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藝術管理要考慮媒體因素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30 10:50:53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文/林潔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要創作生産更多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優秀作品,是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標誌。要推動文化産業跨越式發展,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支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藝術管理工作正是為了適應文化創作發展應運而生的,它是藝術與産業的結合,是藝術與市場經濟的結合,是藝術邁向市場、契合市場的重要環節。研究藝術管理的特性,對於提升文藝創作水準、繁榮文藝事業、推進文化産業發展影響深遠。

藝術作品不同於一般産品,一般産品其比較確定的品質標準,這些標準也是人們實行品質管理的基本依據。然而,同一級別的演員、畫家、藝術家,他們的表演和作品的水準高低往往是見仁見智,很難有確定的評價標準:究竟是齊白石的畫作水準高,還是劉海粟的水準高?是李谷一的歌唱得更好,還是宋祖英更好?大概誰也拿不出確定的評價標準。這就需要我們去研究,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一部分人喜歡李谷一,而另一部分人喜歡宋祖英,並且把對這些因素的研究結果帶到藝術管理中來,使我們的藝術管理能夠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在上述影響藝術作品評價標準的不確定的諸因素中,其中一個因素至關重要,就是藝術審美選擇的情感因素——人們接受某個明星或某個藝術家的作品,是一種內心的喜歡,是一種情感上的認同,主要起作用的就是情感因素。這就給藝術管理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就是如何塑造藝術家的形象?如何拉近明星與觀眾的距離?如何讓藝術家走進觀眾的心靈?這是一般産品管理中很少遇到的問題,但是卻是藝術管理中需要特別重視的課題。

藝術作品有意識形態屬性,帶有民族性,這是藝術作品不同於一般産品的又一個重要特徵。藝術是反映社會生活的,社會生活領域的意識形態特點往往會介入到藝術作品中來。同時人們有不同的民族禁忌、不同的宗教信仰,這些都會對藝術作品産生無法回避的影響。此前有一個英國作家創作了一部小説,但由於這部小説帶有貶損伊斯蘭教的內容,引起了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抗議,一些伊斯蘭教組織甚至對該作家發出追殺令。可見,如果創作了一部為某個國家或地區現有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所不容的作品,那麼這樣的藝術創作不但不能産生應有的效益,甚至還會給整個社會帶來惡劣的影響。因此,在藝術管理中,必須要重視這些因素,同時盡可能利用這些因素,增強作品的群眾基礎和社會接受度。

同時,現代藝術管理必須重視藝術消費者的參與性和藝術創作過程的互動性。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參與意識越來越強,在藝術欣賞和消費中,人們不再滿足於被動地接受現成的作品,而是希望能夠參與到整個作品的創作過程中來。這就使得藝術作品的生産、創作和作品的呈現、銷售出現了時空上的交叉和重疊。生産和銷售過程不再是兩個進度,而往往變成了同一的過程。藝術作品的欣賞者、消費者同時也成了作品的創作者。諸如超女的誕生過程,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例證。超女産生的過程,也是粉絲群産生的過程。觀眾欣賞了比賽同時也參與了明星的生産和創造。現在許多晚會,都採取觀眾參與的形式,也是緣于這個道理。這就需要藝術管理工作要營造出適合受眾參與整個藝術創作過程的設計,最大限度地吸收觀眾的參與熱情,以促使藝術管理效益的提高。

此外,現代藝術管理必須重視藝術與傳媒之間的互滲性。現代社會傳媒高度發達,傳媒已經成為引導民眾心理、影響民眾情緒、左右整個社會輿論的主導力量,現代社會藝術與傳媒已經互相滲透,不可分割。因此,能不能處理好和媒體的關係,用好媒體的正面效應,防止和克服媒體的負面效應,是做好藝術管理的關鍵。首先,傳媒影響著觀眾的藝術需求。人們的需求不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的。尤其是在傳媒的影響下,一個生活水準已達小康標準的民眾,他對於藝術的需求往往就具有很大的可變性。比如正是因為白先勇先生的竭力宣傳,崑曲《牡丹亭》才激發了人們的欣賞興趣。其次,現代傳媒引導著觀眾的注意力。現代人們獲取的絕大部分資訊是通過媒體間接獲得,藝術管理必須充分利用現代傳媒的這一特點。通過傳媒發佈藝術展演的資訊,通過傳媒宣傳自己的作品和明星,通過傳媒擴大自己作品的影響,使傳媒成為藝術作品與觀眾之間資訊溝通的紐帶和橋梁。再次,現代傳媒可以成為藝術核心産品的延伸。作為藝術作品,有它的核心部分,也有它的延伸部分。藝術作品的核心部分就是作品本身,而它的延伸部分就包括了該作品的展演形式。一個作品的核心部分加上延伸部分,才是該作品的全部。央視每年的春晚,之所以産生那麼大的影響,就是因為它借助了媒體的力量。因此,在進行藝術管理時,必須把媒體的因素考慮進去,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媒體,實現藝術産品效益的最大化。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