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Hi世界:Victoria Miro 安靜的倫敦畫廊業女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2-13 09:56:14 | 文章來源: 騰訊

Victoria Miro

Victoria Miro畫廊是當代藝術中心倫敦最重要的畫廊之一,它在世界當代藝術商業畫廊中贏得口碑和重要地位不是靠商業上的巨大成功,而是靠專業性和精準的審美品味。它也許不是西方賺錢最多的商業畫廊,但絕對是挖掘藝術家才華能力最強的畫廊之一。今年10月,Victoria Miro在倫敦的梅費爾區開設了第三個空間,舉行草間彌生個展慶祝空間成立。到目前為止,Victoria Miro謹慎地把畫廊空間限定在倫敦市內。當《Hi藝術》試圖詢問她是否計劃未來將畫廊空間擴展到其他國家時,她回避了這個問題。

二十餘年穩步發展

Victoria Miro並非出自藝術世家。1945年,她出生在倫敦一個“十分勞動階級”的猶太裔商人家庭。父母的工作雖然與藝術無關,但兩人都對藝術抱有濃厚興趣。“我的父母都是藝術愛好者,每年家庭旅行都會選擇羅馬、威尼斯、佛羅倫薩這類文化之都。從小我就特別喜歡藝術創作,最後進了倫敦的斯萊德藝術學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滿懷壯志要成為職業畫家。”畢業後,Victoria Miro在中學裏做了幾年美術老師,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遇到了自己的丈夫Warren Miro,結婚後生了一雙子女。為了照顧孩子,Victoria Miro暫時把自己的絕大部分精力投入家庭,數年相夫教子的主婦生活也多少磨損了她作為藝術家的創作激情。

孩子長大後,她決定放棄做藝術家的想法,投身畫廊産業。1985年,Victoria Miro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畫廊,第一個空間選定倫敦梅費爾地區的Cork大街,展示來自歐洲、美洲、亞洲等各個國家的藝術家作品,尤其關注英國年輕藝術家的成長。2000年,畫廊遷至倫敦東北部伊斯靈頓附近一個700多平方米的舊工廠,畫廊面積擴充到兩層,甚至還有一個獨立的花園,給畫廊代理的藝術家不同於“白盒子”展廳模式的展示空間。

2006年10月,畫廊開設了新空間Victoria Miro 14,展覽面積略大於之前的畫廊。今年10月,Victoria Miro重回她事業啟程的梅費爾地區,開設了第三個畫廊空間。她選擇了草間彌生代表性系列之一“純白無限(White Infinity)”系列新作,作為新畫廊的開幕展,只展出草間彌生白色點點這一個系列,單色的力量令人驚嘆。這種純粹的態度,正好昭示了這位畫廊主的性格。

畫廊外景(圖片來源於該畫廊官網)

畫廊業的伯樂

Victoria Miro和草間彌生的合作始於1998年,當時草間彌生遠非如今叱吒風雲的波點女王,Victoria Miro看到她的潛力,多年來與她保持密切的合作。應該説,今天草間彌生成為最成功的女藝術家之一,背後有Victoria Miro很大的功勞。

細數與Victoria Miro合作過的藝術家名單,類似草間彌生的情況絕非偶然。英國繪畫大師彼得·多依格(Peter Doig)、英國家喻戶曉的YBAs藝術家克裏斯·奧菲利(Chris Ofili)、裝置藝術家Conrad Shawcross、2003年特納獎得主格雷森·佩裏(Grayson Perry)……這些如今藝術水準與商業號召力在世界範圍內獲得廣泛認可的藝術家都在創作生涯早期,尚未獲得“成功”時就開始與Victoria Miro合作。她總能從一開始就發現藝術家各自的潛力,並用最適合他們的方式挖掘展示這種潛力。她對藝術家,對作品的高超品味和前瞻性自然而然地吸引大家的注意。《觀察家報》的Stuart Husband形容她是“英國藝術界的重量級女性之一”。繪畫教育背景給予她以畫廊主和藝術家雙重視角看待作品的能力:“我在倫敦斯萊德藝術學院學習繪畫的經歷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它使我懂得面對一張空畫布時的意義。我很喜歡那種你努力完成某件作品時忽然找到突破點的感覺。”也正是借助這種雙重視角,Victoria Miro得以向藝術家提出富有建設性,能夠發揮他們各自潛力的好建議。

展廳中草間彌生作品(圖片來源於該畫廊官網)

