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匡時春拍推出民國書法專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16 16:06:26 | 文章來源: 新浪收藏

民國書壇,書法一直延續著清代余脈。書壇群星之象、蔚然之狀,令人神往。此次匡時春拍,擷取百餘件民國名人書法精品,涉及多位重量級的民國政要、將領、學者、書畫家,其中不乏名家上款、首次現身以及具有趣味性的作品,值得細細品讀。

梁啟超1914年所作《歐洲戰役史論第一編》手稿,這部逾200頁的皇皇巨著,不僅是一部精美的書法藝術作品,更是中國參加一戰,作為一個“國家“崛起,以及後來五四運動的發生,這一段歷史的真實載體,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也是本場拍賣的重頭戲。梁啟超《楷書十七言聯》創作于為紀念蔡鍔而建的松坡圖書館,並由梁氏知交好友唐天如上款,兩相成全,難能可貴。

開啟一代學風的蔡元培、陳獨秀、羅振玉、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嚴復、胡適、鬱達夫、林語堂等人,都是舊學培養出來之後又出國留洋的飽學之士,書法功底甚好,藝術價值豐厚,也是本場拍賣的主推。

胡適(1891—1962) 行書七言聯 紙本鏡心 132.5×32cm×2

胡適之文化位置顯赫、知識分子氣質飽滿,扛起新文化運動一面大旗。其大幅楷書對聯稀有罕見,本場一件胡適《行書七言聯》溫文儒雅,淋漓闡釋其“做人如作詩”的主張。近年來一路飆升的胡適手跡,因其在大陸鮮見,再加上藏家喜愛不輕易出手,而日益成為買家爭搶的熱點。本場胡適的四件書法作品,同樣值得期待。

鬱達夫與王映霞的結合曾是才子佳人,名動全城。然十一年後鬱達夫發表《毀家詩紀》,詳細記錄了二人在1936-1938年間婚變的史實,堪稱鬱達夫的自傳詩史,因涉及到當時文壇政壇多位社會名流,一時頗為轟動。一件鬱達夫贈予福建《星閩日報》社長胡夢洲的《行書〈毀家詩紀〉之一》創作時間在香港《大風》發表前夕,可視為鬱達夫創作原稿之一,頗為珍貴。

弘一(1880—1942) 楷書《華嚴經》 紙本鏡心 1926年作33.5×62cm
        弘一楷書《華嚴經》,寫于1926年,用筆自然,端正凝重。據弘一自己説,生平寫經寫的最精工的,要算《華嚴經》十回向品初回象章,含宏敦厚,饒有道氣,比之《黃庭》,足得寶矣!于右任被稱為“近代草聖”,他身為國民黨元老,致力推進草書標準化,又有很高的民族氣節,這些條件使得他的作品身價劇增。專場共薈萃了五十余件弘一和于右任的書法精品,亦為一大看點。

章太炎(1869—1936) 篆書自作詩 紙本立軸 1913年作 185.5×100cm
        章太炎《篆書自作詩》、鄭孝胥《隸書節臨〈張表碑〉》均為章士釗上款,氣勢磅薄,是二位難得一見的代表作品。民國初年,海內盛傳兩“章”的學術,即是章士釗與章太炎。章太炎稱國學大師,章士釗則率先將西學引入,係著名的民主人士。兩“章”氣類相通,影響與威望相比肩,以兄弟之禮相待。章太炎《篆書自作詩》寬尺大幅,傾注文氣與道氣,二人交誼之厚由此可證。

梁啟超(1873—1929)-楷書十七言聯
        民國知名人士墨跡近來在拍賣會上亦是表現不俗,特別是一些功勳卓著的文臣武將,戎馬一生又兼具文心劍膽,實屬難得。此次拍賣雲集了袁世凱、譚延闿、關麟徵、陳布雷、樊增祥、鄭孝胥、戴季陶、徐世昌、曾熙、李煜瀛、蔣夢麟、葉恭綽、趙熙、居正、陳其採、陳立夫、汪精衛等一大批民國將領、政要的手書墨跡。堪稱民國政壇書學的饕餮盛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