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主題“山外山”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4-08 11:39:19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中國館室外空間透視圖

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將在2014年6月7日開幕,持續到11月23日結束。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中國館將由學者姜珺擔任總策展人,攜手當代中國最優秀的幾組建築、設計和研究團隊,共同構建主題為“山外山”的中國館,以契合今年建築雙年展總策展人,當代建築巨擘建築雷姆庫哈斯提出的“Fundamental”(基本法則)這一主題。

有別於以往參展建築師各自為陣的作品展示,此次中國館•山外山建立了多位一體的合作構架:三家建築事務所將採用三種材料和構造體系,在臺基、屋體、院宅等基本建築概念間實現相生相剋的磨合和共生。此外,研究團隊、視覺設計師和藝術家則將通過內容研究、資訊傳達和意象再造的方式融入空間,使得中國館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體,實現庫哈斯策劃一屆“有關建築而不是建築師的展覽”的要求,回歸建築本身。

後山透視圖

國家館展覽也有一個共同的主題:Absorbing Modernity 1914-2014(吸收現代性),庫哈斯在新聞發佈會上説:“一百年以前,國家與國家,地區與地區之間,建築的區別還極為顯著,而百年之後的今天,隨著戰爭、政治、環境與社會的變遷,建築的民族特色正逐漸被現代化浪潮所淹沒。所有國家館都將圍繞同一個主題,以各自的方式,共同敘述這個變遷的過程與其間的細節。”中國館將這一主題意譯為“化解現代性”,以“案例卡”作為基本元素,大量展現過去百年間中國建築在構件、結構、格局、造園和形意方面的案例,一方面突出現代性作為外來衝擊、以及中國建築現代化過程中此起彼伏的矛盾,另一方面則暗示中國文明對外來衝擊所一貫具有的化解甚至同化能力。

時間長廊透視圖

中國館策展理念介紹

西方古典建築史的始祖維特魯威在《建築十書》中的論述認為:建築是對自然的模倣,從而將人體的自然比例應用到建築的丈量上,並總結出了人體結構的比例規律。這一系列與形態、比例、尺度等有關的規律被歸納為西方古典建築的“基本法則”。耐人尋味的是,崇尚“道法自然”的中國建築同樣側重模倣自然,但並非簡單取之以尺度、比例之“形”,而是通過近取氣運之“意”、遠會生克之“道”物化成形。東西方差異的根源,在於西方基本法則背後是幾何學、數學乃至科學,而東方基本法則背後則是自然哲學和玄學。由於基本法則的不對等,以玄學為基礎的中國建築在以科學為基礎的中央館展出時,免不了削足適履,大致能得出“不同民族形式”之結論,卻忽略了自成一體的中國建築體系內具有普世價值的“意”與“道”之內涵。

中國館方案圖解一

因此,中國用以化解現代性之Fundamental,策展人將其破題為“根本”(Root),兼取 “正本清源”、 “本立道生”之義,以區別於西方量化、元素化之基本法則,而 “引發對於建築基本法則更加豐富的全新理解”(庫哈斯)。中國哲學以“道”作為至高點的方式,不在於“山高人為峰”的絕對高度,而在於設立“山外有山”的相對高度,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以動制靜,以意化形,從而化解現代性之張揚。“山外山”以相對性創造無盡想像,即中國文明的視野。

中國館策展的空間部分可展開為:以“家國天下”和“藏顯通變”為“經”(即通用原則),以“生長收藏”為“緯”(即不同層面)。具體地説,即以“生長”作現代性之“吸收”,用現代材料和技術作標準化的預製框架與分隔;以“收藏”作現代性之“化解”,以“家國天下”之差序格局和“藏顯通變”之空間意象規劃“生長”。中國館的空間部分由此可被分解為框架、分隔、院宅和園林四部分,即中國館這一整體的“骨-皮-體-氣”;進一步,針對中國館長達半年的展期使用,我們可以再分解出器物陳設、內容、活動策劃,與策展主題一道,共同構成中國館的整體,我們可以將之視為中國館整體的“肉-血-精-神”。

中國館方案圖解二

這種參展作品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協同關係使之有別於過去中國館中參展者各自為陣的格局,後者更傾向於形成帶有個人印記的“建築裝置”。而參展者之間體系化的協同互動,不僅接近城市化中真實的社會合作,而且能使觀眾更關注建築本身,從而實現庫哈斯策劃一屆“有關建築而不是建築師的展覽陳設”的要求。

與此同時,策展人將“吸收現代性”命題破題為“化解現代性”。 庫哈斯曾經用“ 普通城市”(Generic City)描繪“全球性單一的現代語言抹殺民族性”的後果,暗示了“吸收現代性”的一種後果:不是民族性吸收了現代性,而是現代性排斥了民族性,也即趨同。在中國建築過去一百年“吸收現代性”的演變中,已經不只發生一次趨同,這其中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訴求也此起彼伏;“現代性”在此體現為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維度之間的矛盾,教條化的傳統形式作為文化的空間再現固然便於識別,卻難以調解現代化過程中所必經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條件;同時,即使在最意識形態化的環境中,我們依然可以發現一系列沒有局限于“形式-功能”二分法之中的案例。這一歷程將成為館內空間展出的內容,一方面突出現代性作為外來衝擊、以及中國建築現代化過程中此起彼伏的矛盾,另一方面則暗示中國文明對外來衝擊所一貫具有的化解甚至同化能力。

中國館團隊

總策展人:姜珺;

參展建築師:都市實踐建築設計事務所、多相工作室、開放建築設計事務所;

參展藝術家:張健;

視覺設計:吐毛球工作室;

研究團隊:馮仕達、戴春、高岩、史洋。

姜珺

研究型建築師、文獻編輯與策展人,《城市中國》(Urban China)雜誌創刊主編(2005-2010),莫斯科Strelka建築設計與媒體學院課題導師(2010-2011),牛津大學ESRC中心訪問學者(2011-2012),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2001-2014),長期以各種方式從事城市研究和實驗創作,考察城市動態對設計現象的驅動關係,潛在秩序的顯見結構以及自動生成的設計機制,行程覆蓋國內200多個城市和全球近50個國家。2008年擔任“街道是我們……大家的!”國際巡展中國區總策展人。2009 -2010年策劃《城市中國》在美國紐約、洛杉磯和芝加哥的三家博物館(New Museum / Hammer / MCA)巡展。出版書籍包括《城市中國進行時》(2009,Timezone 8),《特區一村》(2010,文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