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中國買家成為藝術品市場主動力 實力不容小覷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28 09:29:55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香港佳士得2011年春拍現場

佳士得拍賣行日前公佈2011年上半年全球藝術品成交業績,其中亞洲市場業績增速最為迅猛,超過其他市場總和。對此,佳士得亞洲區總裁高逸龍7月22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買家的實力不容小覷。作為一支逐漸成熟的市場力量,中國買家正在成為領銜亞洲市場的主要動力。

據佳士得統計,2011年上半年,亞洲市場成交總額共計4.825億美元,同比增長60%。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台灣及香港地區上半年的新客戶佔全球新客戶總數的13%,較去年同期上升20%。

高逸龍認為,導致亞洲市場迅速成長的主因是中國買家的熱情投入,“通過和他們接觸,我感覺中國買家偏好購藏那些蘊含本土歷史、文化的藝術品”。

他説,眼下的金融環境讓這些手握鉅資的買家,覺得藝術品投資是“一個看起來比較安全的資産管理方式”,這促使他們在藝術品市場表現異常活躍。

2010年1月,高逸龍由佳士得法國及歐洲區主席及全球珠寶部董事,轉任亞洲區總裁。短短一年間,他見證了“中國面孔”在全球藝術品市場的驚艷亮相。香港、紐約、日內瓦、倫敦……各種國際性拍賣會上,中國買家對於瓷器、書畫近乎“瘋狂”的競逐給業界留下深刻印象。

“我看到另一個趨勢,就是中國買家開始關注當代藝術品。”高逸龍説,從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的情形來看,不少中國買家在追捧亞洲當代藝術品之餘,也參與競購歐美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這就像剛剛燒開的水,還不是很劇烈,但你可以感覺到慢慢沸騰的過程。”

今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上,4.825億美元的業績再次刷新佳士得在亞洲單季最高成交總額。

高逸龍認為,香港作為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崛起主要在最近10年,從一個主要針對珠寶、書畫進行小型交易的市場,發展成如今門類齊全、交易規範的全球藝術品拍賣中心。“對佳士得而言,香港已然建立的穩固體系是我們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強大依託。”

今年上半年,獲佳士得商標授權的北京永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以1.8億元人民幣的業績,創下其成立六年來單季成交總額的新紀錄。

“中國拍賣行的成長對藝術品市場發展有很大幫助,因為整套拍賣系統的運作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大家認知和了解。”高逸龍説,他們將新的買家不斷帶入市場,“隨著在中國內地舉辦的拍賣活動越來越多、越來越正規,我們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步伐會越來越快”。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