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天價拍賣再現:是熱錢助推還是價值回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08 00:14:40 | 文章來源: 北京商報

保利春拍現場黃庭堅《砥柱銘》以3.9億元落槌瞬間 (圖片來源:藝術中國)

 

6月3日23時,目前最貴的中國藝術品誕生,黃庭堅的《砥柱銘》以4.368億元高價刷新了中國藝術品成交的世界紀錄。在《砥柱銘》的身後,中國藝術品價格正整體大幅提升,其價值也開始得到正確認識。在熱錢大量涌入藝術品市場之際,中國藝術品市場究竟後勁如何?

黃庭堅的大字行楷《砥柱銘》手卷(局部)

 

《砥柱銘》拍出4.368億元天價

在6月3日晚的北京保利5週年春拍夜場上,黃庭堅的《砥柱銘》以8000萬元起拍。最開始競拍價以百萬元的幅度上升,在快速突破1億元之後,競拍價開始以200萬-500萬元上升,在1.6億元之後,競價開始以千萬元為單位,這也創造了單件拍品的競價階梯紀錄,並把價格直接推上了兩億元。

從1億元到2億元,只用了3分多鐘,這讓現場很多人都目瞪口呆,但是價格升勢並沒有就此打住,3億元大關很快被突破。此後,競爭在拍賣會場左側兩個場外電話委託席之間展開,競價從1000萬元回到了500萬元一次。最終,競得《砥柱銘》的委託者以兩個1000萬元的升幅結束競價,68輪的競價後,落槌價定格在了3.9億元。加上12%的佣金,黃庭堅的《砥柱銘》總成交價達到了4.368億元。這一價格遠超過5年前“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在英國倫敦創下的2.3億元中國藝術品成交世界紀錄,發展了17年的中國內地拍賣市場終於誕生了第一個中國藝術品世界拍賣紀錄。

北宋的黃庭堅是書法界公認的“宋四家”之一。這卷《砥柱銘》近600字,長達8.24米,加上歷代題跋,總長近15米,是黃庭堅現存最長的大字行楷,在中國書法史、藝術史乃至文化史上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和意義。在開拍之前,它即被業內視為今春全球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最重要的作品。

專家表示,《砥柱銘》作于1095年前後,作品經王厚之、賈似道、項元汴等收藏,長期流傳于中國民間,20世紀上半葉從廣東流往日本,為日本藏家收藏,直到數年前,為中國台灣藏家購得,這是首次出現在拍賣場中。

對於《砥柱銘》的創紀錄之舉,保利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迎春表示,“由像黃庭堅《砥柱銘》這樣具有獨特魅力的中國古代書畫作品引領市場,令我們非常欣慰。因為這些作品是最能夠代表中國文化傳承的,保利也希望通過《砥柱銘》創造世界紀錄的影響帶動中國傳統文化的振興”。

張大千晚年巨幅絹畫《愛痕湖》

整個藝術品市場爆破式發展

匡時拍賣總經理董國強親眼見證了4.368億元拍品誕生的全過程。他告訴記者,整個行業對這件拍品的誕生都抱著非常興奮的態度。“應該説這直接反映了目前國內藝術品市場比較強勁的走勢,很重要的一點是給了更多人心理上的影響。”

“其實綜合各方面的因素考慮,黃庭堅的這幅作品拍出4.368億元的價格是在情理之中的,也正是因為這件藏品的特殊性,決定了有可能在一段時間之內很難有各方麵條件均能達到或是超過它,並在價格上能和它相提並論的作品。但總體來説,國內的藝術品交易市場總體價格是一個上升的趨勢,這一點就會給更多投資者以信心。”董國強表示。

確實,今年各大拍賣行春拍捷報頻頻。4月8日,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以近20億港元的總成交額創下了香港蘇富比歷年單季拍賣最高紀錄;5月18日,中國嘉德2010年春季拍賣會總交易額創出21.28億元人民幣的內地單季拍賣最高紀錄,這也是國內拍賣市場首次單季總成交額跨越20億元大關。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近現代書畫單件拍品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張大千的《愛痕湖》以1.008億元人民幣的天價成交。

“不僅僅是單件作品,今年整個藝術品市場都呈現水漲船高之勢,漲勢十分明顯。”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呂立新表示,除古代書畫外,去年幾百萬元就可以拍得的宮廷器物、近代書畫作品等,今年的價格都在千萬元以上,甚至連當代藝術家的傢具作品也都賣出了高價。

呂立新坦言,《砥柱銘》過4億元的價格偶然性很強,不足以代表整個藝術品市場的情況,市場整體大幅上揚才是真正的表現。“許多拍賣公司今年一個季度的拍賣額已經相當於去年全年的拍賣額,比如嘉德、保利今年都已經拍出20多億元。”呂立新還表示,藝術品市場的火爆不僅體現在拍賣市場上,畫廊、私下交易等其他藝術品交易方式也表現突出。“我周邊有很多人都在下面找畫,一幅現代畫家王雪濤比較不錯的作品去年也就十幾萬元,今年已經漲到六七十萬元,這種漲幅非常驚人。”

藝術品價值背後的中國力量

“中國藝術品開始顯現出其應有的價值,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也帶動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大幅提升。”呂立新認為,雖然堪稱國寶,但《砥柱銘》在前幾年肯定無法拍出過4億元的價格,這是因為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體現在了藝術品市場或單個作品之上,不久前張大千等近代書畫作品拍賣也已突破億元。“在藝術品價值背後,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表像,這一點非常明顯。”

