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中國畫發展需要“正本清源”——訪政協委員、中國畫研究院院長龍瑞

中國畫發展需要“正本清源”——訪政協委員、中國畫研究院院長龍瑞

時間: 2009-03-18 14:45:08 | 來源: 雅昌藝術網

與美術界其他政協委員不同,龍瑞委員身上除畫家一職之外,還有其他“標簽”:中國畫研究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美術觀察》雜誌主編等。這使得他的思考不僅停留在美術界的發展,還延伸到文化事業發展的方方面面以及黨員藝術家在建設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中如何行動。不得不承認,在今年的“兩會”採訪中,這是記者“遭遇”到的一個最長採訪——整整3個小時。

當代中國美術的基礎理論研究亟待加強

記者:龍院長,我記得您去年的提案是有關崑曲的內容,今年您又關注些什麼新內容嗎?

龍瑞:今年我想重點提出加強“當代中國的美術基礎理論”建設問題。中國美術基礎理論是中國美術歷史與現實經驗和規律的科學總結與概括,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認識在美術領域的延續,是古代優秀美術理論的繼承和發展。目前,在創作實踐中出現了許多新現象、新問題,亟待美術理論家做出新的解釋和回答。

但是從美術角度講,美術學科理論很多是借鑒外來的,如範疇、學科建設、美術史論等。另外,各種文藝思想相互交叉,既有馬列主義文藝思想、黨的文藝觀點以及傳統文化積澱的東西,這些是主流的,還有西方的文藝觀點,處於相互交織的狀況。

就比如今天常提的“創作”一詞吧,中國傳統上是沒有的,古人強調“天人合一”,古有畫論、詩論、文論,畫學中有畫論、畫史、畫品等,這些原本是配套的、和諧的,其背後有民族深厚的哲學思想,形成了基本的文化觀。但現在常與外來文藝思想相交織。中國人的審美範疇,與西方美學是不能等同的。現在是無論學校教學、社會認識還是畫家的思想方法,總把這些擺在同等位置上,造成了混亂。因此,我建議國家要加強美術基礎理論研究,在資金上給予投入和保證。現在的研究,若不把藝術理論從本源上認識、梳理清楚,藝術創作很難有具體方向。

建立文化自信需正本清源

記者:您在很多場合都主張要“正本清源”“建立文化自信”,是出於怎樣的思考呢?

龍瑞:對,我主張中國畫要“正本清源”。中國畫是我們獨有的民族繪畫,在哲學基礎、審美意識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體系。若不弄清其本源,而一味強調“創新”,必然會立不住腳。從更深層次説,強調“正本清源”,是不丟掉民族文化立場,不丟掉文化的主體、內核。

中國畫的價值觀在哪?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現在無論是辦畫展、搞評選還是教書、創作中,都存在著將外來概念隨意用於評論中的現象。比如中國畫重“氣”、重“象”,講求“章法”,黃賓虹強調“陰陽和諧”,而“構圖”、“色彩”則是西方人對繪畫的評介標準,有的評論家卻指著一幅國畫説:“這幅畫色彩好、構圖不錯”,套用概念,喪失了品評標準。

千萬別小看中國畫,那裏潛藏著中國人的審美意識和傳統文化。比如説中國畫講求精神、韻致,而西畫講求科學,各有不同。我們必須將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挖掘出來並擴大到畫外。也就是説充分認識我們的民族傳統,建立起文化自信。

今天,畫家的個性創作容易造成他們對社會、民族的關注少於對個人的關注。如果一個畫家一味追求個性,對傳統文脈置之不理,那其價值觀就有問題。不客氣地説,現在有的前衛藝術過分偏激,對原有藝術遺存拒絕、批評甚至否定,總想建構自己的藝術特色。如果連最基本的文化傳統都丟掉了,就像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最終不被老百姓接受,也就沒有了生命力。

重視美術與構建和諧社會

記者:這次兩會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美術對於建設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會有怎樣的作為呢?

龍瑞:先進文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支撐,而先進文化中有民族性。先進文化中突顯民族文化,這也是當代有戰略性的思考。中國畫作為一個畫種,有鮮明的民族性和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建構國人健康和諧的社會心態、文化觀念,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國畫從理念上,本來就具備這些特質。現在要將這些特質發揚光大。

作為黨員畫家、藝術工作者更要意識到,肩負的不僅是寓教于樂的創作任務,更要提高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加以認識和落實。

去年,“法國印象派珍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時,我幾次去那裏,都看到排長隊買票參觀的隊伍。我當時特別感觸:這固然是中法文化年的一個成果,但更重要的是有這些被公認為代表西方藝術的經典作品。那麼,我們有沒有經典?我們對於經典有尊崇之心嗎?

美術作為我國一種藝術門類,在當代與表演藝術等相比受重視不夠。中國的汽車工業設計在造型和風格上國人無法染指。這裡有行業的因素,也與受重視程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