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藝術市場

華彬論壇:把握中國當代藝術要熟悉全球化語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0-18 23:23:00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公共論壇圖片

  上週末(10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舉辦的“全球藝術品收藏論壇”,不僅聚集了眾多全球知名的藝術專家與藏家,也因其所討論的私人收藏與藝術市場、中國藝術收藏的價值等尖端話題而引人注目。中央美院副教授趙力指出,這次論壇的討論凸顯了國際視野的重要性,説明藏家要把握中國當代藝術,一定要熟悉全球化的語境。

趙力

論壇帶來坦誠的交流

趙力向記者透露,去年去倫敦參加這個由英國“戰略對話研究院”(Institute of Strategic Dialogue,簡稱ISD)創設的論壇,聽了以後發現西方不是鐵板一塊,對藝術市場有不同的意見,但是有討論的平臺,就想到要把這個論壇引進中國,結果在北京市政府與方方面面的支援下做到了。

他表示,這個論壇是會員性質的,因此在中國的議程包括閉門會議,延續了其英國傳統。閉門會議邀請了75位來自全球各地的高端專家,其中的24位專家在閉門會議上發表了自己的專題演講,其議題包括:一、中國的藝術市場、藝術收藏有沒有價值;二、中國所代表的亞洲與世界的關係(西方的判斷,中國是亞洲的核心);三、金融危機後,美、歐與俄羅斯的藝術市場的情況;四、文化交流中的國家認識,國家形象與國家戰略等問題。

他還説,論壇針對中國的特點開設了公開論壇,討論了如何建立有意義的公共收藏及其持續性發展以及私人收藏在金融危機中受到的衝擊等問題。

盧森伯格

藝術市場全球性泡沫

針對近兩年藝術市場經歷的大幅波動,資深市場專家、倫敦盧森伯格基金會主席達尼埃拉·盧森伯格表示:世界藝術市場包括美國和英國的市場,去年都遭遇了衰退,許多市場大幅縮水,少則20%,多則70%、80%到90%,有的甚至100%。中國的市場,經過2007年前幾年的高速增長,也出現急劇縮水。她認為這是因為過去5年到10年中出現了海量的無法統計的藝術品,因此回調是不可避免的;同時如何判斷這些作品的價值,也需要新的藝術標準、新的藝術哲學。

美國古根海姆博物館亞洲藝術部的策展人亞莉珊德拉·芒羅則認為,市場的激劇膨脹使藝術價值的判斷偏向市場價格,造成對藝術判斷的衝擊。實際上市場價值是會隨著市場的波動二大幅縮水的。專家是從批判性和歷史角度來看藝術的,從美術館角度看,這種做法忽視了藝術的發展脈絡。其後果是市場系統出現了一、二級市場的混淆,藝術創作也成了商品生産。

芒羅

市場趨勢明年可以下結論

盧森伯格表示:對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很難回答,因為這類似于賭博。她認為,當代藝術作品升得快,這兩年也跌得快。真正的藏家是用眼、用心去看作品,而非為了投機。目前他們正繼續關注著當代藝術,並期待新的價格與新的方式。中國藝術場在全球範圍內比重不大,佔7%到8%,究竟會跌倒什麼程度?可能要到2010年才能作出判斷。

芒羅則表示,儘管有過去5年的急劇增長、價格高漲,但中國當代藝術總的來説還是積極肯定的,以整體的面貌展現在世界面前。中國藝術有批判性、創造性,過去10年大量藝術機構使中國藝術成為世界的主流現象。她建議中國藏家應該與美術館合作,也歡迎他們與國外美術館合作。這種收藏家、畫廊、機構策展人之間的對話與合作使收藏體系更健康。

“衝撞”現場呈現的黃永砯的巨型裝置(邱家和攝)

要熟悉全球化語境

趙力表示,這次論壇大家達成的共識。是中國當代藝術有其獨特的價值。首先,當代藝術是多方面的,是超時代、超媒介的,是建立在當代觀念上的;其次,其判斷標準是好與壞,而不是新與舊。因此,中國水墨等與中國傳統藝術有關的那部分藝術作品,包括其媒材與方式等也是當代藝術。中國當代藝術不是西方當代藝術的折射,西方要來找的不是其在中國的影子,而是有中國的特點的藝術。隨著交流的深入,中國對西方而言也不再是鐵板一塊了,片面強調中國當代藝術的西方標準,只是初期的誤讀。

談到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中藝術批評缺席的問題,趙力指出,批評不只是討論技術問題,而是文化、哲學層次的討論,只有這樣才可能有結果。當代藝術中批評的缺失、批評的失語,不光是中國的問題,也是全球的問題。批評界在理論上與學術上都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次論壇的討論,還凸顯了國際視野的重要性:要了解中國當代藝術本身,既要有本土的知識與語境,也要有全球化的知識與語境。因為討論的方式與角度變了,看問題不僅要有全方位的各個角度,也要有進入內部去看的角度。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2009全球藝術品收藏論壇(華彬論壇)公共論壇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召開
·  華彬論壇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發言
·  華彬論壇 美國巴恩斯藝術基金會總裁Derek Gillman發言
·  華彬論壇 保利藝術博物館館長蔣迎春發言
·  華彬論壇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現當代藝術部主席Gary Tinterow發言
·  華彬論壇 維也納列支敦斯登博物館館長Johann Kraftner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