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慶祝亞洲藝術文獻庫成立十週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25 11:19:25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GUAN Wei

亞洲藝術文獻庫今日宣佈一系列慶祝十週年的活動。由現在至2011年期間,亞洲藝術文獻庫將推出六項主要活動,紀念文獻庫于2010年舉行十週年的慶典,並同時建立多個討論平臺,探討當代亞洲藝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亞洲藝術文獻庫所收藏有關當代亞洲藝術近代史的資料被公認為全世界最齊全的;機構由 2000年僅有一個書架的收藏,發展至今天擁有超過31,000份文獻的公共圖書館。亞洲藝術文獻庫于十年前成立,以回應當代亞洲藝術的蓬勃發展;機構歷來致力於從一個國際視野記錄近代視覺藝術的歷史進程。

由現在至2011年期間,亞洲藝術文獻庫將推出六項主要活動,以紀念文獻庫成立十週年。項目重點包括推出一個為期四年的文獻存檔計劃,蒐集、編入索引和保存八十年代當代中國藝術的珍貴記錄和一手資料。還有一個全新的行為藝術項目;此外,又將於2010年11月舉行亞洲藝術文獻庫籌款晚會暨慈善拍賣;以及國際藝術家駐場計劃和與胡志明市的Sàn Art攜手于2011年推出一個移動圖書館。

亞洲藝術文獻庫的創辦人兼總監徐文玠 (Claire Hsu) 表示:「亞洲藝術文獻庫的成立是為了回應一個迫切的需求,就是要記錄和保存區內當代藝術的多段近代歷史。然而,機構發展至今,卻遠超於此。」她指出:「亞洲藝術文獻庫已成為一個資源中心,豐富了本地及亞洲區內歷史的多元敘述。」

今日,亞洲藝術文獻庫已不僅是一個有待發掘的靜態資料庫。亞洲藝術文獻庫的委員會主席杜柏貞(Jane DeBevoise) 評論道:「我們經常問自己要如何活化這些收藏,使其不但可供使用,而且與人息息相關。迄今,亞洲藝術文獻庫籌辦了逾一百個藝術家講座、社區項目、教育工作坊、座談會、展覽及放映會,以加強跟公眾的互動,及提升公眾對我們的工作的迴響。」


ZHANG Huan_My Rome

為慶祝成立十週年,亞洲藝術文獻庫特別呈獻以下活動:

未來的材料:記錄1980-1990年中國當代藝術

八十年代為中國藝術史上的一段轉變期,亞洲藝術文獻庫最近完成了一項為期四年的專題文獻存檔計劃,主力蒐集、編入索引及保存八十年代有關當代中國藝術的珍藏記錄及第一手資料。擁有過七萬份數位資料,亞洲藝術文獻庫是目前全球最有系統地整理和保存了最多有關這段孕育期資料的庫存。公眾可透過文獻庫的圖書館及指定的入門網站www.china1980s.org免費使用這些豐富的學術資源。計劃與現代藝術博物館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 的出版《中國當代藝術:原始文獻》在香港、北京和上海,以及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行聯合發佈會。

行為藝術項目

適逢十週年,亞洲藝術文獻庫將公佈一個全新項目,借著數位化、蒐集和保存現時個人和活動導向的文獻,從而建立一項專門關於行為藝術的收藏,並將有關資料開放予公眾使用。在未來十年,此項目將包含約十二份額外的收藏項目。

亞洲藝術文獻庫將與社區文化發展中心(Centre for Community Cultural Development, CCCD)于2010年10月22-26日期間聯合主辦《彳 亍 ── 亞洲行為藝術之實踐與檔存》(Action Script: Symposium on Performance Art Practice and Documentation in Asia)。有關的專題討論小組、工作坊和演出,將集中探討為行為藝術活動作記錄和存檔的挑戰,以及亞洲行為藝術在未來十年的前景。講者包括Thomas Berghuis、Ray Langenbach、Seiji Shimoda和 Martha Wilson;此外,還有一個由謝德慶主講的講座。

亞洲藝術文獻庫十週年籌款活動

亞洲藝術文獻庫將於11月27日,于香港中國會舉行其第九屆籌款晚會暨慈善拍賣活動。公眾可于11月19日率先預覽將在香港蘇富比拍賣的藝術品。出席晚會的人士將包括藝術界的傑出人物和名人嘉賓。當晚亦將展出超過六十件來自下面藝術家和畫廊的藝術品:

