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2011中國藝術品市場:攜“億元”以運“資本”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15 11:07:4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論壇現場

2011年12月14日,攜"億元"以運"資本"——第二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在北京珀麗酒店隆重開幕。本次高峰論壇是由99藝術網發起、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為學術支援單位。論壇開幕式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總監趙力主持,原文化部網路資訊中心副主任張新建、中拍協藝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幼錚、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趙榆等相關文化部門領導到會併發表致辭。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國強、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趙旭、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尚勇、藝術北京執行董事董夢陽、99藝術網董事長兼CEO楊凱等眾多藝術行業專家參與了本次論壇,對當下中國藝術品市場現狀以及藝術資本市場的格局展開個多方面的討論。

文化部網路資訊中心副主任張新建致詞

雖然2011年的中國藝術品市場整體向好,但國內外經濟環境也給中國藝術品投資與收藏帶來了很多不確定因素,此外由於行業宏觀政策和評估鑒定尚未健全對廣大群眾的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積極性有一定影響,國內藝術品市場也逐漸從去年的"億元時代"轉向"資本時代",並且衍生出中國藝術品金融化等一系列問題。在這樣機遇與矛盾共存的大環境下,攜"億元"以運"資本"——第二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為中國藝術品市場搭建了一個專業的、高端的交流平臺,從多方出發並找到問題的對策,希望中國藝術品市場在今後的發展道路上能夠盡可能的健康發展。

中拍協藝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幼錚致詞

作為高峰論壇主辦方代表的99藝術網董事長兼CEO楊凱先生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中國藝術品市場所取得的喜人的局面不僅得益於政府政策上的支援,同時也是各界藝術工作者、媒體工作者、藝術市場的推廣者、理論研究和學術批評者三十多年來共同努力的結果。中國藝術品市場在資本時代下正面臨市場新機遇和歷史新機遇,以及資本時代藝術品金融化和金融藝術化的趨勢,第二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尋找資本時代下的藝術品市場和收藏的新的方向。

論壇發起人、99藝術網董事長楊凱致詞

宏觀政策與市場經驗是"機遇孵化器"——市場機遇與歷史機遇

九十年代初正值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經濟文化開始逐步的走向市場,雖然海外對於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關注只是停留于一般水準,但是對於國內藝術市場卻有著一個很重要的需求在萌動。同時,這一時期有很多藝術家、收藏家也需要有一個正規市場進行藝術品交換。中國藝術品拍賣業最大的誕生的那個機遇就恰逢是在九十年代初,既有國家宏觀政策的支援,也有藝術市場的自身經驗的積累和逐漸成熟,因此我們的藝術品市場正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新機遇。而為什麼近二十年拍賣行業在藝術品市場裏繁榮,而畫廊卻被擠壓?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尚勇認為,是因為藝術市場的機遇被拍賣機構"踩上了",於是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畫廊的發展空間。而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也遇到了瓶頸,在經濟危機的大形勢下,中國的經濟將會依託什麼而繼續向前發展?他認為主要需依託文化的大發展,因此從事文化行業的所有人,包括畫廊、拍賣企業,都遇上了一個巨大的歷史機會,抓住這個機會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金融時代藝術資本的焦慮——整合:藝術金融化與金融藝術化

隨著我國藝術市場的迅猛發展,這幾年金融機構在藝術品行業快速擴張,尤其是今年各路文交所異軍突起,但是國務院一紙38號文,卻把全國一半以上的文交所逼近了死衚同。於是,關於藝術品金融化、證券化以及第三方評估機構的缺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因此第二屆高峰論壇提出的"整合:藝術金融化與金融藝術化"的單元議題顯得尤為重要。國投信託有限公司董事長呂益民在發言中表示:"藝術品的金融化、金融藝術化就是一個跨界的東西,我們要為我們高端的客戶或者為我們的投資者尋找到更好的、更合適的投資的機會。所以我們完全是站在投資的角度去看藝術品市場,客觀地講,國外藝術市場走過的路就應該是我們這些發展中國家應該借鑒的"。而世邦資本有限公司創始人何亦農則從金融學角度闡釋:金融需要創新,沒有創新就是死路一條,進入藝術品行業就是其中的一種創新做法。金融機構的錢大部分是來源於投資者,投資者往往有兩個訴求:一是保本的訴求。我們在逐利的前提下首先是保本,這樣我們在選擇投資藝術品的時候就會非常清晰,這樣一來你必須得明確選擇什麼樣的藝術品來投資,二是,用報表説話。也許有人會覺得金融介入藝術就是一種投機行為,但是何亦農更願意稱其一種金融行為,她認為金融進入到藝術品行業後,首先是從金融的角度來考慮的,要符合金融的價值規律、運作規律,其次才是依據藝術品這個載體的特點以及特殊性來進行把握。

未來市場大環境考驗藝術資本生産力——方向:産品投資與産業投資

本屆高峰論壇第三單元圍繞著"方向:産品投資與産業投資"展開討論,來自台灣羲之堂的總經理陳筱君女士認為藝術品投資熱的原因是藝術市場的一種定律,財富到了一定的時間點會進行重新分配,從而會導致藝術品很可能重新易主。她認為未來大家應該更關注如何讓藝術品行業發展進入到一個比較穩定,且法規的設計上面更注重保護所謂的投資人的時期。藝術北京執行董事董夢陽在發言中談到,現在是一個什麼都追求速度的時代,投資也是一樣,藝術品相對來説投資回報週期比較短,而資本更願意掙快錢,所以資本對藝術産業投資的缺失看來是很正常的。但是未來藝術品市場會有一個冷靜的回落期,這個時候大家會就想到藝術品産業以及藝術品製造的問題。當下是一個全民收藏的時代,藝術品市場在其獨特的領域裏依舊延續著整體向好的發展趨勢,並且在一些新的領域還在發掘新的價值洼地。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