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一直以為,無底價拍品一定是便宜貨或是偽劣品,這是一種誤解。無底價拍賣代表了運作模式,不代表拍品品質,但因為風險防範上的原因,無底價拍賣多適宜於中低檔次藝術品的拍賣。
報紙、電視、網路上到處是藝術品、珠寶首飾、玉器傢具進行無底價拍賣的廣告。為什麼大家要一窩蜂地都來弄“無底價拍賣”呢?
採取無底價拍賣的最大優點是可以強化拍賣品對於買家的吸引力,沒定價的“神秘感”和“撿漏”的僥倖心理會促使買家預先認真驗看拍賣品。因為沒有估價作參考,大家有心去撿便宜,就會認真地對拍賣品進行推敲,而在推敲中又容易對拍品産生好感,因此在拍賣場上,買家會信心十足地出價。如果拍賣公司採取有底價拍賣,而價格又定得偏高,就容易使買家“望而生畏”,也就不會仔細地去研究拍品了。
無底價是一種定價手段
無底價也是一種定價手段,當拍賣公司對一些拍品難以準確定價時,把它交給買家來定價不失為一種更為公平、公開、合理的好辦法。從拍賣行的角度來説,無底價拍賣的拍品基本上都能成交,會有效地提高成交率。大拍賣公司考慮到這兩年市場下滑,客戶流失,想通過無底價製造懸念和誘惑,以起到聚集人氣的作用。而越來越多的中小拍賣公司也從中看到了無底價的魅力,因此一窩蜂就都上起了無底價拍賣專場。
並不是所有拍品都適用
不是所有的拍賣品都適合無底價拍賣。首先,只有當拍賣品在拍賣市場得到廣泛認知和喜愛,並有了一定的穩定價位,而拍賣場上也已形成一定數量的買家,此時無論有沒有底價都關係不大,價位總是要競爭到其應有的位置。比如,著名書畫家作品的愛好者很多,對每一幅拍品,買家都會有自己的價格判斷,基本上八九不離十,往往難以撿“大漏兒”。實際上,對於大眾喜愛的藝術品,“無底價”反而更容易拍出高價。因為人來得多,價格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被“爭”高。
當賣家對自己的物品難以定價,或者急於成交,也會同意用無底價的方式拍賣。
許多人一直以為,無底價拍品一定是便宜貨或是偽劣品,這是一種誤解。無底價拍賣代表了運作模式,不代表拍品品質,但因為風險防範上的原因,無底價拍賣多適宜於中低檔次藝術品的拍賣。
無底價運作是有風險的
無底價運作是有風險的。一些小眾喜愛的項目,買家不足,則容易出現沒人出價或競爭不充分而低價賣出的情況。這時,如果貿然採用無底價處理,就容易給賣家帶來損失。另外,當無底價拍品過於高檔,也容易出現參與買家數量過少而低價賣出的可能。
在有些不規範的拍賣公司的無底價拍賣中,為了防止低價賣出的風險,會安排“託兒”在一定價位上進行保護,更多的公司會縱容賣家進場對自己送拍的無底價拍品“托舉護盤”。這樣做都是違反《拍賣法》的。買家們要注意予以警覺和識別,尤其那些社會上非拍賣企業參與,沒有註冊拍賣師主持的“野雞型”無底價拍賣會,更值得大家警惕。
無底價拍賣對於賣家有一定風險。首先是低價賣出的風險;此外,在與拍賣公司簽署委託拍賣合同時,如果沒有設定底價,則萬一拍品在拍賣行出現損壞、遺失的情況,則索賠便會成為難題,將沒有價格可依。所以,賣家簽署無底價拍賣合同時,如不定底價,應至少設定一個賠償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