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價值16億“李白真跡”專家1分鐘鑒定為贗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07 13:58:12 | 文章來源: 四川線上-華西都市報

李倫出示的“李白真跡”照片

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接到一位讀者爆料,這位叫李倫的人坦言他收藏了一幅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書法真跡,李倫告訴記者:“我是吉林人,1987年去的日本,這幅書法作品是我從一個日本人手上收的。因為李白是四川江油人,所以我這次專程來江油李白紀念館拜祭他。”接到線索後,記者立即趕往李先生在成都下榻的酒店一探究竟。

“李白真跡”價值16億?

李倫向華西都市報記者展示了這幅“李白書法”的照片。從照片上看,這是一幅書法挂軸,上書雙行十三個字,是用龍飛鳳舞草書字體寫的“帝長安開紫極,雙懸日月照乾坤”,出自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最後兩句詩,不過少了一個“少”字。按李先生的説法則是:“這是當時文人們常開的文字遊戲,就是‘少’和缺少的‘少’是同形異音字。”

李倫介紹,“它是由明朝遺臣、浙江余姚儒學家朱舜水帶去日本的,當時他初到日本受到德川幕府的官吏安東省庵接濟,朱舜水為感謝他把李白書法贈予對方,後來它又輾轉到明治時期的大收藏家木村孫次郎手中,我就是從木村孫次郎的後輩中花了近百萬人民幣買到的。我認為它肯定是真的,它的市場價值應該是16億元人民幣。”

專家指出這是贗品

隨後記者拿著李倫拍攝的“李白書法”直奔四川省文物總店,其副總經理張成也是一位著名的書畫鑒定家,他在翻看了15張照片後,很快得出結論:這是一幅民國時期的偽作。整個過程只用了一分多鐘。張成説:“中國古書畫作假由來已久,其實僅看照片就可以看到無論這幅“李白書法”的紙張、筆跡和裝裱風格都破綻很大,明顯是“開封片子”的風格,這種類似的偽作在清末民國初年大量出現過,後來日軍侵華也曾帶過不少這類偽作回日本。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