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的離世,帶走了一個時代
“他是屬於過去那個年代的人,和吳冠中一樣。從此以後,或許再也不會有像這樣既掌握過硬中國畫功底,又能嫺熟的融合西方油畫技巧的大師出現了。他的藝術、氣質是屬於現代畫家的,而不是當代,他的離去為那個時代劃下了句點。” 北京邦文當代藝術投資有限公司學術研究部總監趙孝萱説。
趙無極、吳冠中是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的同學,彼此見證意氣風發的青蔥歲月,民國時期同樣到法國留學。後來吳冠中在1950年回國,而趙無極則選擇了留在法國,從此以後兩人的人生走向了不同的軌跡。
很長一段時間,內地藏家對趙無極都不甚了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台灣市場掀起收藏趙無極的風潮,並漸漸吹向大陸。
趙無極的離世,成為了市場重新認識其作品價值的轉捩點。
趙無極收藏潮東進
趙無極生前為法蘭西畫廊終身畫家,獲法國騎士勳章,與美籍華人貝聿銘、作曲家周文中一起被譽為海外華人的“藝術三寶”。但出於政治、媒體宣傳和欣賞傳統等多重因素,趙無極在中國大陸的市場地位遠不及同時期的吳冠中,甚至連英年早逝的陳逸飛,其市場號召力都超過趙無極。
不過,趙孝萱看來,趙無極雖然在華人藝術圈有著非常高的成就,但客觀的放在整個西方藝術史上看,成就並不算特別突出。
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交流中心顧問李劍敏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趙無極和吳冠中同屬民國時期留學海外的著名畫家,但其後吳回歸新中國,趙卻定居法國,兩人的地位自此分叉。
“上世紀90年代,趙無極在大陸幾乎無人知曉,官方和媒體出於政治原因對他避而遠之。而吳冠中憑藉過硬的藝術功底,融合西方油畫技巧,不斷受到市場追捧。近日,國家文物局更是明令限制吳冠中的任何作品出境,其官方認可的藝術地位可謂前無古人。同為林風眠的弟子,趙無極在大陸只能説是‘不溫不火’。”李建敏説。
截至目前,趙無極作品在大陸的最高成交價出現在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上,作品《無題》以1955萬元成交。而同年,吳冠中的《獅子林》在其仙逝後拍出了1.15億元的高價。
藝倡畫廊是1993年在香港首批展出趙無極畫作的藝廊之一。藝廊總監金昌玲是前特首董建華的姨甥女,出身藝術世家讓她有機會數次與趙無極親身接觸。
“回想當年引進的趙先生畫作,20年來幾經轉手最多已升值近100倍。比起其他大陸畫家,趙無極的地位直至上世紀末才得到了正名。”金昌玲介紹,台灣至今擁有最多的趙無極作品,
香港其次,大約5年前,趙的作品才逐漸由港臺畫商引入了大陸地區。
金昌玲回憶,幾年前,她首次帶著趙無極的畫作登陸上海開展覽,起初擔憂大陸市場會比較冷清,但藏家的踴躍反應馬上打消了她的念頭。她透露,不少港臺藏家近年來看中龐大的大陸市場,不惜拿出收藏多年的油畫精品,北上轉售于投資者或拍賣行,賺得“盆滿缽滿”。
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撰寫的《趙無極研究報告》指出,亞洲地區的趙無極作品大約有60% 在台灣藏家和畫廊的手上,但是他們較少出手,作品流轉率不算高。
曾任台灣輔仁大學副教授的趙孝萱告訴記者,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左右,台灣的畫廊開始引進趙無極的作品。1980年,台北的版畫家畫廊為趙無極舉辦了首次個展。
“上個世紀80到90年代是台灣藝術市場的繁榮時期,能較早的在世界範圍內挖掘成就較高的華人藝術家。”趙孝萱説。
藏家群體包括台灣元大證券副總經理馬維建,他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買進趙無極的作品,油畫、版畫和水彩畫都有涉及,大約收藏了100多張趙無極的作品。台灣收藏家林明哲亦曾對外宣稱,自己手上有趙無極的作品30余張。
近年來,部分大陸行家開始收藏趙無極的作品,如大連萬達玥寶齋負責人、收藏家郭慶祥。2011年2月,他在倫敦蘇富比[微網志]“當代藝術夜場拍賣”上,以160萬英鎊的價格買下了趙無極在1991 年創作的《10.01.91》,而該作品最初的估價僅為60-80萬英鎊;同年秋拍,在香港佳士得“亞洲20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上,他又以3,538萬港元買下了趙無極在1964年創作的作品《22.7.64》。
總成交金額達21億元
儘管趙無極的作品在國內市場的認可程度並沒有吳冠中高,但是從海內外拍賣市場整體來看,趙無極並不遜色。
根據雅昌藝術監測中心的統計數據,中國油畫家作品總成交金額排名中,趙無極以21.69億元的總成交金額穩穩高居榜首,位列第二的吳冠中,其油畫總成交金額為15.55億元。
《趙無極研究報告》的統計數據顯示,2000-2011年,趙無極41.03%的上拍作品出現在法國,而56.17%的交易額卻在香港産生。
