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在藝術界的功績令人讚嘆的收藏家張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21 10:37:51 | 文章來源: 藝訊中國

文/歐美琳

張明與許漢威《哮喘氣體》

2009年春,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的首席執行官查爾斯·薩瑪瑞茲·史密斯(Charles Saumarez Smith)遇到了一個難題。距離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大展開幕僅余半年,全球金融危機的侵襲卻使企業難尋贊助。

“回想起來真是怪事,”薩瑪瑞茲·史密斯稱,“6個月前,我們發現預算顯然嚴重不足。”就在那時,有人介紹他與張明(Richard Chang)相識。張明時年37歲,默默地收藏國際當代藝術作品已逾十年,對卡普爾的作品尤為青睞。他得知皇家藝術學院面臨的困難,便當即寫下一張支票。因為卡普爾的展覽自然是異常成功,而展覽開幕“他就這樣進入了我們的圈子,”薩瑪瑞茲·史密斯稱。“我們當時在尋找一位天使幫我們實現那個展覽,那天使就是張明。”

如果位列榜首的英國藝術機構都將你譽為天使,保持謙和可就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謙和正是我去年在北京初次見到張明時的感受。他身材高大,像個大男孩,髮型隨意,穿著樸素,藍色的棉襖配上棉鞋,有如舊時鄉紳的標準行頭,而不是人們想像的紐約投資基金負責人、與全球藝術圈的重量級選手過從甚密的大人物“君臨天下”的架勢。而我也很快便得知,藝術圈唯一真正吸引張明的便是藝術本身。

無論張明本人如何輕描淡寫,他在藝術界的功績是令人讚嘆的:他是紐約PS1當代藝術中心和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董事會成員,也是倫敦泰特亞太地區藝術進購委員會(Asia Pacific Acquisitions Committee)成員。還擁有他成立於2008年的私人基金會“多姆斯收藏(Domus Collection)”,作為安置他的700余件藝術藏品的所在。

張明能收得這些珍寶與他擔任其家族對衝基金Tira Holdings負責人工作一事有關,該基金在中國股票與房地産領域有大量投資。由於生意的原因,他將自己的時間在北京與紐約之間平等分配,而2010年5月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幕的“多姆斯收藏”首展“往返:北京-紐約現在”的標題仿佛首先便指的是他的往返奔波。然而展覽遠不止限于他職業生活的兩地經驗:對張明來説,當代文化最具動態,超越一切邊界,他為新一代中國藝術家們的國際角色感到興奮,用他的話來説,這些藝術家們“在某種‘中國性’的基礎上繼續前進”,這種“中國性”與中國第一波當代藝術家的實踐緊密相關,他們在20世紀90年代聲譽鵲起。

“我從沒管過‘中國當代藝術展’這回事,”他説。“那是如此狹隘和老套的提法。對我而言重要的是我收藏的這些藝術家都是當代藝術家,而對我來説在當代藝術家之間有著遍及世界的自然對話。當然今天藝術家可以是非洲藝術家,中國藝術家,全都可以。他們自然會帶來自身本土的視角。但對我而言,重要的是他們是當代的。”

所以在“往返”中,他選擇了9位他認為能代表更廣闊的世界的年輕藝術家參展:紐約的巴納比·弗納斯(Barnaby Furnas)、馬修·戴·傑克遜Matthew Day Jackson)、許漢威(Terence Koh)和萊恩·麥克金利(Ryan McGinley),以及中國的曹斐、李松松、李暉、劉韡和楊福東。他選擇北京為展覽地,是因為他相信在北京會産生最佳效應。“你看紐約或是倫敦,”他説,“有好多博物館展覽,好多畫廊。但在北京並不是這樣。我想‘我有很大一份收藏。為何不在這裡展示一下呢?’”

在開幕式上,攝影師要為張明拍攝肖像,而張明首先想到的是突出藝術作品。其中一幅照片突出了強化許漢威《哮喘氣體(Asthma Air)》(2007)的鏡子,另一幅則將他塑造成傑克遜骷髏雕塑《旅伴(Fellow Traveler)》(2010)的對話者。

儘管張明熱愛藝術——或許正是因為他熱愛藝術——他從不將藝術作品帶到家中。“我對藝術非常認真,不會將它們用作裝飾品,”他解釋道。“就像專業的音樂家受不了背景音樂,因為這是對音樂的不敬。有多少人能在自己的家中策劃定期展覽?所以在過去的幾年裏我把藝術作品從家中的墻上取下來,如今的想法是讓這些作品被人欣賞,對不對?所以將它們放在一個永久的空間中才是王道。”

擁有這樣一個場館的想法在尤倫斯展覽期間萌生,而當時張明對選址還沒有明確概念。而我們在2011香港國際藝術展再度見面時,他對我説已決定在5年內在北京成立一傢俬人博物館。

