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珠:詩情畫意融成一體

時間:2011-07-18 15:07:14 | 來源:藝術中國

藝術家>白雪石>研究文章>

文/吳明珠(新加坡)

孤僻的隱士逍遙在深山野外;神話裏的仙女騰雲駕霧而來;漁人扁舟一轉,競欣見古人筆下的桃花源……

當你細細觀賞白雪石先生的畫作時,像這一類的幻想禁不住會飄上腦海。

白先生的中國畫當然沒有把這些人物畫出來,即使偶而畫上有人,也只不過是壯闊山河中的小小點綴而已。事實是,白老的畫充滿詩意,其作品所達到的境界正足神仙隱士理想的居處。

74歲的白先生是中國當代有名的畫家,他擅長描繪桂林山水,近年來也將黃山及長江三峽的風光收入畫中。白先生體魄健壯,態度謙和,對中國畫的一般常識及個人的創作靈感,他都詳細談述。白老先生這一回應豪珍畫廊的邀請來新展出60幅作品。畫展于8月2日下午出交通與新聞部高級政務次長何家良主持開幕,于8月7日結束,展出地點是烏節坊三樓的豪珍畫廊。

白先出於北京,沒有進過專科美術學校,他豐要是跟民間的畫師學畫(向趙夢朱先生學習花鳥畫,向梁樹年先生學山水畫)。過去他經常臨摹古畫,在70年代中期起,開始遍訪名山,實地取材。他最喜愛的還是桂林,一共去四次。

白先生的山水畫中,有一幅1981年創作的漓江山水畫為美國肯薩斯州一間美術博物館收藏,這幅長104釐米寬37釐米的畫作,通過他精練的畫筆,將漓江秀麗的山峰展現出來。

白先生表示他接受的純粹足傳統水墨畫的技術訓練。“畫畫最主要是達到一種詩意”,他説。

“我們畫山水畫用的是皴法,也就是運用線條巧妙地把山的立體感表現出來。這種技巧是油畫裏看不到的。”

 白老從1964年到1984年這一段時期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教授。他在60年代起逐漸受國家重視,得以到處遊歷,擴大視野。旅行對他來説是很重要的事。

他説:“畫家必須到民間去體驗生活,到名山人川去感受自然的美麗,建立起個人山水畫的風格。”“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古人不是早就説過嗎?”

畫家作畫講究筆墨和上色的藝術。這些技巧在這次參展的《桃花溪》、《漓江山水》、《湘西奇觀》等作品中顯見出來。他最拿手的固然是翠綠、石綠和嫩綠等屬於山的顏色,而畫春天的司林和曠野時,卻也能輕巧地運用粉紅及胭脂紅將春色帶出來,達到畫面上剛柔對比的氣氛。

白先生在日本一共舉行了四次畫展,都是由日本規模龐大的西武百貨店美術部舉辦的。他的作品也曾在香港和美國展出。近十年來,他更為中南海、人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玉泉山、外交部,各大賓館等處繪製丈二以上巨幅國畫50幅。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