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未曾呈現的聲音》中國藝術的國際出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23 17:47:48 | 文章來源: artspy藝術眼

在即將舉辦的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出現了數個不同類型的中國當代藝術平行展,這個現象引起了業內極大的關注與爭議。在昨日的北京新聞發佈會上,平行展之一的《未曾呈現的聲音》的總策展人王林及主辦方代表們向媒體闡釋了該展覽的策展理念及運作。

《未曾呈現的聲音》是本屆平行展之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展覽由廣東美術館,四川“明天文化”共同組織,並由“明天文化”邀請了12位批評家組成學術委員會做藝術家推薦,最終參展名單由總策展人決定,共有156人/組藝術家參展。展廳面積近5000平米,分為“記憶”、“歷史”、“底層”、“身體”、“家庭”、“廢墟”、“村落”、“風景”、“巫咒”九個單元展示,並將組織題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闡釋”國際學術論壇。

總策展人王林認為這次展覽是一次讓國際上重新認識中國當代藝術的機會。他講到:“對中國當代藝術而言,國際交流極為重要。現在已到了國際交流的新的歷史階段,即通過多渠道和自主性的國際出場,真正展示出中國當代藝術的真實面貌。中國當代藝術因為只有自主性出場才能構成雙向性的國際交流,而只有雙向性的國際交流才能為中國當代藝術提供生長髮育的契機。民間的、開放的、自主的國際交流,更能從不同角度呈現出中國的真實。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由自由策展人申報的運作模式,正是這樣一個平臺。應該動員和鼓勵中國大陸的策展人、批評家盡可能以自主性策劃將中國當代藝術的創作成果展示于重要國際展覽平臺,和全球真正關心中國當代藝術的學者、策展人、批評家形成良性互動的學術交流,從中孕育獨立建樹的批評思想,成為自立於世界的學術力量。”

而面對龐大規模的質疑,王林回應“在威尼斯做一定規模的中國當代藝術展,希望是可以比較整體地展示中國當代藝術的面貌。我説 “比較整體”,並不回避有時候“整體”一詞會招人質疑。規模是否最大在學術上並不重要,但以一定規模來展示中國當代藝術複雜而豐富的真實面貌卻是必需的。”

本次展覽將於5月30日語威尼斯軍械庫開幕,並持續到11月24日。

來自藝術界的其他聲音:

皮道堅:所謂“自主”,是有針對性的。90年代栗憲庭在台灣參加一個策展人會議,回來後路過廣州,到我這裡來聊天,他説中國當代藝術不過就是國際藝術大餐上的一盤春卷、一碟小菜,人家很不把你當一回事,因為我們是被選擇的。很清楚,80年代以來的確是外來資本在支援中國當代藝術。90年代後這種情況愈演愈烈,我們依然是被選擇,沒有話語權。“自主”還有一個含義是針對體制而言的,我們不是被體制選擇出來的所謂當代藝術,現在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上的國家館實際上並不代表中國當代藝術的真實面貌。明天文化的價值觀,我非常讚賞,希望你們堅持下去,這對中國當代藝術是件大好事。

這次參展的主題非常好,我非常支援這個展覽的一切活動,我將竭盡全力投入這次展覽活動。

崔燦燦:展覽主題從傳播學上來説通俗易懂。東西方冷戰結束之後,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衝突。中國當代藝術理應去解決自己的問題。這個主題容易引起新聞的關注,觀者會提出疑問:你究竟想要呈現什麼?

鮑棟:為什麼90年代以後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形像是那個樣子?這是一個雙向的結果,一方面是西方文化主流和資本的選擇,另一方面也是中國人自己的選擇。想像西方和國際,並想像出一個中國,這是他者化和自我他者化雙向的結果。這個展覽如果想建構不同以往的中國,應該把想像去掉,還原真實的中國。

中國是一個大國,它的文化實踐,藝術家之間的差異性非常重要,不是整體上差異於西方,而是呈現出中國內部的差異,這種內部差異恰恰是反符號、反定義和反單一身份的。

王南溟:從80年代到90年代,藝術史被部分選擇以後,這一部分人聲音相對放大。但這並不等於永恒,因為藝術史是不斷被重寫的,藝術有一個不斷深挖的過程。9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非常多元,但後來就變得單一了,誰先進入國際大展誰就被大家過分注意。政治波普和新生代因為被西方基金會接納,就把其他地下藝術遮蔽掉了。其實很多人,包括范迪安、侯瀚如等等都認為政治波普是商品化的,但90年代中期這股聲音被遮蔽了。這不等於是永遠的遮蔽,因為藝術史是一個不斷回顧的過程。藝術史要像考古一樣不斷地重寫,這可以被看作是藝術史不斷分化的過程。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