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平價藝術品市場漸興:開啟買得起時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05 11:33:28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買得起的藝術節在京舉行,這是博覽會形式的針對平價收藏者的藝術節

“人人都能消費得起藝術品”,這是在當前藝術品市場急劇發展下經常能聽到的口號。比如被稱為“當代藝術教父”的栗憲庭,近兩年也表示希望能建立平價藝術品市場。而針對大眾的平價藝術品市場也越來越受到一些藝術機構的重視,線上藝術品交易平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實體小店、甚至是一些藝術博覽會也瞄準了這塊領地。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收藏家也加入到平價藝術品消費大軍中。究竟這些藝術機構推出的工薪族藝術品特色怎樣、價位怎樣?目前國內到底有多少工薪族階層在進行著藝術品收藏與消費,他們的整體面貌怎樣,新京報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而近日,日本著名的工薪族收藏家宮津大輔也來到了北京,我們請他為那些想收藏藝術品的普通工薪族支招。

線上交易促進平價收藏

在西方,針對大眾的藝術品消費市場有著很大的活力。不過這一藝術領域的開拓在國內是近幾年才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不僅有各類買得起的藝術節,也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實體小店,更有如HIHEY.COM之類的線上藝術品交易平臺。

在HIHEY.COM總裁何彬看來,電子商務的興起推動了平價藝術品市場的興起,“藝術品市場是一個天然的長尾市場。在傳統的市場邏輯裏,最高價的東西是傳統拍賣行的業務。他們可能只拍賣不到100位的大藝術家。但藝術是多種多樣的,它會不斷地細分。線上藝術品交易一場拍賣可能只有5000元的總成交量,這種傳統拍賣會是肯定不會來做的。”

藏家多是“70後”白領

在一些提倡平價藝術消費的機構興起後,一些工薪族正試圖踏入這一收藏領域,他們用手頭不多的資本在踐行著“人人都能消費起藝術品”的理念。相比財富階層來説,這些工薪族藏家有著怎樣的特徵?

經營平價藝術品買賣的Hi小店負責人鞏劍指出,“我們的價位和作品面貌,培養了屬於小店自己的客戶群,他們以高級白領為主”。I CAN PAY 藝術節策展人胡志亮也表示,最初該平價藝術品博覽會的建立就是希望能給白領帶來一場多元藝術的集會,使得他們能在此有所收穫。“光顧HIHEY的主要還是偏年輕的買家,主體以‘70後’為主”,何彬稱這些藏家儘管購買力沒有“50後”“60後”強,但卻是個龐大的市場。

年收藏資金不超過10萬

何彬告訴記者,目前HIHEY的一萬名天使收藏家裏,中産階級佔了大多數,“這些藏家許多個人收入在30萬元以上”。對此,I CAN PAY 藝術節設定的目標人群年收入也在20萬至50萬元。藝術品收藏有個理論,認為購買藝術品最好只佔收入的三分之一。工薪族收藏對藝術品消費會顯得更理性,何彬介紹:“比如一個收藏家是銀行職員,每年拿出10萬購買藝術品。”不過,也有藏家從沒買過超1000元的藝術品。

日本著名的工薪族收藏家宮津大輔告訴記者,由於資金所限,他們的收藏只能從年輕藝術家著手。HIHEY的收藏家楊嘉偉也表示,自己主要是買“80後”的作品,“這其實像投資一個創業公司,其中充滿了巨大的不確定性,但同時也代表了無限的可能性”。

前輩支招

工薪收藏如何入門

第一招:多看。看得多了,眼光就不一樣了。

第二招:自己多學習。我不是搞藝術出身的,但我去圖書館會閱讀大量藝術史。在閱讀藝術史時一定要客觀閱讀,不要帶著是非對錯之分的觀念去閱讀。

第三招:要和藝術家直接交流問題。我剛剛做收藏的時候,屬於搭訕型的,藝術家在美術館開一個演講,我就在下面等,等到藝術家講完之後就去握手説,我想知道你這個畫。我接觸的藝術家都是這樣聯繫起來的。

