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從保利看紐約到佳士得“試水”北京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5-24 16:16:54 | 文章來源: 精日傳媒

隨著北京和香港的一系列拍賣取得成功,中國拍賣市場的發展也在不斷完善。當國際拍賣行正醞釀如何迎合中國收藏家之時,充滿自信的中國拍賣正將眼光投向更遠的西方。去年,隨著中國藝術市場的回暖,我們看到了本土拍賣行如中國嘉德和北京保利的銷售收入剎時躋身於全球領先的行列。在過去兩年裏,嘉德和保利的銷售從2008年春拍的2.84億美元躍升為去年秋拍的12.1億美元,漲幅高達500%。嘉德和保利也因此真正成為了全球拍賣先鋒蘇富比和佳士得的潛在對手。

中國拍賣行努力從當代藝術領域裏獲取品質最好的作品並不斷密切和國內收藏家的往來,從某種意義上説,這種努力造就了中國拍賣行的強勢增長和中國藝術市場的巨變。儘管嘉德和保利在2009年中國當代藝術秋拍中僅佔有41%的市場份額,但一年後,這個數字躍升到了56%,這説明瞭兩個重量級的中國拍賣行正以激增的速度趕超競爭對手。去年,中國有三個拍賣行躋身於世界拍賣行的前五名,僅次於在全球市場份額中各佔26%的佳士得和蘇富比。保利以6.77億美元的收入位居第三,中國嘉德以4.98億美元位於第四,而藝術品和古董銷售收入達2.56億美元的北京藝術拍賣位居第五。

鋻於中國拍賣行的迅速崛起,也無怪乎它們正積極尋求海外市場的拓展。在福布斯最近的一次採訪中,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達表示,該公司正醞釀著在紐約設立一個辦公點,以吸引海外客戶群。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客座教授及多個國際藝術和設計組織的成員羅啟妍認為,中國拍賣行在海外的擴張是中國藝術更加全球化的一部分。羅啟妍談到,中國買家正尋求購回最初和當今被西方收藏家擁有的歷史藝術品和其他藏品。與此同時,西方投資者正尋求收藏更多的中國當代和現在藝術品,以擴大新作品的市場。

在中國當代藝術領域裏,中國拍賣行海外擴張的想法引發了一些有趣的問題。在精日傳媒最近報道的一篇ArtTactic調查分析中,有觀察家指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正受兩種不同的購買習慣所驅動,即中國收藏家和非中國收藏家。“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目前由兩個平行的,但偶爾重疊的市場組成:一個滿足國內需求,另一個則是滿足佔主導地位的國際藝術市場。在增長方面,國內市場具有優勢。” 西方收藏家通過蘇富比和佳士得來購買這些拍賣行所“鍾愛”的華人藝術家的作品,如張洹、蔡國強和徐冰,而國內拍賣行則更多地是推崇它們所“青睞的藝術家”,如郭潤文、楊飛雲和石衝。保利是否會試圖將其“青睞的藝術家”推廣到紐約?還是安全地推崇既受西方歡迎又受中國收藏家青睞的藝術家,如劉野、岳敏君、張曉剛和劉小東?

如同保利將目光投向西方,蘇富比和佳士得也不斷尋求在東方的增長。本月末,佳士得將以其在中國的品牌特許“Forever”的名義在北京柏悅酒店舉行“二十世紀和中國當代藝術”拍賣。該拍賣將出售尤倫斯收藏的8件中國當代藝術作品。雖然,相比于上月在香港售出的100多件銷售總額達5490萬美元的尤倫斯收藏,這8件作品顯得微乎其微,但“Forever”拍賣至少隱含了兩層意思:其一,儘管蘇富比和佳士得被禁止在中國直接運營,但這兩個拍賣先鋒正想方設法尋求在中國市場立足;其二,中國大陸的拍賣行正不斷努力從高端收藏和知名藝術家那裏獲取更優質的作品。在像保利這樣的中國本土競爭者蒸蒸日上之時,像“Forever”這樣的特許拍賣將會給中國大陸市場帶來何等影響還有待觀察。

編譯/陳蓓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