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藝術市場面臨分水嶺 中國式收藏呼喚價值時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09 17:44:50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芷蘭雅集2010年度峰會暨第二屆中國藝術品高峰論壇

一件件藝術品輕鬆過億成交,一個個全國的乃至世界的拍賣紀錄不斷被刷新……當今國內拍賣市場正以驚人的速度急速膨脹,引發各界關注。

在近日召開的“芷蘭雅集2010年度峰會暨第二屆中國藝術品高峰論壇”上,中國藝術品市場資深經紀人王定乾、年斥資10余億元進行藝術品收藏的新理益集團董事長劉益謙、北京榮寶拍賣公司總經理劉尚勇等普遍認為,國內流動性過剩導致的資金氾濫和通脹預期,加上股市和房市的持續低迷,導致大量資本涌入藝術品市場,將藝術品作為投資工具,這是推動國內藝術品價格不斷走高的主要因素,並促使藝術品價格進入資本干預的新時期。

劉尚勇

劉尚勇認為,中國藝術品定價大概分為三個時期:開始是行政干預時期,從解放初一直到文革前和文革當中,畫值不值錢由政府官員説了算,比如齊白石是農民畫家,出身好,畫就好;李苦禪是車工,畫也很好;傅抱石作為舊文人,筆墨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也是個好畫家。可以説,行政干預時代的好畫家都是思想進步的,如果歷史有問題、思想不進步,畫得再好也是糟粕,不能進入市場。改革開放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全部回歸市場,畫值不值錢由消費者説了算,消費者的喜好決定價格,這是消費干預時期。到了2009年,藝術品市場進入億元時代以後,市場格局又發生了新的變化,將來一段時間裏藝術品價格可能要進入“資本干預時期”,誰的畫應該值多少錢要由資本説了算。

“比如,當前比較紅火的宮廷藝術板塊、紅色經典板塊以及近現代大師板塊,都是在資本力量推動下逐漸形成的價值板塊。進入這些板塊就非常值錢,沒有進入板塊的恐怕要在很長時間內價值得不到體現。從定價權的三次轉移:行政干預——消費干預——資本干預可以大體看出市場正在發生的變化。”劉尚勇説。

分析人士認為,由於資本的干預,目前中國收藏界正面臨一個分水嶺,之前是傳統收藏家佔主導地位的江湖,如今正被以投資為目的的産業或金融資本大鱷所取代。

公開資訊顯示,上海新理益集團董事長劉益謙,自2009年春拍起,從4032萬餘元拍下中國油畫的最貴作品陳逸飛的《踱步》,到6171萬元買下宋徽宗《寫生珍禽圖》、5824萬元拍下宋人《瑞應圖》,再到2009年底以1.69億元的天價拿下《十八應真圖卷》……一年時間內,以“只買頂級貨”作為藝術品投資理念的他,砸向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資金就有近10億元之巨。正在保利藝術博物館開展的“劉益謙、王薇夫婦藏重要中國書畫大展”中,清宮內府所藏、經《石渠寶笈》諸編著錄的古代書畫精品更是多達30多幅。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