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Artprice報告:原生藝術家走到舞臺前沿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07 09:44:08 | 文章來源: Artprice

在巴黎大皇宮舉辦的巴黎藝術博覽會上,來自20個國家的144家畫廊展出了各自最為重要的現、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同時,就在離大皇宮不遠處,一場題為The Museum of Everything的邊緣藝術家展覽拉開了帷幕。這一展覽被定義為“無意圖、無教育、無慶祝的藝術家之移動博物館”,策展人是Marc-Olivier Walher,旨在推介亨利·達格(Henry Darger)、 阿羅伊茲·科爾巴茲(Alo se Corbaz)和喬治·懷德納(George Widener)等默默無聞的非主流藝術家(已先後在倫敦、都靈與莫斯科展出,此次在巴黎展出時間截止至2013年3月31日)。

在法國,這些介於現代與當代藝術邊緣的藝術家們被稱為原生藝術家。原生藝術作品從未參加過威尼斯雙年展或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但最近幾年來,一些非專門性的展覽(紅房子基金,東京宮)與藝術博覽會(如藝術巴黎,Drawing Now博覽會和邁阿密非正式博覽會)開始把展覽範圍擴展到原生藝術,將其推到文化舞臺的前沿。

事實上,這一遠離知識教條主義與潮流的藝術作品愈來愈常出現在拍賣廳裏如Cornette de Saint Cyr Bruxelles拍賣行就在3月28日至29日舉辦了當代藝術與原生藝術拍賣會。當然,拍賣會是從當代經典藝術家的作品開始(如漢斯·哈通、讓·福特裏耶、尼基·德·聖法爾、費爾南多·博特羅、伊夫·克萊因、索菲·卡萊等),之後是加斯東·沙薩克(Gaston Chaissac)、亨利·達格(Henry Darger)、奧古斯丁·勒薩熱(Augustin Lesage)、斯科蒂·威爾遜(Scottie Wilson)和卡羅·齊納力(Carlo Zinelli)等最著名的原生藝術家的作品,隨後是菲利普·帕斯誇、喬治·馬蒂厄和賽爾日 沙爾舒爾(Serge Charchoune)的創作。

今天,這些藝術家已經成名,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其身價則上漲了兩倍、三倍、甚至十倍。原生藝術家的先鋒包括亨利·達格(其雙面畫《At Angeline Junction and Strangle》是Cornette de Saint Cyr拍賣行2013年3月29日拍賣會的經典拍品,預估價為120,000 歐元至180,000 歐元),薩賀芬·德·桑李斯(Séraphine de Senlis,其布上油畫《Pommier》于2012年5月30日在巴黎Artcurial拍賣行創下263,046美元的記錄),比爾·泰勒(Bill Traylor,其作品《Man with Yoke》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于2001年1月的一場拍賣會中創下180,000美元的記錄),以及拍品價格突破100,000美元大關的Adolf W lfli(其素描作品《Die heilige Erittera: Gross=Gross=G ttin》于2011年6月17日在伯爾尼科恩菲爾德畫廊以 123,000美元成交)。

最初,原生藝術家的作品並非為了銷售而創作,因此像喬治·懷德納(George Widener)這樣的非主流藝術家,雖然作品豐富,且才華橫溢,但其拍賣市場卻非常狹小,甚至不存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