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滾草”之後登場的是Bigger Bang。印象中他們成立不久,也就一兩年的光景,但名氣上升速度比較快,可能是女主唱嗓子比較猛,著裝比較少,再加上之前在鼓樓東大街開過一家服裝店,所以迅速步入潮人行列,上個月還在世貿天階附近的一個新店發佈會上看到他們作為演出嘉賓出現,以這種上升速度,用不了多久就會和“後海大鯊魚”齊名。就音樂來講,也許是調音的緣故,這種車庫搖滾應有的力度沒有展現出來,麥克風的混響不夠,聲音乾癟,能看得出女主唱在使勁。可是,沒混響,再好的聲音也出不來。
“旅行團”和“郵差”一樣,也是深度文藝青年患者,不過他們呈現出來的不是悲傷憂愁,而是興高采烈。開場先用一首歌抄襲了Beatles的幾首歌,不不不,我説錯了,應該説是用一首歌學習或Beatles的幾首歌,不不不,我又説錯了,應該説是用一首歌致敬了Beatles的偉大。之後又用歌頌了祖國六十年的普天同慶,看台下歌迷揮舞雙臂跟著他們唱啊跳啊跳啊唱啊,我也有感祖國六十年的偉大,剎那間,雙眼流出了激動的淚花,閉上眼睛,聆聽著“旅行團”,眼前浮現出了三峽大壩、CCTV大樓、國家大劇院……還有還有,還有夢中的橄欖樹。國內現在就缺乏這樣的樂隊,搖滾樂好像也要隨著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讚美和諧社會,像《新聞聯播》一樣總在晚上走入千家萬戶。可是這樣的東西是不是還能叫做搖滾樂呢?
P.K.14因其良好的群眾基礎,讓前區的觀眾熱血沸騰魚鄉,並引發了小範圍持續不斷的POGO。他們最好聽的還是《快》,其實這是一首翻唱,來自另外一支叫做七八點的南京樂隊,但他們從來不説,就像“痛仰”每次唱《複製者》時從來不提“舌頭”一樣。不知道是調音的緣故還是楊海菘今天沒吃“金嗓子”,他嗓音中那種怪誕的味道有所減少,平淡了許多,但是臺范兒健在,能夠良好的掌控現場氣氛。就連拉家帶口的高曉松也在面對舞臺的右側草坪上跟著搖滾晃腦、沉醉其中。
最後壓軸的“二手玫瑰”沒有了前兩年的騷勁兒,但在這樣一個毫無詼諧可言的環境當中,他們妖嬈依舊。縱然梁龍把長髮剪成禿瓢,沒法男扮女裝嚷嚷“二手玫瑰接客了”,但吉他手姚瀾還是不畏嚴寒,只穿一條四角內褲(或者是游泳褲衩)就登臺。他們各從三張專輯裏挑選了一些精彩的作品,聽過的人會心微笑,沒聽過的人忍俊不禁,比如一個剛從阿聯酋歸國的南城姑娘,還有他旁邊的兩名安保人員。
下午開始傍晚結束的音樂節非常體貼,樂隊雖然少了一些,但觀眾的熱情沒減,依然有一幫人站在最前排,揮灑他們沒有流出的熱血和沒有拉出的大便,更重要的是,早結束的演出能讓一些人趕上回家的公共交通,比如住在昌平的人還能趕上919,但是住在通縣的人卻趕不上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