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4月“香港蘇富比”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汪精衛在1942年寫給日本外務大臣松岡反映其當時心境的《行書七律》,以3.8萬元起拍,最終以25萬元高價拍出;汪精衛的另一作品《行書七言聯》,最終亦以高出估價約一倍的32.5萬元成交。其夫人陳璧君的《小楷唐詩300首》,同樣以不菲高價成交。汪氏夫婦都是無可爭議的大漢奸,那段不光彩的歷史更為世人所不齒。而如今其作品卻以遠高於估價的市場價位拍賣成交,再次引起了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
汪精衛(1883—1944)原名汪兆銘,字季新,號精衛,祖籍江西婺源,1883年出生於廣東三水(今屬佛山)。1905年在日本留學期間參與孫中山組建同盟會。1910年,滿腔熱血的汪精衛決意赴京,密謀炸死攝政王載灃,但因暗殺行跡暴露遂為清廷捉拿,一曲“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囚詩傳誦一時,讓其名聲大噪。辛亥革命勝利後,他與陳璧君成婚,赴法國留學。期間曾回國參與討袁、護法運動。1921年,汪精衛擔任廣東省政府教育會長,以及孫中山的顧問,並協助改組國民黨。頗富文才的汪精衛還是同盟會章程、孫中山南京就職宣言及其遺囑的主要起草人,進一步奠定了他在國民黨內的地位和影響。此後開始擔任黨國領導要職。1937年抗戰爆發後,性格多變的汪精衛錯誤研判時局,公開叛國投日。1940年3月,汪精衛在南京成立新的偽政權,親任“行政院長”,又兼任“國民政府主席”等職務,淪為日本帝國主義鎮壓人民的姦雄與幫兇。1944年病故于日本名古屋。
汪精衛從小受過父母教育,1902年獲得了廣州府試第1名,但他並未走上一條賣字鬻畫的人生道路,而是在1905年投奔孫中山後,開始步入政壇。汪精衛天資聰穎,文才不凡,早年練過毛筆字。從其存世書法來看,受過唐人法書的影響,楷、行、草體俱能,而且具有一定的文人書卷氣,但是客觀看待尚未形成獨特的個性風貌。而從華僑富商之女陳璧君(1891—1959)的人生經歷來看,她也不是以書家面貌步入社會和世人眼簾的。因此可見,汪精衛夫婦的手筆絕非書家書法,藝術價值和成就並不高。
關於汪精衛的書法交易現象,其實早在1993年6月“上海朵雲軒”藝術品拍賣會上,他就有幅書法從3500元起拍,最終以22萬元高價成交。若論汪精衛的書法藝術成就,根本無法與吳昌碩、趙之謙等近代名書家相比,但這一成交價卻遠遠高於一些近現代大書家作品的當時市場價位。如此反差懸殊的交易現象曾令輿論譁然,也反映了某些人的價值取向和不成熟的“衝動”。當然歷史人物的名聲有大有小,還有香名和臭名區別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