2008年,趙無極的作品《向杜甫致敬》在香港以590萬美元拍出,而1992年這幅畫作在巴黎的成交價僅為46000美元。就在其離世前的3天,趙無極的《10.03.83》雙聯畫作,在香港蘇富比“二十世紀中國藝術”拍賣專場上,以1600萬港元起拍,最終以3700萬港元落槌,趙無極作品再次成為拍場焦點。
業內人士透露,趙無極的作品由港臺引入後,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場,或拍賣或通過畫廊直銷,各駐京辦官員組成了主要購買力。
趙無極作品的最高峰出現在2011年,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2011年的春拍和秋拍,趙無極作品的成交量分別達到100%和92%,作品均價在春拍時為130.7萬元/平方尺,到了秋拍就躍升至160.0萬元/平方尺。然而到了2012年春拍,均價就跌至40.3萬元/平方尺。
造成這樣的原因,或許與趙無極作品中低端作品的比重較大有關。
從數量上看,市場中趙無極5萬到50萬美元的作品,所佔比例高達43%,構成了市場中堅。其中,版畫佔到流通作品總數的65.94%,其次是油畫22.66%,之後為紙本水墨與水彩11.21%,而陶瓷雜項僅佔0.19%。
整體而言,趙無極一生最主要的藝術成就集中在油畫領域。因此從成交金額來看,油畫作品在趙無極全部作品的總成交額中所佔比例高達95.4%,水墨、水彩作品佔據了3.4%,版畫作品雖然數量眾多,但在總成交額中僅佔1.2%,
《趙無極研究報告》指出,近年來,趙無極版畫作品的均價大約在1萬美元上下。成交價5萬美元以下的作品,在總成交作品中所佔比例最高約為33%。這類版畫作品,僅僅是為普通收藏愛好者提供了接觸大師作品的渠道。中檔價位,即介於5萬到50萬美元的作品,所佔比例高達43%。高端作品,50萬至150萬美元,約佔17%,高價精品更為稀少,僅為73件,在總成交作品中所佔比例為7%。
記者發現,香港的拍賣行上拍的趙無極作品,以中高端作品為主,如佳士得今年春拍“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專場中,趙無極的《靜物與魚》估價為400萬-500萬港幣。而內地的拍賣行則多以中低端作品為眾,如中國嘉德春拍預展中的5件趙無極作品,估價最高的一件為8萬-12萬元,最低的一件為3萬-5萬元,作于2004年。
遭遇炒作風險
事實上,趙無極的作品也經歷過幾次令人意想不到的流拍。
某拍賣行老總告訴記者:“前幾年國內一家拍賣行試水趙無極作品專場,成交率卻出乎意料的低,説明當時國內藏家對於趙無極的認可程度並不是特別高。若是張大千、吳冠中等人的作品,經常出現在四季拍中小幅作品拍出高價的現象。”
2008年全年,趙無極有99件作品上拍,但高達40件作品流拍,成交家率僅為60%。流拍的多集中在小尺幅,均價在2萬至6萬元的版畫。
中國嘉德 2008 春拍“迴風宦書畫存珍”專場送拍了10件趙無極的版畫作品,其中6件流拍;匡時2008春拍“影像雕塑專場”送拍了4件版畫作品,全部流拍。大件油畫中,估值為800萬-1200萬港幣的《火鳥》和《25.10.59》均遭流拍,來自香港佳士得。
到了2011年,行情出現了反轉。當年趙無極有120件作品上拍,成交率高達94%,總成交額達到1.196億美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趙無極作品最高峰的2011年,國內大批藝術品基金和信託介入市場,推高了市場行情,而趙無極的作品同樣不可避免的成為炒作對象。
2011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山東女商人任春霞以6898萬港元的價格拍下趙無極作品《10.1.68》,打破了藝術家個人作品的世界拍賣記錄。但隨後任春霞拒絕付款,被蘇富比訴上法庭。
之後,任春霞計劃高價拍下《10.1.68》後在泰山文交所上市,分割成藝術品份額再銷售給其他投資者的事實浮出水面,由於國務院發出清理整頓文交所的通知,導致這一計劃最終泡湯。
由於國內藝術品基金、信託的操作週期不斷縮短至2年左右,因此這部分金融機構參與操作的趙無極作品,很有可能會集中在2013、2014年流入市場,而目前的藝術品拍賣市場狀況並不可觀。
“我不認為趙先生的作品存在炒作。作為大師級的中國畫家,直至耄耋之年才獲得市場認可,已屬可惜。相比岳敏君、張曉剛、曾梵志等新生代畫家動輒千萬元的成交天價,趙無極的身價當之無愧,相信他離世後,畫作價值還會穩步上升。”金昌玲透露,市場上仍有不少趙的代表遺作,不會因為供不應求而身價飆升,中長期仍有升值潛力。
“別指望趙無極死後作品會升值。”李劍敏分析説,當今的藝術品市場,畫家的功底固然重要,但大部分離不開包裝團隊的“經營”,趙無極生前都鮮有媒體追捧,經過短暫悼念後,只會逐漸被人遺忘,其市場價值至少在中國大陸長期看跌。
他補充,至今為止,陳逸飛可以説是藝術收藏界的奇跡,他的作品在逝世後進入投資高峰,幾乎每次拍賣至少升值10%-20%。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被紐約哈默畫廊簽約的畫家,陳逸飛的作品還曾被美國富商轉贈于鄧小平,無論是藝術造詣還是歷史地位,均非趙無極所能企及。
相對於其他大師,趙無極作品的炒作之風並不算嚴重,據《趙無極研究報告》的統計,其作品重復送拍率僅為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