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藝術市場

中國當代藝術收藏更多的是“學術的困惑”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9-28 19:45:36 | 文章來源: 搜狐文化

“藝術有情,情無價,藝術有價,價無情”

一個展覽後,張曉剛的作品流向哪?

9月26日“史記”張曉剛個展盛大開幕,有媒體記者採訪佩斯北京總監冷林先先生,談到展前的各種期待是否有所實現,冷林表示他們的準備工作做得很充分,所以今天的成績相當不錯,市場反映也很好。他希望通過這個展覽展能與藝術家之間展開探討,同時為大家提供一個談論的話題。確實如冷林所言,引來了一個新話題的討論“一個展覽後,張曉剛的作品流向哪?”

首屆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年會“中國當代藝術價值標準與收藏”

對於“誰是中國當代藝術的買單人”問題已經不斷被討論,9月27日,由栗憲庭擔任主席的首屆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年會暨收藏家藏品邀請展在宋莊和靜園美術館的舉辦中,就對此及中當代藝術價值標準與收藏問題展開了多維度探討。據和靜園美術館館長李冰介紹,舉辦首屆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年會的初衷,主要是從建立起中國自己的當代藝術市場出發,集收藏家、藝術家、藝術評論家多方之力,探討“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的價值標準”,希望為中國自己的當代藝術作品樹立價值標桿。首次年會的與會嘉賓是值得關注的,有國內著名收藏家、藝術家、理論家、畫廊、拍賣行負責人等,除外,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交流中心文化産業相關負責人也出席年會。

自七十年代末中國當代藝術如“星星美展”之後,在北京的外國人中就已形成了一個收藏圈子,這個圈子自今為止有贈無減。當域外機構或者個人以極為低廉的價格蒐羅了我們當代藝術的代表性作品之後,有一些最重要的作品被高價又賣回了中國,回頭卻被國內大肆吹捧。在此背景下,國內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覺悟,通過收藏家的收藏完成中國當代藝術中國作品的國內留存。

栗憲庭:研究收藏家的收藏線索

栗憲庭作為收藏收藏家年會主席,他指出:當藝術變成社會學的標準後,它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收藏也是文化創造及社會學的一部分,而在其中,現當、代藝術的線索卻一直得不到文化界重視,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價值來判斷,什麼作品能代表時代精神?這些都是迫切需要建立及探討的問題,在當下,我們研究現、當代藝術。也更應該研究的是收藏家的收藏線索。

趙力:收藏家回來了的主角時代

在近幾年當代藝術市場的研究中,呈現出幾個顯現,其中“筷子”形狀在支撐著藝術市場,其中包含了當代藝術購買力的問題,另一個顯著現象便是,出現收藏“新藝術”的收藏群體。當代藝術價格增長過快後,收藏家被邊緣化了,一線藝術家作品收藏家已經拿不到了。出現了全球收藏家化問題,而經過經濟危機之後,收藏家又回來了!

據悉,收藏家年會今後將每年在國內不同城市召開一屆,第二屆由藝術家周春芽邀請,將在成都舉辦。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首屆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年會暨收藏家邀請展”在宋莊和靜園藝術館舉辦
· 收藏藝術之路永無止境——旅意著名華人收藏家丘劍中訪談
· 收藏家該不該有自己的品牌?
· 中國收藏家何日能躋身"世界級"?
· 2009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年度評選結果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