這將改變中國的遊戲規則。目前中國尚無重要國際當代藝術的收藏展館,無論是公共的還是私人的皆是如此。在西方,此類專業私人博物館也鮮見成功案例。這家新博物館的藏品將具有突出的國際性,其中包括在廣泛的地區工作的藝術家,從紐約到東京,貝魯特到北京,上海到倫敦。這種全球性的覆蓋反映了張明的收藏風格:他對在旅途中見到的藝術作品隨時出手,採納他所尊敬的策展人們的意見——關於在那些“未經探測的地帶”(如中東)該去尋找什麼,並以同樣的興致描述95歲高齡的黎巴嫩雕塑家薩洛娃·勞烏達·仇卡(Saloua Raouda Choucair)的新作和談論中國年輕藝術家曹斐的影像新作。這也反映出張明的一些內在特質。他在中國和紐約都感到如魚得水,已厭倦被問及自己感覺更像美國人還是中國人。對他來説重要的是成為世界共同體中的一員,他相信世界共同體的存在是當代生活的本質特徵。

張明的一部分重要藏品已經貯存在北京的倉庫。最近我去探訪了這個倉庫,看到卡普爾的大型雕塑和達明·赫斯特(Damien Hirst)“蝴蝶(Butterfly)”系列中的一件,還有張曉剛的代表性作品,以及顯示出張明對年輕藝術家如麥克金利和萊恩·甘德(Ryan Gander)等情有獨鍾的作品。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的《黑色動域(Black Activity Sphere)》(2009)自天頂垂下。張明最近收得的藏品是宮島達男(Tatsuo Miyajima)的大型LED作品《幻滅(Mega Death)》(1999),這件作品曾在1999年威尼斯雙年展上首度亮相,目前還在運來的途中。在等待自己的空間開放期間,張明將收藏的作品向全國各地的公共展覽出借。比如其中劉小東的巨幅多聯畫作《青藏鐵路》(2007)在2008年曾在廣州三年展展出。

該博物館項目是張明的慈善事業的自然延伸。其家族是卡特裏娜颶風侵襲、2004年東南亞海嘯和2008年四川地震期間紅十字會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重要贊助者,還為災難的受害者及其家庭創立了獎學基金,贊助“美國獎學金(Scholarship America)”與中國的圖書館建設,以及紐約的公共學校項目。張明極力指出其中大多數重要工作是由其夫人Tina Lee完成的,她是台灣著名商業家族的成員。

張明的根也在台灣,20世紀40年代其父隨家人來到台灣。父親大學畢業後移民美國,張明本人生於紐約。初次造訪中國大陸是在1986年十幾歲時,遊歷台灣則是在1994年自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畢業後。

他全身心地投入事業之中,社交生活便全是關於藝術,更確切地説,是創作藝術的人們。“我的收藏百分之百在當代領域的原因,是如此我便可以與藝術家們在一起,”張明解釋道。“這對我來説是做收藏最大的收穫。”在他談論劉小東時,可以明顯感覺到他對創作行為本身的迷戀。他“的創作可謂身體力行,”張明稱。“很多畫家總是宅在工作室裏,開著空調和音樂,抽著雪茄。他卻在外面,在沙塵暴和烈日下全力創作。他曾經在這屋頂上作畫,太陽曬得他滿臉水皰。他在這些大幅畫布上創作,所以有時候就像行為藝術。他在地上畫。很狂野,很棒。畫畫是他的生命。”

對他感到被誤解的藝術家們,張明會進行熱情而微妙的辯護,比如對達明·赫斯特。他感到難受的是很多人從未看到過赫斯特更重要的作品,比如他用蒼蠅和蝴蝶進行的繪畫,而只以他那些版數過多的版畫和不那麼重要的作品來評論他。還有些人批評曹斐的全部作品都是關於一個小圈子化的電腦虛擬世界,張明稱他們沒有意識到曹斐在過去的10年間都一直在探索一個主題:尋找跨越國籍、年齡和空間障礙的人類關係。

張明將藝術家的利益記在心中,這使他不在二級市場交易。“我是畫廊的超級支援者,”張明稱。“好的畫廊是藝術家生命所需的血液。如果你在畫廊而不是拍賣行買作品,錢就能被藝術家們得到,這樣就能繼續保持創作。”他也是藝博會的超級支援者。他是香港國際藝術展的顧問團成員,也像今年5月他在香港風趣地自稱的那樣,是一位殷勤的“買家”。今年8月他乘飛機去支援台北藝博會,為在那裏感受到的輕鬆氣氛頗感興味盎然。他的工作日程不時地被這樣的活動打斷:接下來的12個月中他將參加Frieze藝博會、巴塞爾邁阿密藝博會、迪拜藝博會、香港國際藝術展、台北藝博會和巴塞爾藝博會。

張明期待著今後在這個領域見到更多中國的藏家,他相信其中有些藏家將成為重要的公共贊助人。“我常説慈善是終極的奢侈品。中國只是需要時間接受這一點。常常是當你感到自己的財富已令你很舒適,便會開始做些不一樣的事。你不再那麼在意背後的商標或是開什麼車。你開始在不一樣的東西上集中精神。”而對張明來説,這“不一樣的東西”永遠是藝術。(編譯:申舶良)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