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台灣成立藝術銀行的一些觀察與期待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16 15:53:18 | 文章來源: 《典藏·今藝術》

由“國立台灣美術館”執行的“藝術銀行”籌備工作,經過數月的努力,目前已完成作品公開徵集、審選和議價的部分工作。若以“國立台灣美術館”稍早整理送件作品的概念看來,明顯強調收件的總數高達3,200余件。這種以“件”而不以“藝術家”為核心單位的評選做法,不無潛在誤區,值得藝術銀行的執行者深思。

雖説藝術銀行儲備的是藝術品,仍應以“藝術家”是否值得投資做為根本的檢驗要件,尤其我們都同處“當代”。更直接地説,藝術家的潛力和表現如果看不出長遠性,藝術銀行的投資勢必失敗。與其零散地考慮個別的作品是否合適租賃的展示功能,藝術銀行的操盤更應兼顧以“藝術家”為單位的投資思考。終極説來,只有“藝術家”兼具才華、潛力與未來性,同時,能持續創作,保持活躍,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其作品才可能在藝術市場,甚至藝術史上受到終極的青睞。因此,與其讓評審委員零零碎碎地選件,“藝術銀行”更應以“藝術家”做為投資標的,確認其作品值得購藏,以保障未來成功及增值的空間。

其次,崛起中的藝術家及其作品的優異性暨潛力,如何在審選的過程中,更細緻地受到掌握及討論?這也考驗著藝術銀行操盤者的專業度、經驗力度與智慧。有必要提醒的是,以藝術銀行目前已招募的行政組成,幾乎都是十分不熟稔藝壇生態的生手,對市場面既無深刻認識與了解,也對台灣藝術創作的實際面向極為陌生。這是值得注意且亟待提升的課題。在這種現狀之下,藝術銀行如何邀約、延攬,並組成一個充分且持續有效的專業審選委員會,儘量確保藝術銀行投資的績效,進而在未來可堪檢驗,這是極為迫切的當務之急。

藝術銀行既然成為新的官方藝術體制,資源如何整合或創造,也很值得關注。誠如上次已經提及,文化部已經握有的藝術品購藏資源當中,行之有年的“青年藝術作品購藏徵件計劃”和眼前“藝術銀行”的購藏規畫,應有必要在資源上重整。原因很簡單,這兩項購藏計劃在精神和本質上顯有重疊之處。眼前開源不足,經費繼續拮據,卻有兩筆資源共同挹注在青年、新手,甚至許多並非全職專業的藝術家身上,的確值得商榷。對比之下,許許多多年紀稍長,理應是台灣藝壇中流砥柱,尤其是30到40歲以上的青壯專業藝術家,如果受不到商業畫廊青睞,其資源反而甚少,這是值得文化部做整體思考並調整的。而且,藝術銀行是否需要一味強調購藏未成名年輕創作者的較便宜—相對也較不成熟—的作品,也是很值得商榷。

再者,藝術銀行既然同步強調租賃展示的項目,意味著可以為官方和民間的公共空間服務,促進與提升藝術審美的附加價值及功用。就此而論,自1990年代後期以來,同樣由官方推動的“公共藝術”,或許也應一併考慮是否能與“藝術銀行”的租賃展示業務,做關鍵性的整合;藉此,矯正“公共藝術”已見且深受詬病的大而無當,甚至變相成為國家文化資源的虛擲或浪費。倘若“公共藝術”能夠基金化,使其資源更有效地與藝術銀行搭配並結合;那麼,藝術銀行的資源也能擴大。可以期待的是,透過藝術銀行的展覽策畫,或可塑造更富彈性的多元審美及變化,替代現行許多無謂且令人困擾的公共藝術設置。這對公民審美而言,可能是一個更值得期待的良方。藉此,不但有更多藝術家可以因為藝術銀行的購藏而受惠,政府官僚與社會公眾也可以因此而享受更豐富有趣的藝術展示,以達到真正的公共視覺饗宴。

公共藝術的執行若能與藝術銀行的業務結合,不但有助於專業效益,也會創造更多可長可久的專業人才。更具體地説,原本各官方機構深為所苦的“公共藝術”執行暨作品設置小組的業務,就能順理成章地委由“藝術銀行”的策展和行政隊伍,提供更專業的服務。若然,外行可以真正讓位給內行。而藝術銀行的壯大,也可以讓更多藝術界專業的行政和策展人才適得其所,進而培養與訓練出更多的長才。就此而言,文化部如何創造渠道,使公共藝術業務可以和藝術銀行産生互動與整合,這是很值得期待的一項嘗試。倘若能夠成功,藝術銀行也會成為策展和行政人才的培養暨匯流之所。因此,我更期待文化部在推動藝術銀行業務的同時,不應過度保守,而應規畫長遠,期為藝術界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與價值。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