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中國企業家盯上藝術品市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28 11:19:59 | 文章來源: 荊楚網

圖為:耗資6億打造的關中民俗博物館內景

圖為:王中軍家中博物館

圖為:格林馬會名馬雲集

在紐約,在日內瓦,在北京,國內外各種藝術品拍賣會上,中國企業家的身影屢屢出現,他們從縱橫四野的商界風雲中抽身出來,將投資眼光定格在藝術品上。在中國收藏界,老一輩藏家正逐漸淡出,民營企業家成為收藏主力。在很多企業家看來,這是一種時尚,正如曾經有一段時間,企業家們會以高爾夫和戶外運動作為主要談資,而如今,收藏是一種品位的象徵,在企業家的圈子裏,收藏正成為一種時尚風向的標簽。

時尚投資企業家“接管”市場

現任泰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東升,曾在16年前融資2000萬元與人合夥創辦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此過程中,陳東升見證了中國企業家投身藝術收藏的潮漲潮起。轉投保險業的陳東升依然是藝術品收藏的熱衷者,他在公司大廈11層開設頂層空間,專營中國當代藝術的頂尖展覽。在這裡,企業家是最主要的顧客。陳東升的想法是:“把前門附近的老北京火車站改建成當代藝術博物館也許是最現實可行的。”

建設博物館的夢想,不是只有陳東升一人,事實上,已經有不少企業家將此夢想付諸實施。2007年1月底,企業家謝金松的海寧謝氏藝術收藏館開館,而在江浙地區,已經有100多個私人博物館成功建館。同謝金松一樣,這些私人博物館的主人全都是企業家。收藏藝術品乃至開辦博物館或美術館,正成為企業家實力和品位的象徵。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有了一致的認識,他們在一起的主要話題就是“藝術”。對於這些企業家來説,藝術品首先是一種消費;而很多企業家也樂意把它當做一種投資,甚至是金融工具。

據悉,中國收藏家協會的會員中,企業家佔到了20%。趨利的金融資本大舉介入藝術品收藏與投資,這使企業家成為藝術品市場真正的買家。

醉翁之意既想避稅又可增值

在這種熱情的背後,隱藏著不少企業家的“醉翁之意”——玩收藏實為另有所圖。

業內人士稱,拍賣會之所以吸引很多企業家,是因為他們當中很大一部分人需要買這些藏品,目的僅僅是為了避稅。

據業內人士介紹,作為拍賣會上的常客,民企老闆真正懂收藏的不到10%。而近年來很多上規模的私營企業都熱衷於投資收藏品,如書畫、古玩等。其中一個最大的“玄機”就在於,他們把收藏品歸為企業的固定資産,這樣一來,藏品就扮演了“經營設施”的角色,年年都要折舊。於是,民企老闆就每年提取折舊列入成本。幾年下來,該“固定資産”最終在賬面上就轉換成“零資産”,可以不繳一分錢稅。況且,有些收藏品的價值是隨著時間增大的,幾年後,作品價格早已翻了好幾倍。

根據《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古玩字畫收藏品並沒有被列入“固定資産”,但也沒有明確被排除在固定資産外,所以,稅務部門在徵稅時,都將其默認為企業文化投資的經營成本。

“這些民營企業家以企業名義競拍這些藝術品後,不是用來裝點企業門面,就是辦個企業展覽館,所有的開銷都算在企業的賬目上,攤入企業經營成本。”一名業內人士説,拍賣行給這些民企提供了“便利”:如果某企業家想要競拍藝術品,只要在拍賣公司登記公司名字以及繳納為數不多的保證金就可以參與了。一旦競拍成功,拍賣公司會出具一張“發票”。企業家將藝術品拿回去後,只要5年內不折現,就可以當成固定資産“填充”企業利潤。

溫州老闆盯上藝術品市場?

經歷了俄羅斯灰色清關事件、山西煤炭困局、迪拜金融危機之後,不少溫州老闆把眼光盯向了投資藝術品。近日,中國溫州商會網、上海溫州商會網、福建溫州商會,不約而同地在自己的網站上挂出了藝術品鑒賞收藏資訊。

中國銀行杭州私人銀行總經理姚惠英告訴記者,去年12月18日到12月20日,由該行和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五週年秋季拍賣會,創下6.12億元總成交額和總成交率91.66%的歷史紀錄,競投號牌數達803塊,“其中有不少競投者就來自溫州”。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告訴記者,現在很多藝術品機構,尤其是北京的機構都來主動聯繫,希望來溫州舉辦相應的展覽、論壇。“眼下,投資藝術品市場的溫州買家購買的多為書畫。”周德文告訴記者,這些“炒”家們慣用的手法是,看中了某位中青年藝術家的字畫後,先“抱團”買斷他的所有作品,長時間地對這位藝術家進行包裝宣傳,一定時間後,再找大拍賣公司對他的作品進行拍賣,抬高這位藝術家的身價。

■ 收藏故事

擲資6億打造最大民俗博物館

位於南五台山腳下的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是我國最大的民俗博物院,總投資6億多元,佔地571畝,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收藏的各類展品達萬餘件。這些藏品都是博物院院長王勇超自費一件一件收藏起來的,前後已投入數億元之多。

奔波30年蒐集紅軍歷史文物

湖南省瀏陽市棖衝鎮張家店村的聚寶博物館,正成為當地的一個景點,它的主人是一名農民企業家——張志國。在他的博物館裏,2000多平方米展廳內,秋收起義時用過的大刀火炮、湘鄂贛工農兵蘇維埃政府發行的債券和股票、湘鄂贛幹部學校1923級學員證……一件件文物,仿佛把人帶進了80年前那段硝煙瀰漫、如火如荼的革命歲月。為了收藏,30年來張志國走遍了全國除西藏以外所有的省及自治區,去過歐美20多個國家。

華誼老闆豪華收藏令人咋舌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很早就是收藏愛好者,他的家就像一個小型博物館。在王中軍7畝大的院子和兩層歐式小樓裏,到處都是各式各樣的銅雕和中國現代油畫。他的油畫收藏主要集中于艾軒、楊飛雲、王沂東、袁正陽這樣的當代名家,中國油畫市場中的領跑者身上。在王中軍車棚裏停著的四輛寶馬車中,有兩個型號都是在007電影中亮過相的,Z8則是限量生産的車型,全球只有3000輛。

王中軍還花3000萬元,傾心打造格林馬會,裏面精心養護著的60多匹馬,全是純種的,動輒就是幾十萬美元一匹,而黃曉明當日加盟華誼的簽約儀式上騎的那匹馬,就是王中軍最心愛的瑞典名駒。

民企老總收藏影片免費放映

盧和民是河北省文安縣的一名民營企業家,他的愛好是收藏影片。在他的儲藏室裏,有國內外各類影片1000多部,拷貝總數上萬個,碼了滿滿一屋子,光電影放映機就有5台。2004年,盧和民聘請了一個老放映員,專門免費給鄉親們放電影,他還安排4個放映員定期到中小學校、敬老院,為孩子和五保老人放電影。這些年,他為村街、學校、企業、廣場、敬老院放映電影達4000余場次。

(綜合《中國企業報》、《浙江日報》報道)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