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香港和新加坡繼續為成為文化和金融中心而努力,而正在打造的“文化自由港”也有望讓北京成為區域藝術中心,並緩解收藏家對藝術品進口需繳納高額稅款的擔憂。正如《藝術報》去年夏天報道的,國有企業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正打造佔地83000平方米的北京“文化自由港”。這一免稅存儲設施將坐落于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旁邊。蘇富比拍賣行是“文化自由港”項目的初始合作夥伴之一,並將於2014年“自由港”部分竣工之時舉行拍賣。蘇富比去年秋與歌華簽署了為期10年的合作協議,並在中國大陸舉行了首場拍賣。
“自由港”建造的目的就是為了鼓勵藝術收藏家及機構將其藏品存儲于北京。據業內人士分析,“自由港”將對中國的藝術界産生巨大的影響,並幫助北京挑戰香港日漸上升的藝術中心地位。此次“自由港”的建設,是由歌華與瑞士Euroasia公司合作。Euroasia公司曾承建於2010年竣工的新加坡自由港項目。Euroasia主席Tony Reynard去年接受《藝術報》訪問時表示,“中國有個巨大的國內市場,但北京‘文化自由港’對於國際市場同樣重要,因為這意味著,通過將藝術品存儲於此,進口稅將大大減少,甚至被取消。”
《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儘管合同尚未簽署,但歌華和Euroasia都表示有信心能儘快完成交易,讓“自由港”的設施在2014年開始運作。Reynard表示,“起初,我們認為,在中國建立‘文化自由港’似乎很奇怪。我們沒有看到這個設施的使用價值。但經過摸索,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機會。” Reynard所在的公司收到了很多來自中國收藏家的需求,即期冀能避免因進口貴重藝術品而附加的沉重稅費。據悉,進口藝術品需繳納的稅款為購買價值的34%。
《華爾街日報》還指出,許多富有中國收藏家在香港或海外購買了藝術品後,或將物品走私運回國,亦或是偽造藝術品價格,用低於其真實價格的數字報關,以期減少所納關稅。中國政府已展開行動,積極打擊這些偷漏稅行為。去年5月,一德國藝術品航運公司經理因稅務欺詐被逮捕,相關政府部門因此要求從佳士得和蘇富比那裏獲取收據,作為調查的一部分。證據顯示,這兩家拍賣巨頭沒有受到牽連,而該德國經理人的案件仍在審理中。蘇富比亞洲區總裁Kevin Ching表示,“中國當前對於藝術品進口及出售的稅收制度是繁重且複雜的。”他還指出,“自由港”可以成為藝術品交易的一種便利形式。
如果“自由港”如期在明年開始運作,它將成為緩解一些大陸藏家對高進口關稅憂慮的重要因素,並最終幫助中國藝術市場的整體發展。目前,中國收藏家仍然對高懲罰性稅項保持高度關注,而政府對藝術市場的注意力也日漸升溫,因此,收藏家繼續傾心於紐約、倫敦及香港的拍賣行,不惜花費數百萬美元購置藝術品,並定期將其存儲于海外。
持續的稅賦憂慮從某種程度上削減了大陸收藏家的熱情,這在大陸和香港的拍賣行都有所體現。但隨著北京“文化自由港”的建成,中國收藏家將能夠把海外吸納的藝術品帶回國,先存儲于“文化自由港”內,然後才決定這些物品的去向———是長期存儲于“自由港”內,還是繳納一定稅款後,藏于私人博物館或炫耀于自家中。消除收藏家對稅賦的憂慮,將最終有利於香港和大陸拍賣市場的健康發展。
(編譯/陳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