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藝術與古董博覽會的成功只有一個理由──不是位置,不是宣傳,不是誰來出席了,也不是什麼高素質的遊客或有錢的贊助方,它的成功很簡單,就因為世界上最好的畫廊和古董商將世界上最好的藝術品帶到了這裡。”來自紐約的金融家吉姆赫奇斯(JimHedges)專門向藝術家、畫廊和收藏家提供投資資金,他這樣評價TEFAF,將馬斯特裏赫特看成藝術品投資者的必到之地。
除了對高品質持之不懈的追求外,一套完整而嚴格的鑒定機制,也是促使TEFAF確立其古董藝術博覽會地位的原因。“每一張繪畫、每一件藝術品都由一個專業的獨立的鑒定委員會鑒定審核,從而確保展品的高品質。”歐洲藝術基金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本傑森(BenJanssens)説。隨著展覽內容和規模的不斷擴大,專家團隊也逐漸壯大,到2010年已經有168名屬於26個團隊的國際專家組成的審核委員會對參展作品的品質、真實性、起源等問題進行審核,任何不符合規定的展品都要搬離展覽現場封存起來。
從旁觀到參與
有兩層展廳的TEFAF衣香鬢影,擠滿了穿著時尚而舉止優雅之士。留心觀察,會發現參觀者往往是以家庭為單位,每每看到感興趣的展品,他們掏出紙筆,記下相關資訊。很多家庭每年會有一定的預算,有時不同代際的人因為品位和偏好不同,間或會有小爭論。購買藝術品已經是西方中上階級的一種生活習慣。在此背景下,TEFAF顯然更多是西方人的世界,展品也以西方藝術佔據絕對主流。
目前TEFAF的參展商中有二十幾家經營中國古董,來自荷蘭本地的Vanderven就是其中一家。工作人員妮可説,他們從上世紀60年代起就開始收藏中國古董,她指著一尊白色的清代佛像説,這是他們最貴的展品之一。TEFAF的很多展品都嚴格地註明它的被收藏記錄,這尊佛像也不例外。“我們之前帶它到香港參展,沒想到還找到了製造這尊佛像的工匠的後人。”妮可説。
來自布魯塞爾的吉賽爾女士(Gisele Croes)是西方收藏界的一位傳奇性人物。上世紀60年代初她曾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工作,從此與中國文化結緣,現在已是頂尖的中國文物收藏家和經營者。被稱為“青銅女王”的吉賽爾這一次帶來了一批中國古青銅器精品參展,其中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鼎,重約15公斤,紋飾繁複精細,銹色勻凈瑩潤,是展場內最有分量的一件器物。這座鑄造于西元前771至前475年東周朝代的青銅“升鼎”標價300萬美元,到目前為止僅有三座這樣的青銅鼎被世人發現。
在吉賽爾的展廳內,一個中國人正仔細端詳著出自商代的一個鼎,聽到15萬歐元要價,他有些猶豫不決。“我覺得價錢有些偏高,但最重要的是,這裡的東西肯定都是真的,國內假的太多了,不敢買。”這位從德國趕來的先生告訴本刊。問起他買這個鼎的目的,他脫口而出:“這個送禮比較好!”
“目前TEFAF還沒有中國的參展商。”本傑森説,“很希望有中國高品質的古董店和畫廊來參與。不過TEFAF對參展商的要求高,百分之九十是頂級的。中國同行的參與要符合我們的標準。”要成為TEFAF的參展商,要有專業同行的推薦,還要經過實地考察。傑森在去年參觀了北京和上海的一些畫廊和古董店,他説:“中國的古董商也在學習,要建立誠信標準,樹立誠信形象,這需要時間的積累。”
先於中國展商到達TEFAF的,是那些興趣盎然的中國私人收藏家們。2011年,TEFAF迎來了第一批有組織的中國收藏家,今年,由國內不同媒體或機構組織的一百多位中國藏家更是“浩浩蕩蕩”。為此,TEFAF還專為中國收藏家舉辦了一場“中國之夜”酒會,“China”在這一屆TEFAF上也成了一個熱門詞語。
如果説在以往的TEFAF展會上,中國人更多的是在扮演旁觀者角色,那麼在2012年,他們則成為令人矚目的參與者。“中國當然是大家的希望所在。”本傑森告訴本刊,中國買家是在最近幾年突然出現的,傑森將那些新近涌入收藏界的中國收藏者形容為“視覺性或者市場性”藏家。“他們可能看了一幅畫感覺舒服,就買了,或者更看重畫作作者的名氣以及所謂的升值潛力;相反,傳統藏家一般都是研究型的藏家,他們買東西也會更看重這件東西背後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據TEFAF中國代表處代表徐曉玲透露,這次中國藏家在TEFAF的成交量,據不完全統計有1000萬美元。
實際上,除了琳瑯滿目的展品,這次展會另一個比較引人注目的焦點,則是歐洲藝術基金會在3月16日披露的最新資訊: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藝術品和古董市場。這一藝術品市場的歷史性拐點資訊是在TEFAF發佈的《2011年國際藝術市場:藝術品交易25年之觀察》中披露的。這份報告是受歐洲藝術基金會委託,由專業從事藝術和裝飾藝術市場研究的文化經濟學家、藝術經濟學的創始人克萊爾安德魯博士所撰寫。這份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藝術品市場所佔的份額由2010年的23%上升到去年的30%,取代了多年的冠軍美國;而美國則以29%的份額列全球第二;2010年即被中國超越的英國以22%的份額保持季軍地位;而第四名法國所佔的份額遠遠落後,僅為6%。
克萊爾安德魯在報告中強調,中國的發展“也許是近50年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變化之一”。中國市場的強勁上揚加上藝術品特別是現、當代藝術品領域銷售的上升,使全球藝術品與古董市場出現了持續的升溫,2011年全年成交額上升7%,達到461億歐元,相對於2009年經濟危機時上升了63%,雖然仍沒有達到2007年衰退前的最高點481億歐元,但這些數據表明在過去的兩年中,藝術品市場已經獲得了有效恢復。“除了規模上的快速擴大外,最近10年見證了藝術品市場銷售在地域分佈上的重大變化。”安德魯認為,“下一個10年將是新興市場國家對全球經濟發展貢獻大於發達國家的第一個階段。”中國的藝術品和古董拍賣市場是全世界最具上升動力的市場,2010年激增177%,2011年又繼續上升了64%。
對於中國這個高速發展的市場,傑森的看法是:“我不認為中國藝術品市場會遇到太多問題,在發展過程中,法國、俄羅斯和日本市場都遇到過一些問題。很多中國收藏家告訴我,相對於股票和房産,他們更願意投資藝術品。如果西方人認為中國人財大氣粗,他們也錯了,我接觸的中國買家還是比較慎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