日前,在法國藝術品市場資訊集團Art Price發佈的2009世界藝術作品最暢銷藝術家排行榜上,中國現代畫家齊白石緊隨畢加索和安迪·沃霍爾之後,排在第三位。畢加索和安迪·沃霍爾作品的總成交額達到2.2億美元,齊白石作品的成交額超過7000萬美元。這一統計數據綜合了全球6000多家拍賣行的拍賣紀錄。據了解,此前出現在該排行榜的非西方藝術家中,排名最靠前的只在第二十二位。

“齊白石作品達到這個成績是非常不容易的事,這個排名也非常有意思。”呂立新分析説,排名第一的畢加索代表了歐洲經濟最發達時期藝術品的價值。繼歐洲之後美國經濟快速發展起來,排行榜第二位的安迪·沃霍爾折射出美國高速發展時期藝術品的價值。如今,我國的齊白石已直追畢加索和安迪·沃霍爾,這一時期中國經濟發展勢頭十分強勁。

著名收藏家馬未都也認為,中國藝術品在中國形成世界紀錄是遲早的事,世界各國的藝術品都是在本國最被認可,一旦經濟躋身強國,藝術品的行情必然看漲。比如日本,當它經濟總量躍升世界第二時,其藝術品的價格即令全世界同行咋舌,至今聽著都是神話;而專家預測中國今年的經濟總量正好也成為世界第二。

熱錢是“提速劑”還是“泡沫機”

“藝術品市場表現出的強勁勢頭,跟各路資本大量涌入不無關係,就是通常所説的熱錢。”呂立新表示,全球有規律性的投資項目主要有三個:有價證券、不動産和藝術品。其中,藝術品投資回報率列為之首。“如今的中國藝術品就好比原始股,不用發愁回報問題。”

中華古玩商會顧問李庚也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機以及行業政策的影響,藝術品領域抗跌能力較強的特色吸引了更多投資者的目光,除了股票,再投些古玩成了不少人的選擇。

然而,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應警惕大量投機資本的涌入。在最近兩年時間內,中國傳統書畫完成了由低迷向復蘇再向狂飆發展的整個過程,有業內人士擔心,幾年前在當代藝術品領域生發的泡沫,正在向傳統書畫和古玩領域瀰漫。投機者會使市場短暫地火爆,但他們最終會毀掉這個市場。

對此呂立新認為,中國藝術品價格整體上漲並不是虛高,而且還會繼續走高。他以齊白石作品為例,一幅優秀的齊白石作品幾千萬元人民幣,而一幅畢加索油畫的售價高達一億美元,齊白石與畢加索的藝術造詣不存在可比性。“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只有十幾年時間,正處於初期高速發展階段,肯定會有更多的資本投入到藝術品市場,而且這些資本短期內不會輕易撤離。只有當藝術品價格真正達到一個高度,很難再往上漲時,這些熱線才會漸漸撤離,但起碼最近兩三年藝術品價格都會高速增長。”

李庚也認為,此次黃庭堅作品的高價交易更讓資本受到了鼓舞,這對培養國民的收藏意識,幫助已經進入這一市場的人們梳理信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表示,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藝術品的價值尤其是傳統書畫還是被低估了,它們在拍賣價格上還有著比較大的上升空間,也具備比較強的上升性。

“雖然中國藝術品拍賣紀錄與世界藝術品拍賣紀錄還有一步之遙,但以此速度發展,5-10年之內就會榮登世界頭把交椅,這不僅取決於我們的經濟,還取決於我們的文化。”馬未都説。

世界藝術品交易中心向北京轉移

李庚表示,最近的七八年間,中國的藝術品交易在國際上的話語權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藝術品回流國內,文物的“海歸”也成了被國內市場熱捧的一個現象,但即便這樣還是不能滿足國內的巨大市場需求。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目標當中,人文要素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有了市場做支撐,文化産品在這個時候的聚集力量也會成為打造世界城市的重要指標。“就好像世博會各個國家的展館雖然都在展出一些高科技成果,但相對應的也會有鎮館之寶,而一般來講這都會是有著比較厚重背景的文化作品。”

據了解,得益於中國收藏熱及中國政府關於藝術品交易的開放態度,去年中國已取代法國,成為繼美、英之後世界第三大藝術品市場。作為這一市場的領跑者,北京已具備與紐約、倫敦等老牌藝術品市場同臺競技的實力和條件,但在每年眾多的文化活動中,北京卻始終缺乏一個重量級的龍頭品牌。在這一背景下,2010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應運而生。業內一致認為,此屆文物博覽會必將成為引導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行業風向標,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精髓,促進中國文物的回流。

面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持續火爆,業內人士也紛紛給出了冷靜思考。呂立新表示,中國藝術品價格整體偏低,整個藝術品市場還比較混亂,拍賣市場存在假拍、法律法規不健全、從業人員普遍素質偏低等現象,這是幾件過億作品不能掩蓋的。越在這種時刻越要冷靜看待藝術品市場,讓市場得以有序發展。

他還告誡説,藝術品拍賣專業性極強,專業知識儲備是進入這個領域最基礎的工作,絕不能跟風入場。馬未都也提醒道,“藝術品作為人生消費是頂級的消費品,作為投資卻是頂級風險的投資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