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總的趨勢來説,當代中國畫壇是比較繁榮的。創作隊伍不斷擴大,作品的風格和樣式日益豐富,展覽一個接著一個。我曾參加過許多次展覽的評選,作為評委,面對大量的面貌各異的作品,我思考的最多的是品評標準問題,這個標準不僅是對某個展覽的作品分出高下優劣,更重要的是它還起著一種導向的作品,體現我供電站所倡導的、所追求的藝術價值和意義是什麼。這應該是今天我們思考和探討當代中國畫的重要問題。
我認為,當今中國畫的品評,在觀念上有淡化藝術家的人品道德的不良傾向;在品評的運作中也存在弄虛作假、見利忘義的腐敗做法。這個問題若長期存在,勢必造成中國畫整體水準的劃坡。有人説“人品不好不見得畫得不好”,我覺得這種説法只在藝術的表層形式和技術層面上還説得過去。但畫得好看和技法精湛並不是藝術的根本目的,也不能以此來判斷畫得好不好。況且,藝術和藝術家的宗旨和使命不就是使自己和他人還有整個社會向“善”的方面發展的嗎?不也是人類進步和完善的階梯嗎?倘若連這個基本的出發點都不存在,那種"畫得好"又有何意義?中國傳統品評中的一個極其珍貴的內容就是“知人論畫”、“人品即畫品”。人品有無論多少內涵,道德與良知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一個藝術家的藝術水準得以提高的基本條件,正如郭若虛所説:“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另外,古代中國畫傳統就強調“存鑒戒”、“輔翼道德”的功能,如此才能有“與六籍同功,四時並運”的地位與價值。雖然古今道德的含義有所不同,但古人看待藝術的立場和高度人是今天我們要倡導和高揚的。孔子説“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就是把自然形象當作人格的一種象徵,人的理想的一種表現。我們今天經常講人文關懷,將藝術與人的道德視為一個整體不正是人文關懷嗎?
在中國畫品評道德內涵淡化、模糊的情況下,一些畫家就不擇手段投相鑽營,靠誇誇其談的包裝和炒作而名噪一時,甚至大紅大紫。藝術已異化為賺錢的工具。這些不道德的畫家的“成功”又會使人誤以為,只要精於包裝,善於炒作,不管人品如何,作品品質如何都能成功。甚至有“要成功就可以不講道德”,的想法。倘若此,連一般的道德意識都攪亂了,再談藝術的高低又有何用,民族文化的振興又從何而談。所以,需要我們從觀念上、學術上明確和肯定“知人論畫”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當然,將藝術家的道德素質當作一個品評標準,在具體的品評中是很難細則化、章程化的,所以這個品評標準又需要品評者的道德與良知來維護。但恰恰是有些評論家明知“知人論畫”的道理,但卻抵擋不住實際利益的誘惑,給一些人品低劣、藝術水準很差的畫家塗脂抹粉,全然不顧自己的道德的操守和學術立場。換句話説,在道德素質比較差的,冠有批評批評家名頭人那裏,品評標準也是可以出賣的。要是這樣,任何品評標準都沒有意義了。同時,還必須認識到,只在生活中做個好人,在藝術上也是難以取得很高成就的。還須有廣博深厚的而清醒的文化認知,即對文化現象有是非高低的判斷。畫畫不只是把個人的喜怒好惡表現出來就行了,還要考慮到自己的民族與時代的大的文化構架,如果畫家不關心總體社會的發展,那麼他的藝術定位就不清晰,也不符合作為知識分子的藝術家的道德。我們正處在東西方文化頻繁交匯的時代,我們需要引進、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也需要對西方文化有廣泛深入的了解。但必須明白,這些都是為了壯大我們,而不是否定我們。可以説,這是一個藝術家必要的文化道德。而有些人學了一些西方的理論的話語,就來否定民族傳統文化。其中有一部分是因為認識上的盲目和誤解,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標新立異,標榜自己,不惜以犧牲本民族文化為代價來謀取不同凡響的效果,讓自己成為大家注意的焦點,好讓自己成為大家注意的焦點,好讓自己成為名人。這並不是説不能指出本民族文化的不足之處,前提條件必須是對本民族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如果不具備這個條件而妄加否定,怎能不讓人説這是一種不負責的,也是不道德的行為。
從小的方面來説,一個藝術家應該對自己的藝術創作有清醒而自覺的認識。在我看來,創新對藝術固然重要,但並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新不一定就是好。有些畫家由於缺少這種認識,或者就是為了獨樹一幟,製造出這樣那樣的離奇古怪甚至不堪入目的“作品”來討取大家的關注。不論這些“作品”的含義與形式如何,一味求新,一味否定,不僅要割斷藝術的文脈,人為地製造的躁動不安、分裂無序的狀態,也把自己搞分裂了。藝術難道就是為了讓人分裂嗎?讓人分裂的藝術是不道德的藝術。古人就把這種做法稱為“野狐禪”。
當然,解決中國畫品評中的道德淡化問題不是説説就行的事。但“談”肯定是第一步,而且這裡所説的也只是我個人的看法,道德底線需要眾人言行共同維護才會日益牢固,才會成為藝術繁榮、民族興旺、國家昌盛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