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展覽推介 > 金棕櫚+金酸梅:中國當代藝術2009

媒體公信與批評獨立—— 由“金棕櫚”和“金酸梅”説起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14 22:36:2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藝術媒體應該是藝術思想的舞臺,是前沿意識的陣地,它不僅應客觀呈現藝術作品和現象,其自身的運作行為也應從一種“藝術創造”的高度去進行。所以藝術媒體在“泡沫時代”迫在眉睫的就是加強專業的判斷能力和樹立行業的公信力。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藝術中國和《繆斯藝術》雜誌、藝術時代》雜誌、今日藝術網等國內7家藝術媒體與部分藝術批評家聯合發佈了“2009年中國當代藝術金棕櫚”獎和“2009年中國當代藝術金酸梅”獎。

主辦方通過多種方式邀約活躍在當代藝術現場的各方資深記者、編輯和批評家,最終確定參與該計劃的藝術觀察者共十三名,分別是鮑棟、杜曦雲、段君、康學儒、李笑南、柳淳風、劉禮賓、盛葳、王春辰、王棟棟、楊陽、于洋、朱小鈞,他們需一如既往地發揮自己獨立的判斷意識,並以實名制參與每一個環節,並接受公眾監督。為保證活動的公正性和嚴肅性,組委會進行了嚴格而透明的操作過程。首先由各觀察者通過對2009年藝術現場的整體觀察,然後進行現場提名,現場一邊播放作品的幻燈片,一邊講述提名理由,供在場的其他觀察者參考,並接受來自多方的質疑,和回答相關問題。在場的每一位觀察者都有權利提出對任何作品的質疑,和要求提名者無條件回應問題。在此嚴格的制度規範下,保障了活動現場緊張、活躍而有序的進行。

當各位網友看到這二十例獲獎作品時,你不知道的是背後已經發生了很多次激烈地爭論和篩選。經過現場熱烈討論之後,再次統一播放幻燈片,各觀察者同時結合相關資料,在現場進行投票,隨後並現場公佈投票結果。由此,所有的問題和責任全部落實到有名有姓的各位投票者身上,使活動做到了相對公正和透明。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下一頁
上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