艾未未, 又一山人(黃炳培), 君士坦丁, 曹斐, 陳界仁, 陳家剛, 陳秋林, 馮明秋, 關偉, 洪浩, 洪東祿, 景柯文, 林東鵬, 雷虹, 梁志和 , 梁巨廷, 黎朗, 李偉, 劉建華, 呂振光, 沒頂公司, 仇曉飛, 邱志傑, 薩璨如,石家豪,隋建國, 孫廣義, 鄧國騫, 曾建華, 曾廣智, 王川, 王子衛, 黃海昌, 夏星, 薛松, 展望, 張大力, 張洹, 周金華, Jaishri ABICHANDHANI, Pipo ALIDO, Simon BIRCH, Rohini DEVASHER, Anju DODIYA, Atul DODIYA, Antony GORMLEY, Osang GWON, Gonkar GYATSO, Debbie HAN, Jitish KALLAT, Reena KALLAT, KANG Honggoo, KIM Yunho, Hiroto KITAGAWA, Jeff KOONS, Dongi LEE, Jane LEE, Nalini MALANI, Imran MUDASSAR, Christine NGUYEN, Nipan ORANNIWESNA, Rashid RANA, Raqs Media Collective, Gideon RUBIN, Emmanuel SANTOS, Mithu SEN, Surekha, Rodel TAPAYA

千高原藝術空間, 前波畫廊, 誠品畫廊, 麥勒畫廊, 北京─盧森, 嘉圖現代藝術有限公司, 漢雅軒, 季豐軒, 大未來林舍畫廊, 奧沙畫廊, 少勵畫廊, 怡情齋慈善基金,10 Chancery Lane Gallery, Amelia Johnson Contemporary, Anna Ning Fine Art, ARNDT Berlin, Ben Brown Fine Arts and Muna Tseng, Boers-Li Gallery, Cat Street Gallery, Chemould Prescott Road, 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Contrasts Gallery, Finale Art File, Gagosian Gallery, Gallery 2, Gandhara-Art, Larry Warsh and AW Asia, ONE AND J. Gallery, Project 88, Red Rock Studio, Rokeby, Rossi & Rossi, Silverlens Gallery, Sin Sin Fine Art, The Drawing Room, White Cube

亞洲藝術文獻庫的國際藝術家駐場計劃Young-Hae Chang Heavy Industries及宋冬

活躍于首爾的網路藝術組合Young-Hae Chang Heavy Industries將於2011年3月參與亞洲藝術文獻庫國際藝術家駐場計劃。他們早在九十年代末已使用網際網路為藝術平臺,利用Flash製作黑白文字的動畫配合爵士式的音樂構成其獨特的風格,借此挑戰流行文化、權力及語言的構成。其作品曾展于紐約的新當代藝術館及惠特尼美術館、倫敦的泰特、巴黎的龐比度中心、洛杉機的Getty中心、威尼斯雙年展、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聖保羅藝術雙年展及伊斯坦堡雙年展。

北京藝術家宋冬(生於1966年)將於2010-2011年參與亞洲藝術文獻庫的國際藝術家駐場計劃。九十年代初起,宋冬便成為了中國概念藝術發展上的一名重要人物。其創作包括表演、攝影、錄影和裝置;專門探討中國急速現代化的一面。他的作品曾展出於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巴西聖保羅藝術雙年展、南韓光州雙年展、伊斯坦堡雙年展、廣州雙年展,及世界各地其他主要的博物館和機構。

數位化計劃及全新網頁

此外,2011年初,亞洲藝術文獻庫將推出經重新打造的數位文獻庫和網站讓公眾使用。全新的網站將配備一個更多元化的搜索系統,能進一步協助用家進行研究,以及更深入地遠端使用全面的當代亞洲藝術資料。作為這個計劃的延續,亞洲藝術文獻庫將與紐約的數位影像數據庫Artstor合作,透過Artstor的數位圖書館,分享約一萬件當代藝術品的圖像。

移動圖書館

2011年初,亞洲藝術文獻庫將與胡志明市的Sàn Art攜手推出一個移動圖書館實驗計劃。這個可運送的文獻庫將穿梭亞洲,把亞洲藝術文獻庫一批精選的收藏直接送到各個藝術社區,從而促進彼此間的資源共用。這個移動圖書館將肩負儲存、運送和展覽的任務,打破亞洲藝術文獻庫位於香港的圖書館在地域上的限制。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