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名家檔案 > 張仃

張仃焦墨假畫竟然公開拍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3-18 16:29:13 | 文章來源: 北京娛樂信報

繼不久前盤龍、金懋拍賣會連續出現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著名畫家張仃焦墨假畫後,近日,張仃擔任總顧問的、由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美院)組建的某拍賣公司,最終將兩幅被畫家本人認定為偽作的畫作拍賣。目前張仃已正式辭去總顧問一職,並決定於今年4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其最後一次個展後,將其作品捐贈。

拍賣本公司顧問假畫太大膽

在該藝術品拍賣公司2005年第一期的拍賣圖錄上,記者看到,第173號拍品《雨後初晴》、第588號拍品《松樹樓閣》的作者皆為張仃,起拍價分別是100元人民幣和40000元人民幣。在公司簡介中,則説該拍賣公司由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美院)組建,總顧問為張仃,藝術總監則是清華美院院長王明旨。據張仃藝術研究會秘書長徐向陽介紹,該拍賣公司董事長朱某和張仃先生熟識,因此張仃先生願意擔任該公司顧問。現在,他們卻公然拍賣張仃先生的假畫,實在大膽。事情發生後,徐向陽曾代表張仃先生和他們電話聯繫,希望撤拍,但遺憾的是,該公司沒有接受建議,最終兩件作品皆被拍出。張仃先生便在1月17日將自己簽名、蓋章的信函發給朱某以及該公司總經理,説明參拍作品均係他人偽作,同時提出“不能再擔任貴公司總顧問”一職。

徐向陽説,之前盤龍、金懋都曾出現過他人冒張仃先生之名創作的假畫,但欣慰的是,偽作最終沒有流入市場。

藝術市場張仃真跡寥寥

徐向陽介紹説,張仃先生為人低調,專于創作,一直不願將其畫作投放到藝術品市場中,但考慮到目前市場中已經出現贗品,為了讓人們通過對比認識真品,所以從去年起,就開始通過張仃藝術研究會,陸續委託嘉德、翰海等拍賣公司拍賣其作品,但數量非常少。徐向陽説,目前張仃作品的市場價一般在每平方尺1.5萬元至2萬元之間,今年已經達到2.2萬。由於是剛剛投放,今後的升值空間應該還很大。目前投放市場的作品主要是焦墨和焦墨設色。當記者詢問收藏愛好者如何判斷張仃作品真偽時,徐向陽認為一定要了解張仃作品的筆墨、款識,更要把握其作品氣韻。他還特別指出,張仃先生作品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不同時期藝術風格迥然,基本是一段時期只畫一種題材,當前許多偽作都是將張仃不同時期的繪畫對象在同一畫面進行拼湊,如果仔細觀看,會發現畫面各部分彼此之間是割裂開來的。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除了徐向陽所説的“行活兒”,目前現當代藝術家作品還有兩種造假方式。現代文學館文物管理處負責人王磊介紹説,一種是在珂羅版作品上潤色、勾邊兒,通常肉眼很難判斷,但由於珂羅版畢竟是印刷作品,在高倍放大鏡下,印刷物上的網點還是可以看到的。另一種是拓畫,通常是找一張2釐米厚的玻璃板,將被倣作品貼在玻璃下面,上面蒙白紙,玻璃底下安置一盞燈,燈一開,原作的輪廓就清楚地透到白紙上了。

張仃作品將主要用於捐贈

徐向陽告訴記者,兩幅被張仃先生認定為偽作的作品被拍賣後,自己曾多次試圖和朱某取得聯繫,但他卻一直以各種理由推脫,避而不見。記者近日也試圖聯繫朱某,但其手機一直處於關機狀態。眾所週知,所有拍賣會的拍賣規則中都會有關於“瑕疵之擔保”的規定,規定該拍賣公司對拍賣品的真偽及品質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也正因此,此前盤龍拍賣公司大眾藝術品部總經理關軍曾説,拍賣公司不是鑒定公司,沒有義務鑒定真偽。只要公司拍賣手續合法,即使是贗品,拍賣也絕不違法。但與此同時,也可以看到,各大拍賣公司近年都在主動邀請藝術家或其親屬或親臨現場或簽字,以提高拍品的真實可靠性。這樣看來,拍品的真偽並非和拍賣公司的誠信、品牌毫無關係。

徐向陽告訴記者,張仃先生不願看到署有自己名字的偽作在藝術品市場上氾濫,因此決定將於今年4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最後一場個展,此後,其作品將分別捐贈給中國美術館和遼寧省博物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