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希出席在現場。
CIGE第一夜:這是一場名人騷或是藝術博覽會?
一直以來,北京兩個藝術博覽會從沒有像去年那樣參展畫廊數量呈現如此差距,但也可以説,從去年開始,兩個藝術博覽會正式開始走向不同調性。CIGE走的一向時髦,逛場藝博會像看名人騷。“想要零距離欣賞陳冠西希&沒頂公司獨特的藝術企劃嗎?是今年CIGE對外宣傳的一大亮點,你沒有走錯,這不是什麼産品發表會,是藝術博覽會。CIGE不僅跨界邀請到娛樂界明星,還是會讓嗜血媒體瘋狂的陳冠希,”娛樂圈明星也能成為藝術家”成了CIGE開幕前的一大問號。
業界質疑CIGE貪圖陳冠希之“名人效應”
Crossover(跨界合作)這股風潮近幾年也吹進中國,最初搞出跨界效應的話題點在於“反差”,大牌例如山本耀司連手Adidas創造出Y-3,高高在上的時尚訂制服,透過與大眾品牌的合作,取得更廣更深遠的市場影響力。舉一個更接近藝術圈的例子:路易-威登與村上隆,他們的合作從此墊下村上隆在藝術圈呼風喚雨的基礎,一合作皆雙贏。從CIGE的例子來看,沒頂公司與陳冠希的例子無法説成功,敏感一點的人一看到“路易-威登”與“村上隆”兩個關鍵詞,都能夠聯想出它們的跨界所能影響到的潛在消費者及市場範圍;瑞典服飾品牌H&M曾經找來非設計本科的樂壇天后瑪丹娜設計演譯旗下款式而造成全球大搶購,但這只適用在時尚界,製造話題向來是最有效的時尚武器。而沒頂公司與陳冠希的合作,有業界畫廊主對此表示:是CIGE貪圖陳冠希之“名人效應”吧?
藝術圈對“跨界”不領情 藝術家大喊:“這什麼世道”
而藝術圈卻對這一次的“跨界”相當不領情。尤其是藝術家們,幾十年累積的功力卻換不來一位娛樂明星的驚鴻一撇。更有現場媒體戲稱,這會不會是陳冠希有策略的一次”漂白計劃”?今晚,星光熠熠,魯豫、李亞鵬、林依倫等大明星都到了CIGE,媒體跟著他們滿場跑,不停的採訪,一旁被閃光燈刺痛眼的藝術家喊著:“這什麼世道啊”?
這就是中國現在的“世道”,連當代藝術還未全面普及的狀況下,歐美國家尚且對待“跨界”還處在小心翼翼的前提下,中國藝術圈的“跨界”來的太急太快,囫圃吞棗的後果便是兩個品牌名聲受損。已經降到不能再谷底的陳冠希無所謂,倒是與“沒頂公司”的《光天化日》Eye See You as I See You一展,作品主題取為“Made In EDC”,將沒頂公司與陳冠希的名字暗合其中,(試問沒頂公司以後找人合作都將採取Made In xxx?),徐震説:“我們知道的陳冠希是一個娛樂明星,但他其實呈現出了他的綜合性。而他在聚光燈下的生活,怎麼去抵抗,怎麼去生存,都將成為此次合作作品的表達內容之一”。展覽英文名也道出“當你在看我的時候,我也在看著你”。暗示艷照門發生時坐在電腦面前觀眾的道德底線。現場墻上挂著幾件沒頂公司標誌的毛毛裝飾品,以及幾件陳冠希設計賣價七百人民幣的白色T恤衫。同樣是娛樂圈下的一個代碼,同樣是探討媒體形象,蔣志《哭泣的阿嬌》細膩精準,誰手法高強,立見高下;這樣看下來反倒是陳冠希受委屈了。
藏家表態:藝博會展場作品不高端 好作品都在畫廊庫房裏
CIGE今年參展畫廊幾乎可稱為“全一色”的國內畫廊,規模從去年就縮小一半到今年,照樣劃分為主畫廊區、Mapping Asia亞洲年輕藝術家個展區,預展當晚少見外國參觀者的身影,清一色的中國藝術圈熟面孔;許多畫廊業者表示,就當作是一場“藝術圈同學會”吧,現場一藏家也認同,他認為“藝博會場上的作品不能算高端,真正好的作品都在畫廊庫房裏”。由於參展畫廊本身幾乎都來自國內,參展作品部份不能説豐富,在為數不多的外籍畫廊中,日本畫廊Zeit Foto Salon相當引人注意,所攜荒木經惟攝影作品品質高,布展方式也獨樹一格。法國馬淩畫廊帶來的趙無極及畢加索作品吸引不少資深藏家前往;其餘多數畫廊的參展作品都讓人有種“不是上次及上上次才看過?”的感想。
畫廊主抱怨板墻太脆弱 擔心作品掉下來
銷售當然不是衡量藝術博覽會的唯一標準,但也是不可回避的話題之一。經詢問畫廊們銷售狀況,小尺寸作品最討好,而大畫廊的大名頭作品則遭遇銷售冷清的狀況。
場內也有不少畫廊抱怨板墻太脆弱,直到開幕前還擔心作品掉下來。媒體展位設置的太過偏僻,窄長的走道根本無法提供觀眾走進。今年CIGE參展名單上的大名頭畫廊也是焦點之一,某畫廊業者便曖昧的説:“博覽會條件開的很好,就當作是來交朋友”。這也反映了如果藝博會大開支票卻得不到效果,明年還有誰要來?
與往年不同的是,老是嚷嚷要走國際路線的CIGE今年迎向內地需求,訴求本地化及培養新藏家,但這次CIGE卻讓我們覺得“太急燥了”,急著跨界,急著招來大畫廊,表面豪華卻不耐看,這樣如何吸引來年的展商及藏家?(文/張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