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21 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民俗博物館,參觀者
觀賞中國少數民族服裝服飾。當天,“錦衣華韻——中國少數民
族服裝服飾展”在這裡開幕。
3月1日至15日,石灣陶藝大師黃松堅的100多件石灣公仔精品將在廣州展出。4月,這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傑出傳承人將攜300件陶藝作品,到美國加州舊金山市展覽和演講。
在很多圈內人看來,黃松堅的這次展覽,既是一次文化交流,也是一次市場行銷,表明國際市場對民間工藝品仍舊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同時,這小小的舉動也揭示出民間工藝市場上國際市場、國內藏家、博物館的三方博弈。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工藝美術鼎盛時期的外貿部門工作人員可能從未想到,經他們手以不高的價格發往海外的一箱箱傳統工藝品,在30年之後,成為多方爭搶的“文化遺産”。
“工藝美術”曾是“出口創匯”代名詞
隨著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文化修養、投資意識的提升,傳統工藝品成為了國內民間藏家的新寵。“過去90%的好東西出口,近年90%的好東西留在了國內,而且很多人開始到歐美、日本、東南亞去回購當年外銷的精品。”廣東工藝美術珍品館館長譚偉彬説。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楊堅平表示,以中國工藝美術重鎮廣東為例,廣東曾一度佔據中國工藝品出口1/3以上的份額。鼎盛時期廣東90%以上的工藝美術製品用於出口,僅潮州抽紗一項最高時便每年能創匯2億美元。“外國人對於中國傳統工藝的喜愛,是幾百年來文化和貿易交流的結果。比如義大利人嫁女時一定要使用廣東的抽紗臺布,日本人的傳統婚禮彩禮中都有‘文房四寶’,端硯必不可少。”楊堅平表示,很長一段時間,説起“工藝美術”,幾乎就是“出口創匯”的代名詞。
回望當年特定歷史條件下做出的選擇,現在工藝美術界的很多人感到了遺憾。“很多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在國內已經很難找到代表作。”譚偉彬表示,“比如端硯,黎鏗、劉演良等很多大師在正當盛年時,用最好的石材創作的作品,主要都出口到了國外,特別是日本和東南亞,不少甚至超過如今肇慶端硯博物館藏品的水準;再如信宜玉雕,現在玉材已經枯竭,最好材質的作品也大多在早年走出了國門。”甚至直到如今,一些國外的藝術商人仍長期駐紮在某些傳統工藝主産區,經常到藝人家中去“蹲點”,只要有好作品,當時就拿下。
“藏寶于館”還是“藏寶於民”
近期關於圓明園流失文物在法國拍賣的消息,讓中國海外流失文物成為了社會熱點話題。不少圈內人士認為,今天的工藝美術精品,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文物。如果今天我們自己不珍惜,沒準後代又要重復“追回國寶”的老路。譚偉彬建議,政府可以考慮成立專門的經費或組織來搶救這些“現代國寶”,防止它們繼續大量外流。但在國際市場、民間藏家、博物館的角力中,同時具有文化性和商品性的民間工藝品,更多時候是按照市場規律在流動。“保護”往往只是紙上談兵。
以收藏傳統工藝美術精品著稱的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館長李卓祺表示,由於收藏經費所限,博物館在徵集大師名家的作品時常常是捉襟見肘,更多時候只能寄望于對方的捐贈或“減價”,很難與財力雄厚的國際和國內民間藏家競爭。此外,很多民間工藝精品的作者尚健在,他們的東西到底算不算文物,究竟該如何評估價值,在圈內也有很多不同聲音,所以在爭取經費時也容易遇到障礙。但“藏寶于館”的好處是,可以系統、長期、妥善地保存藝術家的代表作品,以備後人隨時研究使用。
但李卓祺也表示,目前國家已經逐漸認識到傳統工藝品的重要價值,包括佛山石灣窯大師劉傳等在內的一批名家的精品也被列入了限制經海關出口的名錄當中。但是作為自由流通的商品,分佈在全國各地的民間藝人工作室中的交易活動,並沒有理由去干涉。但“藏寶於民”的不利之處是流向較為分散,較難形成對某一品類或某一藝術家的系統、規模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