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的工時制度從大小禮拜輪休正式改為每週雙休,嘉德的“大禮拜拍賣會”也更名為“週末拍賣會”,並一直沿用至2004年底。1995年5月,首場“週末拍賣會”以書畫作品為主體,以成交總額134萬元,95.5%的成交比率,率先跨過百萬大關,嘉德“小拍”也逐漸調整到以經營藝術品為主營的道路上,並繼續延續親民路線,與嘉德大拍在經營理念上既統一,又相互補充。
漸漸地,嘉德小拍的拍品種類也僅僅不局限于書畫古董,還有各式各樣的工藝品,拉近了藝術品與普通人的門檻,十年間已經成為全國從事藝術品經營者最為重要的交易渠道之一,並影響大陸乃至港臺的的收藏拍賣市場,成為中低價位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良好途徑。對嘉德本身而言,“週末拍賣會”的成交額也逐次攀升,第78期成交額首度突破千萬大關。就在嘉德小拍發展如日中天之時,2005年,嘉德高層要將嘉德小拍由每兩個月一次調整為每三個月一次,並更名為“嘉德四季”,“當時週末拍賣會每兩個月舉行一次,一年共6次,如此頻繁的拍賣使得業務人員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提升拍賣會的品質,經營相對粗獷,這種粗獷存在著很大的潛在風險。過去十年間,‘週末拍賣會’已經為嘉德小拍樹立起了一座豐碑,而今天,是時候讓它完成一次新的蛻變了。”由此,嘉德小拍從“週末拍賣會”升級為“嘉德四季”,進一步拉近與春、秋大拍的距離。
小拍升級為嘉德四季後,一方面拍賣數量增加了,由原來的三四百件上升到千件,拍品品質也較之前有所提高,發展為中型拍賣會。2005年的首場拍賣會,拍賣圖錄也正式進入膠印四色的全圖時期,從作品數量,印製圖錄樣式等諸多方面有了顯著的變化,其展覽的規格與時間的安排也準確的規劃出來,四季拍賣的雛形已形成,真正成為藝術品市場的行家裏手服務的交易平臺。“這場拍賣會宣告小拍時代的終結,但直到今天,業內人士還習慣性將嘉德四季稱為小拍,因為很多人覺得進場相對容易,門檻又不像春秋拍那麼高,有親切感。”賈雲濤告訴雅昌藝術網。
嘉德四季經過8年的發展,一直以“給大拍做支撐”為前提,在運營思路上與大拍保持一致。“任何一個品牌的高端市場都是依靠中間市場做支撐。嘉德四季開設的新品類一方面要符合市場規律,同時也要符合公司的要求,拍品是對大拍的有力補充。”嘉德四季在徵集時碰到一些重要的東西,會推薦到春秋大拍;而春秋大拍發現適合嘉德四季的拍品,也會推薦給後者。這是嘉德四季與大拍之間的協調與互動,然而賈雲濤從另一個側面解釋四季如何對大拍進行拍品補充。“曾經有一個客人特別有意思,他在嘉德大拍買到一張小幅的張大千作品,在蘇富比也買了一件,並且是同一上款人,突然發現在嘉德四季有三張同一上款人的作品,他覺得很有意思,認為這幾張應該是同一套,他要買來補充其收藏。這三件作品不會出現在嘉德大拍和蘇富比拍賣,因為不是一線的作品,但是這位買家的目的是佐證這幾件作品是一體,想重新組合在一起,這是大拍和小拍很好的相互補充的例子。”
賈雲濤還告訴雅昌藝術網,嘉德四季成功的秘訣在於誠信和精準定位,然而近幾年隨著藝術品市場的不斷發展,全國各地大、小拍賣行無數,很多門檻更低的“大眾鑒藏拍賣會”也不斷推出。嘉德四季如何穩佔中端市場?“從最初的大禮拜拍賣到現在的嘉德四季,伴隨一次次臺階的跨越,拍賣成交的額度也越來越大,當四季拍賣提升了拍品的品質和來源之後,價格依然能保持週末拍賣會的定價優勢,所以會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賈雲濤回應。“參與四季的買家大多是行家,他們對價格也有自己的標準,而拍賣只是提供一個相對的價格提示,作品的最終成交價可能會是估價的幾倍,與市場貼得最近,而進場的行家可以看作是單個的媒介,他們會正面傳播這種資訊,所以行業會慢慢認定這個方式,也會促使我們對拍品的判斷更加精準。”
