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10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藝術家淘金的希望之城當你到達距北京40分鐘高速路車程的這個小鎮上,穿過中英文書有“中國宋莊”字樣的現代版傳統牌樓時。就來到了宋莊。乍一看,它像是個沒什麼特別之處的中等城鎮,年久失修的主街道兩旁是普通的混凝土建築店舖,談不上什麼魅力。不過,隨後你會注意到路虎和賓士車、藝術畫廊和展廳,才知道已來到了過去10年一躍成為全球最大、而今最活躍的藝術家社區之一。
中國藝術圈子如今熱火朝天、發展迅速,已具有國際知名度,這裡當然也有其他藝術活動中心,最著名的莫過於北京的大山子地區,那裏有錯綜成片的畫廊、商店和藝術工作室,往往被與 20年前的紐約SOHO相提並論。與之相比,宋莊算是新生代,高級畫廊數量較少,,但這裡的畫家人數估計在2000到4000 之間,不少中國藝術界的大腕人物也在此擁有別墅。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現代繪畫從毛時代的嚴格控制中解放出來,北京藝術家的聚居地多有變遷,這與紐約、柏林等城市的藝術中心變遷頗有相倣之處。
從某種程度上説,中國藝術市場反映了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生産的産品主要是為海外消費。在中國當代藝術圈裏,儘管也有些中國和亞洲買家,但美歐畫廊和收藏家近期的購買高潮是市場的主要驅動力。
《9條命:新中國前衛藝術的誕生》一書裏描述了索斯比拍賣行 2006年的一幕。那次拍賣會將中國當代藝術直接介紹給美國收藏圈,是一次重大活動。那一年,以灰暗色調描繪身穿毛式制服、頭戴毛式帽子、氣氛陰冷的人物肖像而聞名的張曉剛成了首個作品拍賣金額超過百萬美元的中國畫家。自那以後,多幅中國藝術作品賣到600萬到700萬美元。這一驚人發展激發了大批雄心勃勃的中國畫家白手起家的致富夢。近年來他們紛紛來到宋莊,希望成為下一個張曉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