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氣氛冷清 競價環節平淡 頂級拍品寥寥
佳士得上海2014春拍前晚落槌,總成交金額近1.25億元人民幣。自去年進軍中國內地以來,佳士得在上海一年兩度的拍賣本該被視為東西融匯的試金石,尤其是試探中國內地藏家對於西方藝術的接受度。然而在這場春拍上,觀摩者看到的是現場氣氛冷清、競價環節平淡、頂級拍品寥寥,與內地不少拍賣會的火爆情形大相徑庭。這使得它沒能發揮出風向標般的作用,甚至有些“水土不服”,沒能彰顯出應有的國際水準。
有業內人士分析,此次拍賣之所以顯得中規中矩,或因佳士得在有意迎合中國內地藏家的審美趣味。在西方藝術品的選擇上,此次佳士得上海春拍偏向中國內地藏家較為熟悉的巴勃羅·畢加索、馬克·夏加爾等西方藝術家。一幅出自畢加索女友法蘭詩瓦·吉洛的作品《生生不息的森林》也被特別安排,原因就在於中國內地藏家購買藝術品喜歡“聽故事”。最終92%的總成交率固然可觀,一個不爭的事實卻是,真正對西方藝術感興趣的頂級中國內地藏家不大會選擇在佳士得上海拍賣會上“出手”,而是寧可遠赴歐美國際拍賣會。“此次佳士得上海拍賣會比起佳士得在香港、紐約等地的拍賣會,差距還很明顯。現場的競拍氣氛很平淡,超過半數買家是以電話委託的方式參與競拍的,多數拍品沒加一兩次價便已落槌。”前晚親臨佳士得上海春拍現場的蘇富比20世紀中國藝術部前主管李亞俐告訴記者。
“一方面,佳士得在上海拍賣會上所採用的拼盤式拍品選薦方式顯得沒有重點與焦點;另一方面,或許礙于中國內地高額的進口稅,佳士得只能將西方大師的少量小品帶到上海拍賣會,留給藏家的選擇餘地很小。”李亞俐認為佳士得上海拍賣會應該發揮出更為積極的作用,“當然,這可能需要包括政策在內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