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龍瑞訪談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龍瑞訪談

時間: 2009-03-18 14:22:26 | 來源: 藏點

嘉賓簡介

龍瑞1946年8月,筆名大龍、蜀人。四川成都人。1966年畢業于北京工藝美術學校,之後從事工藝美術設計10餘年。1979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係山水畫研究生班,畢業後於中國美術家協會工作,1985年調中國國家畫院(原中國畫研究院)為專職畫家,曾為該院業務處副處長,副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東方美術交流學會理事。擅長山水畫。現為中國國家畫院(原中國畫研究院)院長。張江舟:張江舟,1961年生於福建漳州,祖籍安徽定遠。1969年隨父母遷居河南鄭州。1991年油畫《大決戰》入選全軍美展,並獲一等獎。1996年任中國畫研究院專職畫家。曾任中國畫研究院《水墨研究》主編。現任中國國家畫院院長助理、藝術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全國青聯委員。

張江舟:張江舟,1961年生於福建漳州,祖籍安徽定遠。1969年隨父母遷居河南鄭州。1991年油畫《大決戰》入選全軍美展,並獲一等獎。1996年任中國畫研究院專職畫家。曾任中國畫研究院《水墨研究》主編。現任中國國家畫院院長助理、藝術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全國青聯委員。

訪談內容:

主持人:在人民網十週年慶典之際,我們很高興請到了中國國家畫院院長龍瑞先生及院長助理張江舟先生做客人民網視頻訪談。

龍院長您好,我們知道中國畫研究院已于2006年12月14日,正式更名為中國國家畫院,在國家大力提倡文化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這個轉變應該是很有歷史意義的,您認為這是一種戰略調整和需要嗎?它的意義體現在哪?

龍瑞:中國國家畫院原來是中國畫研究院。談到這個問題,總還是要涉獵到中國國家畫院的前身——中國畫研究院的回顧。中國畫研究院的成立是在我們國家文化大革命之後。因為在當時,我們的文化,特別是在文化藝術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這一塊,就是中國的繪畫,在整個文革時期,可以説受到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有很多著名的畫家,一些大師級的畫家,也同樣在這段時間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作為百廢待興的時候,特別是國家一些很重要的領導同志非常關注恢復我們的民族文化,特別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畫,所以在當時特殊的時期,在改革開放開始的時期,就已經非常關注這件事。當時比較具體關注我們的老一輩中央負責同志,比如萬里同志等等都非常重視這一塊。

同時作為當時老一代的藝術家,也有想把中國畫藝術作為中國文化的傳承發揚光大,要求也比較迫切。所以成立了中國畫研究院。當時成立了中國畫研究院主要的任務就是繼承和發展我們的中國畫。在中國畫研究院成立到今天,已經25週年的歷程了。這25年來,也是我們轉化中國國家畫院。

在這25年的歷程中,中國畫研究院對中國的民族藝術,特別是中國畫的發展,作出了非常多的貢獻。同時也産生了一批非常有影響的藝術家。在很多關鍵的時刻,比如説在當前中外文化的碰撞的時候,受西方文化很大衝擊的時候,怎麼樣維護中國畫民族文化的特色等等,在這樣比較重要的時候,中國畫研究院在中國畫發展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活動和舉措。同時這些年來對我們現在的國家文化建設,做了很多的工作。

近幾年,在新的世紀中,特別感覺到黨和國家更加重視文化建設,已經把我們當前的文化建設提高到了一個戰略性發展的高度。特別是先進文化的建設、和諧文化的建設,都把文化建設作為我們國家發展的非常重要的戰略性的重要舉措。所以,中國國家畫院的誕生把中國畫研究院轉化為中國國家畫院,它就是在國家文化,包括我們國家的文化建設、國家的文化體制改革,同時,把國家文化戰略的高度需要作為一個重大前提,中國畫研究院轉化為中國國家畫院就是這麼一個大背景。

可以説這是中國文化建設的需要,也是我們當前方方面面發展的需要,特別是作為一種和諧社會的建構。和諧文化建設,作為中國畫承載著我們民族文化,特別是民族文化中很多我們自己的文化精神。它都體現在我們的中國畫中。

中國的繪畫確實是一個自成體系的,有著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特徵的藝術,並且它淵源流長。當今中國的民族藝術最具代表性的,雖然還有文學、音樂、戲劇,作為繪畫這一塊,作為中國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它是自成體系的,而且非常完善。一方面,它的歷史發展沿革非常清晰。另外一方面,它裏面所包容的中國人的文化觀念,包括我們的一些人文精神、民族文化特徵也最廣泛,也最深厚。並且它的沿革變化非常清晰。同時它存在著遺存,從歷代遺留下來的中國繪畫的國寶級的一些作品,不管是在我們國家的博物館,像故宮等等許多地方的博物館,包括海外的博物館都有非常豐厚的收藏。