堅持藝術,追隨直覺

在弱肉強食,甚至魑魅魍魎的當代藝術領域,無論畫廊主還是藝術家,最吸引人們眼球和錢包的似乎總是善於張牙舞爪表達自我的人,而Victoria Miro在這個焦急造星的産業鏈中顯得有些獨特。她是個內斂又有節制的人,被英國《衛報》形容為“安靜的畫廊主”,很少針對自己高談闊論,甚至會悄悄對記者説“我對採訪不是特別在行”。但是,較之某些成功藝術商人永遠冠冕堂皇卻言之無物的空洞談話相比,Victoria Miro向來不憚于直白地表達自己對藝術産業的看法。她曾説過,藝術市場的擴張“有點嚇人”,也在影響藝術家的創作:“這種擴張並非適合每個藝術家,如今創作也不像原來顯得那麼珍貴了。”她批評藝博會“太生硬,基本上就是純商業——這個多少錢,我能拿多少折扣——過於直接,沒有時間讓人們進行有趣的對話。”她對藝術的純粹堅持和對創作的尊敬,贏得了許多業內人士的好感。格裏森·佩雷説自己從年輕時就“很羨慕”和Victoria Miro合作的藝術家:“我老能聽到和她合作的藝術家誇獎她,説她對他們有多麼好。現在我可以證明,我當時聽到的一切都是真的。對新事物源源不斷的貪婪是當代社會一種可怕的病灶。但她從來不冒進地喜新厭舊,眼光很長遠,藝術家們很需要畫廊主做到這一點。”

Hi藝術=Hi Victoria Miro=VM

Hi:你為什麼選擇在現在,在梅費爾地區開設畫廊新空間?

VM:開設第三個畫廊空間讓我們得以在倫敦東部兩個畫廊空間的基礎上,完整地展示我們藝術家的作品。我覺得現在正是適宜的時機擴大畫廊品牌,在倫敦西部佔據一席之地。倫敦聚集著全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藝術的人,近年來梅費爾也成為當代藝術畫廊的重要集中地。

Hi:你曾在許多成功藝術家尚未知名時就開始與他們合作,比如草間彌生、彼得·多依格等等。你覺得是什麼要素使你具有找到未被發現的有天賦藝術家的能力?

VM:應該是讓人們從某種角度來説理解接納你的建議的能力。關鍵在於持續展示你內心相信的藝術家,持續的推動宣傳他們,確定人們看到他們。我試著用最適宜的方式介紹每位藝術家,讓人們得以看到我從他們身上看到的天賦。

Hi:你最近發現什麼新的藝術家嗎?

VM:作為畫廊我們還在繼續發展,也在不斷聯繫新的藝術家。我們剛剛開始和美國藝術家Kara Walker合作,她這個月要在倫敦Camden藝術中心舉行第一次倫敦展覽。我也很想向大家介紹Jules De Balincourt的繪畫,他11月要在我們畫廊舉行第一次個展。

Hi:藝術家作品中的哪種特質會一下子吸引你的注意?

VM:當你和一個年輕藝術家接觸的時候,也許會看到一些有趣的特質,但無法預測這些特質會如何發展深化。比如像克裏斯·奧菲利,他擁有這麼多天分——色彩、線條,每個元素都在閃光——人們猜測他可能會遇到瓶頸,但是沒有!他不斷成長、推進、變化。與他的合作充滿動力,讓人十分興奮。

Hi:你覺得經營當代藝術畫廊最重要的元素是什麼?你覺得自己做得成功嗎?

VM:我覺得自己在有序地發展前進,這種發展絕對是以藝術家為首要因素的。你必須抱著熱情去感受作品。我希望激發出人們富有熱情的反饋,我希望他們去看作品。而且,你必須不斷前進,不斷追隨自己的直覺,不管付出什麼代價。

Hi:在當代藝術産業工作了近三十年後,你覺得這一領域發生了什麼變化嗎?你對當今的藝術市場怎麼看?

VM:現在基本上是以市場為主導,而且大部分有能力的藝術商人都是男性,其中有些人爭奪藝術家時十分激進且堅持。我就是我,我是女性藝術商人。我知道這種説法會顯得有些迂腐,但我的確認為女性會從更加直覺化的層面解讀作品,這就會降低市場主導和男權至上的因素,更注重藝術水準。

Hi:你怎麼看中國的當代藝術産業?

VM:我們關注中國藝術界已經有段時間了,中國藝術家作品中的抱負和雄心讓我印象深刻。當然,這也反映了近二十年間,在我們的生活裏,中國經濟和文化的地位變得愈發重要。過去一年多以來,我們通過畫廊的合作夥伴Simon Kirby在中國建立了更多的聯繫。Simon Kirby住在北京,奔走在中國和東亞各地,聯繫我們的藏家,也與各美術館和藝術機構進行合作項目。另外,我們的畫廊從一開始就參加了香港藝博會,見證它愈發成熟。迄今為止,我們和由中國美術學院的施慧策展的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合作,在三年展中展示了格裏森·佩雷、Christian Holstad以及Maria Nepomuceno的作品。今年12月,草間彌生還會在上海舉行一個很不錯的展覽,我相信會引發不少關注和討論。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