為在本質上忠於客觀對象和忠於自己的感受。

劉巨德深知技藝是繪畫的基礎,在繪畫技藝掌握上,他對自己、對學生的要求都極其嚴格,可以説是一絲不茍,但他不賣弄自己的造型技巧,而善於自由地運用他掌握的堅實造型功力,在具像寫實中求變化、求神韻、求裝飾意味。他的畫質樸無華,形式語言不為奇而奇,而在平中有奇,求表達意思的深度。他的畫耐看,經得起反覆咀嚼、琢磨。這一方面由於他天生性格所使,另一方面更由於他對人生、自然和藝術本質的深刻體悟。由於他把繪畫藝術放在天地人大宇宙中思考,他的作品不追求唯美,而力求通過形式語言體現某種哲理性和某種玄而上的意味,但與一般講究哲理意味的繪畫不同,他把自己的觀念巧妙地寄寓在富有力感和美感的形式語言之中。他重視心、眼和手協同合作的技藝,重視繪畫語言法則和對點線面形式結構原理的研究。

説到繪畫的裝飾性和裝飾繪畫,劉巨德對當下人們誤將其看作表面形式而憤慨,他秉承龐薰琹先生對中國藝術傳統真諦的認識,視裝飾為東方藝術特別是中國藝術的重要特色:蘊涵精神而富有文采,即澄懷觀道。他的畫之所以與當前畫壇許多標榜裝飾性繪畫不同,在於不是僅僅滿足人們視覺愉悅的表面裝飾效果,而善於在表現對象和形式語言中傳達一種怡人性情和養人格調的意味。

劉巨德在許多論述藝術的文章中,不遺餘力地強調藝術中的道,強調藝術與人、與生命的聯繫。面對普通的花木、獸類、自然景色或平凡的人,他都一樣珍惜其生命價值,從形出發,追究形後面的意思,用他的話説是借看得見的“物”畫看不見的“道”,彰顯它(他)們的生命意義和存在價值。對劉巨德來説,宇宙萬物無處不存在生命和美,藝術家應該有仁愛的眼光和胸襟去發現它們,用熾烈的感情去表現它們。我認為,巨德繪畫作品最大的特點正是充盈著這種仁愛情懷,對人性的讚美,對生命價值的珍惜,對故土的懷念,對歷史的追憶……在創作過程中,他重視觀察,更重視體悟、思考,努力把自己的主觀感情化在“物”中,力求物為我、我為物,物我一體。表面上看,他的作品不突出自己的個性風格,不彰顯“我”,實際上細讀他的畫,會發現其中有一位平和、善良和富有愛心、又十分執著于藝術形式美的作者。這是劉巨德作品之所以能被業界高度認可和讚賞的原因所在。

古文中“實”指誠實、充實,“慧”指聰敏、智慧和仁愛,劉巨德出生在蒙古草原,是一位有鮮明北方氣質、性格內斂的漢子,是一位可以信賴的實實在在的人,是一位充滿智慧和靈性的藝術創作者,我想,用“實而慧”來形容他的為人為藝,是恰如其分的。

當今畫壇不少人炫耀技藝而忽視技藝後面的人文精神,過分強調表現自己的個性而忽視社會大眾的共性和理想訴求,劉巨德堅持的藝術理念,他的藝術實踐和取得的傑出成果,難能可貴,對我們大家有無可置疑的借鑒意義。

實而慧——劉巨德的為人為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