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2010年秋拍成交額372億元背後藏隱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1-19 16:15:16 | 文章來源: 深圳商報

16件藝術品破億元大關

世家舊藏繼續流入市場

2010年堪稱是“中國藝術品億元年”,成交過億元拍品如雨後春筍般涌出,繼春拍4件作品過億後,秋拍一季先後有16件作品突破億元大關,並不斷刷新拍賣紀錄。一場重要專場如果沒有拍品衝億就好似缺了點什麼,而媒體更是攝像頭、麥克風紛紛上陣,只待一聲槌響新紀錄誕生。

統計顯示,這一季16件過億作品中中國書畫佔9件,瓷雜佔7件,拍賣總額為30多億元,佔總成交額的8.06%。其中,拔得頭籌的是在英國Bainbridges上拍頗具傳奇色彩的“清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餘’轉心瓶”,成交價為5.54億元,打破了黃庭堅《砥柱銘》4.368億元的紀錄,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裏創造了新的中國藝術品世界拍賣紀錄。

北宋“宋徽宗禦制清乾隆禦銘‘松石間意琴”以1.366億元成交,成為史上最貴的樂器。古代書畫精品則延續其高價主流的地位,房大年、文宗帝的《萬歲山圖稿本》(立軸)以3.35億元位居本季度第二;近現代書畫也不斷突破,今秋共有兩幅作品過億,徐悲鴻的《巴人汲水圖》以1.714億元的高價刷新了中國近現代書畫的拍賣紀錄,李可染的《長征》也以1.075億元的成交價創藝術家個人作品拍賣紀錄,並位居近現代書畫拍賣排行榜第二。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億元時代”何以不斷刷新?龔繼遂分析説,“究其原因,可以説前一年高價成交所形成的傳播影響和放大效應使沉寂多年的世家舊藏為前所未見的高價效應而心動,流入市場套現。”在2011年裏,他預測,將會持續有一些深藏多年的珍稀藝術品為高價所誘,繼續流入市場。

中國書畫與瓷器受青睞

油畫當代藝術明顯下滑

2010年秋拍,中國書畫一個板塊就支撐了總成交額的59.01%。並且在高價作品方面,中國書畫更是顯現出明顯的優勢,2010年秋中國藝術品拍賣前100名榜單中,中國書畫佔據了65席之多。

“這一現象凸顯了收藏界對回歸傳統價值的認同。”龔繼遂表示,古畫所蘊含的豐富的歷史人文資訊使華人收藏家對其情有獨鍾,這一文化特點將會繼續支援海外存留的少量高精尖古畫向內地及華裔收藏家流動。

瓷器雜項在這一季格外引人關注,高價拍品不斷誕生,總成交額達90.73億元,市場份額也由此擴大至24.38%。黃花梨傢具、古琴、香爐等特色專場不斷上演,為瓷雜市場的發展增添了活力。

在這一門類中,明清時期尤其是清乾隆時期禦制精品備受買家關注。據統計,2010年秋季29件高價瓷雜中,除了4件宋代高古器物外,其餘均為明清製品,而其中16件為清乾隆製品。專家分析,明清瓷器雜項,尤其是宮廷禦製品,不僅存世量和流通量相對較多,而且在製造工藝上更為繁複考究,未來也將是此板塊買家追捧的焦點。

受中國書畫及瓷雜的擠壓,油畫及當代藝術板塊的市場份額則明顯降低,比上季度下降了3.63%,僅為7.89%。不少拍賣公司在此品類的經營也稍嫌混亂,作品品質良莠不齊。

6位藝術家作品價格下滑

長三角靠書畫收復失地

藝術家作品每季度的成交額體現了藝術家個人作品在美術作品市場的份額和規模。在2010年秋季,雅昌藝術網監測的36名藝術家作品價格指數處於上升通道,古代書畫家陳繼儒和黃鉞的作品價格指數增幅明顯,近現代書畫家傅抱石、徐悲鴻、李可染、齊白石等作品價格指數呈大幅上漲趨勢,僅有潘天壽、石魯等6位藝術家作品價格指數呈下滑態勢。其中,傅抱石作品價格以176.95萬元/平方尺位居近現代名家首位,徐悲鴻的價格指數甚至比上季度提高了45%。

而當代書畫市場中,吳冠中、范曾、何家英、石齊等書畫作品市場走勢向好。本季度,吳冠中的書畫作品仍是搶手貨,其書畫價格指數仍位居榜首,為77.80萬元/平方尺,比上季度增長了42%。

調查報告還透露出一些各地區藝術品拍賣份額的變化。2010年秋,以北京為首的京津塘地區進一步鞏固了其亞洲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心的地位,單季成交額佔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61.1%。而經歷了幾年的低調與探索,長三角地區在2010年秋季迎來了285%的成交額增長,尤其憑藉西泠印社及朵雲軒等老字號文化招牌,在書畫板塊收復失地。相比之下,隨著內地拍賣行全球徵集力度的加強,這一季度,港澳臺和海外地區的市場份額呈下滑態勢。

“2010年空前的成交價格和成交總額把藝術市場帶到一個嶄新的機會與危機並存的境界。“龔繼遂表示,相對於市場的一枝獨秀,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學術建設和制度建設滯後,尤其值得警醒。展望2011年的趨勢,他認為,盲目流入藝術品市場的投機性資金會相應減少,但沉寂多年的世家舊藏由於獲利可觀仍會繼續流入市場,這使得2011年藝術品市場依然有精品可買,依然會延續2010年的珍精稀品高價成交趨勢。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