所以它還和其他藝術門類不太一樣。比如在音樂上,雖然它有很多可聽的曲譜,但是不一定還能夠保存下來。可是中國唐代也好、兩晉也好,甚至可以追溯到更遠時期的中國繪畫,都可以從作品中清晰地體現當時的文化狀態。特別感覺到,在當前要建設先進文化、和諧文化,它的和諧就是發展我們的民族文化。這是從中央一貫的文化建設精神中所體現出來的。

在今天,特別是社會飛速發展的時期,通過美術、通過這門藝術,它所體現出來的建設中國人自己的文化歷程的,帶有我們中國人獨特民族審美的建設,中國畫實際上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需要,乃至於藝術本身的發展,走到今天,我想從中國畫研究院發展到中國國家畫院,也是一個時代發展的需要。它的意義也就在這裡。

主持人:順應時代的潮流。在我國人民共同建設和諧社會的前提下,中國國家畫院在建設和諧文化的進程中,又將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呢?

龍瑞:因為我們一直認為,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特色,中國人從認識論上、看事物的方法上,對整個人生、對天地、萬物的認識,一直也是強調天人合一,一直也是在強調人和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甚至強調人和自身的和諧,物與人的和諧,自我和我的心的和諧,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精神。所以中國文化一直在建構上,就是一直有和諧文化的精神,所謂中國古人,儒家強調禮學,其實禮學就是強調次序、和諧。天地萬物,不管人與自然、一個社會、一個家庭、一個自我也好,還是非常搶救這方面的。

作為中國畫是中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它的精神核心也是這樣的。它是一以貫之的,是統一的。實際上,中國人一直把藝術作為完善自我、完善自我人生中的一部分。

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有修養的人、對社會有作用的人,首先要志於道,然後還要據于德,依於仁,然後才能遊于藝,就是説你有從事藝術的資格。反過來,藝術也是為了完善“道”,“道”就是萬事萬物的規律,萬事萬物規律和諧了,才能達到乾坤合唱,才能夠融合,才能夠融通,才能夠和諧。其實中國繪畫的精神,從古到今幾千年下來,我想在這一點上,我們的文化精神核心是不變的。

如果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發展到了一定的時期,當然我們現在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隨著國家的發展,隨著我們在世界上方方面面的影響,也需要有一種帶有我們民族特色的文化,這也是我們的文化歷程。我們的文化和我們的社會和我們的民族特徵要有相對的統一、協調。不可能一個強大的國家,一個非常發達的民族,它的文化完全是別人的,沒有自己的文化,沒有它的文化特徵,那是不可能的,那首先就是不和諧。一個和諧的社會,必須要有一個自己非常完善的文化。它也是人文精神、人文發展文化非常關鍵的部分。

所以作為中國畫來説,在建設和諧社會中,我想它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諸多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提升整個民族,乃至於整個國民的綜合審美能力。我們要發展,我們要建設,我們要修房子,我們要製造汽車,我們要製造種種種種,我們每年要出口那麼多的商品,這裡面都要有中國人的設計,要有我們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特徵打在上面,真正看到的不是一個商標上是“中國生産”,應該實實在在從精神上體現出這是中國生産的東西,我們現在做不到。我們商標是寫的“中國生産”,但是樣式是外來的。我們的樓房修得很多,大部分是外國人設計的。包括現在的汽車,我們自己的民族品牌也不多,尤其在設計上。所以要想把設計搞上去,把民族的文化特徵體現出來,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有我們自己民族的綜合審美能力。在中國畫的民族藝術中,蘊含著中國人的審美是最全的,最具有深厚底蘊的。所以,發展中國畫事業的創作和研究,對我們的文化建設,對提升我們的民族審美這一塊特別重要。不是簡單地一部分畫家畫一部分作品,搞搞展覽,投放市場,這是一個方面。

主持人:就是帶動整個社會的精神層次的提高。

龍瑞:對。其實古人在這一點上做得是很好的。它不是提高和普及,它是一以貫之,是融通的。作為文人,作為站于廟堂之高的人,他們秉承著中國文化,他們是一些精英,但是在民間,在老百姓的炕頭上,包括民間的農村婦女也要搞剪紙,甚至搞一些農民的畫,這裡面體現的文化精神,和當時所謂精英體現的文化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有一個雅俗之分,但是內涵都是一樣,同樣是忠孝結義。到很偏遠的地方還是這樣。我當時也想,他們現在也沒有人民網,還可以上網,當時不用上網,很偏遠的地方也能夠讓這些中國文化精神一以貫之的傳到任何一個角落裏面去,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特色。所以,我們中國繪畫、中國藝術裏包括這方面的很多。

中國的京戲也是如此,不管是拉洋車的,還是社會閒雜等等社會精英都會吟唱幾句,評論起來同樣是有個人的見地,這裡面有很多東西,我想在當前的文化建設上,對我們傳統文化,對我們民族文化做一個更深層次的研究,特別是裏面帶有生命力的地方要提升出來。這點也正是我們作為中國畫研究院轉化為國家畫院以後的任務。

也有同志説,中國畫研究院就叫畫家們畫畫,轉化為國家畫院以後也是畫畫。不然。其實我們現在面臨很多重大的學術課題,就是説一些文化建設的課題。這些課題、這些文化項目,在某種程度上,作為一個個體的創作人員(個人畫家),有些是不能夠完全完成它的。要從這個大的角度來看,作為我們中國畫研究院,轉化為國家畫院其目的也是在這一點。

主持人:作為國家高端畫院,中國國家畫院這樣一個大的文化平臺,在學術文化的建設和走學術發展的道路上,將實施什麼樣的措施?