升級後的策略轉型
嘉德四季華麗變身之後,也預示著中型拍賣會的開始,更加拉近與春、秋大拍的距離。然伴隨藝術市場爆破性的增長,以及大量資金的進入,大多數行家和部分藏家從春、秋大拍中被擠出來,以前從不關注小拍的買家也開始進入四季拍賣。“我們經常會在大拍和四季拍看到同樣熟悉的面孔,這種交叉的現象越來越明顯,有的買家並不是只買貴的,其實是買適合自己的。”面對客戶群和市場的變化,嘉德四季也開始發生策略性的微調和轉變。
嘉德四季在策略上的首次調整,源於對拍賣數據的分析。2009年,賈雲濤從春秋大拍調到嘉德四季後,將拍賣的檔期與國外同行進行了比對,他發現嘉德四季的高價位多出現在3月和9月。經分析,他找到原因:3月是全年第一場拍賣,有號召力,而3月之後,接下來是所有拍賣公司的大型拍賣,從4月一直持續到7月,而嘉德四季的第二場在6月,正好與大拍衝突,因此表現相對較弱。而嘉德四季的第三場拍賣會在9月,正好躲過了從10月一直持續到12月的各家秋拍。根據以上分析,從2010年開始,嘉德四季調整了拍賣的節奏和重點,3月和9月這兩次拍賣為重,而6月和12月的兩場為輕。“這就是四季跟大拍的不同,春秋大拍是公司和品牌的主體,四季是補充,那麼該如何補充?一定要有輕重緩急。”賈雲濤在闡述微調嘉德四季的初衷時如是説。2013年的拍賣規劃,賈雲濤對四場拍賣會也各有側重:“3月以特色的專場形式出現,要的是成交率和成交效果;6月份數量上會稍微壓縮一些,因為那個時間拍賣比較集中,也考慮到上一場的交易是否交割完畢,所以會做得更加有趣味,9月份可能會持續3月份的狀態,在作品量上尋找亮點。”
除了對數據的分析,嘉德四季的團隊還勇於嘗試,抓住市場行情,在四季拍賣推出高端拍品,輻射高端藏家。2008年秋拍,受金融危機影響,整個藝術品市場呈現下滑趨勢。緊接著,2008年底,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大的經濟環境同樣影響到了藝術品拍賣市場。但與此同時,全世界的流動性資金又都在尋找更安全的出口,其中很大一部分進入了藝術品市場,引發了藝術市場的新一輪大行情。“這一輪的行情在09年第一場嘉德四季拍賣會上就已經初露端倪,經過同事們的集體研究,普遍認為2009年下半年將會是藝術品拍賣市場暴漲的時間點,而且這一輪入場的資金投向會非常精準,表現在拍品上就是資金都從張大千和齊白石的作品入手。在2009年9月的嘉德四季拍賣徵集階段,大幅提高精品的數量,由過去的幾件提升到十幾件。”賈雲濤回憶。這一舉措不但給嘉德帶來了不錯的業績,還率先將行情展示給整個行業,更為重要的是,這個決定將嘉德四季拍品的精品度提升了一個等級。賈雲濤説:“平臺還是這個平臺,只不過這個平臺的額度、可容積率大大地提升了。”這次提升又為嘉德小拍的品牌帶來了不小的質變,賈雲濤認為:“這個市場上的行家、藏家每人心裏都有一桿稱,什麼東西給你、什麼東西不給,他們心裏很清楚,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藏品價值最大化。”因此,行家對嘉德四季品牌的認可,反過來也幫助嘉德四季提升了拍品的精品度。“一場拍賣不是簡單的定價,還有業務人員對市場的判斷,如果判斷地準,對市場會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現在,嘉德四季的品牌和品質已經得到了大藏家的認可,他們有時也會將一些中上乘的藏品放在這個平臺上拍賣。為了保證高端客戶的利益,嘉德四季也一度提高保證金,今年將書畫專場的保證金提升到50萬元人民幣。“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進入嘉德四季的人越來越多,拍品的額度也在發生變化,嘉德四季已經是一個中型拍賣,每場拍賣會也會有幾百萬的拍品,如何保證賣家的利益?提高保證金僅僅是再次分析和劃分優質資源的方式。”賈雲濤稱。