第四招:親自看原作。現在媒體是很發達的。通過網路、微網志都能收到很多藝術作品、藝術展覽的資訊。但我認為一件作品的資訊只有在你看到原作時才能更真實地了解。

第五招:從自己國家的年輕藝術家著手。事實上,當代藝術作品中蘊含了很多時代性、社會性的資訊,希望中國的收藏家都可以了解自己國家年輕藝術家的創作語言。現在年輕藝術家越來越多,創作水準也越來越好。

口述:宮津大輔(日本著名工薪族收藏家)

平臺比較

HIHEY.COM可網路競價

HIHEY.COM 是何彬2011年開始組建的拍賣團隊,通過網路拍賣、網路展示,進而開始了線上藝術交易服務。

優勢:網際網路能充分競價,也可以改變藝術這個行業,讓藝術變得不再僅僅是財富階層的遊戲,而是更多的工薪階層也能消費的。

作品標準:進入競拍的藝術家是多元的,有網站自己徵集的,也有藝術家提交、藏家提交等。與此同時,HIHEY也有1000多位代理藝術家,HIHEY挑藝術家還是比較自由的,因為在網際網路時代,藝術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粉絲和買家。

作品價位:幾百元到幾萬元。作品價位主要依託市場去選擇。我們每星期都有兩場無底價拍賣,最後形成的價格體系都是由買家決定的。

口述:何彬(HIHEY.COM總裁)

I CAN PAY 藝術節有專家推選

“買得起的藝術節”的概念從上世紀90年代末發起至今已經傳播至各個國家各個城市。其中,去年剛在上海試水的I CAN PAY 藝術節今年又登陸北京,于8月在北京時代美術館亮相。I CAN PAY 藝術節策展人胡志亮指出,這個藝術節是大型實體藝術交易平臺、展示平臺與交流平臺,同時還通過“愛藝客”網站線上同步交易。

優勢:其中最大的優勢是,展賣的當代繪畫直接與中國青年藝術家扶持推廣計劃(CYAP)組委會合作。CYAP邀請了范迪安、巫鴻、徐冰、曾梵志等9位國際級評論家、策展人、藝術家對報名的一千多位青年藝術家進行了學術評選,最終票選出135位藝術家。而I CAN PAY藝術節的當代藝術部分就主要鎖定這部分藝術家,針對社會對藝術品的實際需求,選擇了他們較小尺寸的、價格適中的作品。

作品標準:主要是按照市場來規劃,選擇符合各種需求的,包括當代繪畫、寫實油畫、國畫、陶瓷雕塑、首飾、珠寶設計等五大板塊。

作品價位:500余件作品中1萬元以下的佔50%,1萬至5萬元的佔30%,10萬元以上的佔10%。

口述:胡志亮 (I CAN PAY 藝術節策展人)

Hi小店只推薦年輕藝術家

地處798的Hi小店“開店”剛滿一年,是一家以線上為主、線下並行的藝術品經營機構。而其推行的理念則是,堅持藝術品服務於生活的原則,所有經營的作品都不超過兩平米(可進電梯),絕大多數的作品不超過一平米(可隨車攜帶)。且只推薦年輕藝術家(45歲以下)的原創作品。

優勢:對藝術家的選擇有嚴格的標準,因為做這件事也是基於新銳繪畫獎的連續舉辦,優質的選拔平臺能吸引並選擇更多有實力的種子選手。

作品標準:藝術家作品的增值空間是肯定要考慮的,我們更多考慮的是這個藝術家的創作面貌、工作態度。

作品價位:Hi小店80%作品的價位在2000元至30000元之間。關於藝術品的消費和投資,我們有這樣的一個判斷:一個消費者應該可以拿出他的月收入的10%作為日常消費來購買藝術品,這也基本成了小店的一個定價體系。我們目前提供的更多還是入門級的選擇,未來也會專門針對VIP客戶提供特選服務。

口述:鞏劍(Hi小店負責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