張江舟:前面龍院長談了很多了。我感覺國家畫院尤其更名以後,我們首先感到壓力大了,責任重了。作為國家畫院確實承擔著國家文化建設非常重要的內容。尤其和諧文化的問題在當前和諧社會中的作用,我感覺這個作用顯而易見。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命題,同時也是中國畫自身發展的命題。中國畫也追求和諧。從古到今都在追求這種東西。而且中國畫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剛才龍院長談到天人合一。實際上在中國畫創作中,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繪畫自身本體的和諧,都應該是中國畫追求的非常高的目標。

作為國家畫院,應該説不僅僅是畫好這張畫,應該在整個中國畫發展過程中,通過藝術的行為,參與國家的文化建設。尤其在當前的和諧文化建設中,我想國家畫院應該起非常大的作用。

剛才問到國家畫院今後在學術進展上的一些具體措施。我想前面龍院長談話中已經透露了一些東西,加強學術建設,主要任務應該是兩塊:一塊是自身學術建設,因為作為國家畫院想在這個行業當中,想在中國畫這個領域起作用,首先自身學術建設是很重要的。我想這一塊,我們院裏制訂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課題制的研究方式,包括一些具體促進中國畫創作,促進畫家業務的提高,我們制訂了很多辦法和機制。目的就是促進我們自身學術建設的提高,這是非常重要的。我感覺國家畫院今後的路,這一塊應該是我們發揮更大作用的基本前提。

再一塊,就是我們不僅僅提高自身的學術水準,抓好自己的創作,而且應該通過我們的學術行為、學術活動或者更多的學術方式,影響社會,帶動整個行業的進步。這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在對外交流這一塊,這兩年中國文化的對外交流是空前的,過去沒有像今天這樣,中國文化在國際交流中的作用這麼大。尤其國家不斷地辦各種“國家年”,文化始終在唱著主角。我感覺中國畫在這個中間也應該起一種非常重要的作用。剛才説了,中國畫是對傳統文化的承載,精神承載是最豐厚的。這個時候,中國畫的作用在這個中間應該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不僅僅是讓外國人了解中國畫是這麼畫的,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通過對中國畫的推廣,更多地讓他了解中國的文化精神。我想國家畫院下一步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應該説承擔的責任也非常大,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龍瑞:實際上現在中國畫面臨著很多問題。我們整體的文化發展發展到今天,特別是在當前這種多元性的文化相互交融的碰撞的時期。作為中國文化建設這一塊,可能比其他地方艱巨性更大。因為,我們自己的國家從近二三百年處於文化的弱勢,因為國家處在弱勢,在國際上不是一個強勢文化。但是,弱勢的文化並不是説不是好的文化。隨著,政治、經濟、國力的影響,同時隨著我們綜合國力的提高,在國際上的影響加大,我們不能不對我們國家的文化建設要做更深刻的反思。首先,視野要大。另外,就是文化立場要清晰。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對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別是對中國畫,民族文化、民族藝術做一個全面的審視,全面的關照。

一,應該有一個自己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這段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個起碼的文化歷程。

二,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一種從學術從藝術本體的學理性研究的精神。不是説簡單地搞一種活動,甚至像一個運動一樣。它是帶有科學性的,要有一種科學發展觀,來審視我們的民族藝術、民族文化。

所以,現在我們面臨著很多的任務。光對中國畫的發展,我想兩點特別重要:一個是,它帶有獨特的帶有民族特徵的一門藝術,它有一個既定的範疇。我覺得研究任何事物要把它的範疇拓清。這些年來,隨著種種文化的交融,特別是受到外來文化思潮的影響,我們很多極具民族特色的藝術,在當前範疇不清楚了,感覺核心價值也不清楚了。在這種情況下,發展它、研究它是非常困難的。必須要把它的界限拓清。第二個是在我們拓清了它的範疇,界定清楚之後,要高揚其價值,特別是在當前文化建設中,對我們民族文化的價值,如果沒有一種高揚的精神,因為藝術這個東西不像科學的東西,很難評估這樣東西的具體價值是多高,關鍵就是它能不能夠打動人的心,能不能夠佔領人的精神。如果我們去高揚它,在當前中西文化碰撞中高揚我們自己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這是我們今後國家畫院要下大力氣在上面做工作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龍瑞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