進入嘉德四季的買家越來越多,甚至是來自海外的藏家,除了加大精品的數量吸引高端客戶之外,嘉德四季也逐漸向大拍的思路靠攏,了解市場需求,開始幫助藏家梳理拍品。2010年下半年,嘉德四季的業務人員開始預測下一輪市場的形勢,在判斷的基礎上,帶著思路去徵集拍品,其中也包括策劃拍賣專題、專場。開始於2006年6月的“名家墨緣”,就是首次將名家精品以版塊形式推出的專場,就如同大拍中的“大觀夜場”,雖然每次只有十幾件作品,幾年的堅持使該專場形成嘉德四季品牌的高端性,並在業內形成標準,被其他公司雖追隨和模倣。為什麼要做專場拍賣?賈雲濤解釋:“原先所有高價位拍品都放在常態拍場中,因為我們得到的反饋是,我們的客人大多是行家裏手,他們不需要拍賣公司告訴他這件作品值多少錢,但慢慢地我發現市場還是需要提示的,所以這個時候開始有變化,我們從各個地方徵集來的精品,挑選出來做一個專場,實際上是鎖定有效客人的一種手法,同時提高嘉德四季這個平臺的品質。”2010首場拍賣推出“‘風清墨香’扇面與書法──書齋品玩專場”,為一藏家的畢生珍藏,200余件作品百分百成交,這個專場後,也很多藏家主動找到嘉德四季要求做成扇專場,陸續推出兩期“妙得軒藏扇”及其他藏家的成扇、書法專場,被藏家所追捧,逐漸成為嘉德的一大特色……
隨著競爭的傢具,在保持優勢項目的同時,嘉德四季也主動挖掘市場新板塊,尋找市場新機遇,為嘉德大拍提供更多的市場機會。“2010年,四季的業務人員在討論中發現,當代在世水墨畫家作品的存世量遠遠大於近現代畫家,這些作品在一級市場的交割量遠遠大於公開的拍賣市場,我們決定在嘉德四季這個平臺上為當代水墨畫家的作品交易提供一個相對專業化的舞臺。嘉德四季面對的多是行家,如果我們搭建起一個當代畫家作品的中高端交易平臺,那麼便會有助於原來的買家換手,換手才會帶來交易,有交易才會引起更多人的興趣,慢慢地,流通市場就可以成型,進而帶動整個市場。另外,我們也想給畫家再設計一個流通平臺,未來,我們大拍可以從這裡選擇最優秀的畫家、最優秀的作品。”賈雲濤告訴雅昌藝術網。正在這是恰好有一位藏家有非常完整的當代收藏,在溝通中,賈雲濤帶領的四季團隊建議將藏品分為兩個專場拍賣,這樣有利人大家的認識和後面市場的跟進。“做拍賣更需要把自己喜歡的,有想法的東西放進去,這樣才有利於拍賣。” 從2010年開始至今,當代在世畫家的作品在嘉德四季的交易效果相當喜人,基本上,每年都有200~250件作品的交易量,成交額平均在2500萬元左右。 2012年12月的嘉德四季拍賣會,當代版塊有七幅田黎明的水墨作品,再加上其他畫家的作品,一共14幅畫,全部成交,並且與同類作品在2012年的成交價格相比,基本上翻了一番。
2012年,藝術品市場進入深度調整,賈雲濤又開始思索:“我發現在這個市場裏面,不光是額度的問題,如何解讀作品?如何理解徵集來的作品,當你能夠給買家提供最大可能,幫助他們梳理、計劃、分類,這樣更有利於大家的積極參與和動手。”
如今,嘉德四季已經成為行業人士判斷市場的根據,如果説“春秋”年度的大型拍賣代表藝術品高端市場價值與價格最大化的“塔尖”的話,那麼“四季拍賣”則形成了強大的“塔身”予以支撐。無論是拍品還是價格都更貼近市場,它更像一面鏡子,佐證著市場的冷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