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元門票】商業性PK藝術性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8-20 10:50:44 |
文章來源: 人民網

798藝術區

在美術館等公共藝術空間免費開放的今天,走進798藝術區,卻時見畫廊門口有收費的標示。在亞洲藝術中心的門口,豎立著一個“自覺投幣兩元”的票箱,據工作人員介紹,這種收費方式已經實行了好幾年,但每天上千名遊客主動投幣的人寥寥無幾。同樣實行兩元票價制的楊畫廊,收費的緣由是剛結束的展覽期間,用以投放視頻的設備被偷,致使一批相關的資料全部遺失,無奈之下只好採取門票制的方式,以限制一部分人流量。

記者在走訪的一些收費畫廊中了解到,雖然實行了門票制度,但大都沒有嚴格執行。而且售票的緣由,也都是因為人流量過大,許多觀眾對藝術品愛護意識不強,所以展品受損的問題時有發生,觸摸展品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

另外在調查中記者發現,挂有明顯收費標示的畫廊,觀眾人數明顯比不收費畫廊要少,但駐足欣賞作品、交流作品感想的人數比例卻高了許多。在對因收費而選擇過門不入的觀眾隨機採訪中,大多數人的回答是“就是來看看玩”。

每逢週末,雖然798藝術區遊人如織,但帶著“來看看玩”心態的遊客觀眾顯然為數不少,以至於藝術區內一家經營特色服飾店的促銷員説:“每天都有那麼多旅遊團來,這難道不就是旅遊區嗎?”

 駐紮了500多家機構,包括265家專業畫廊的798藝術區,可以説是目前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藝術社區,也是北京的一個文化地標。但藝術區緣何蛻變為旅遊區?中國藝術區的發展之路是什麼?

産業升級的798藝術區

798藝術區的前身是國家重點電子企業718聯合廠所在地。上世紀90年代末,伴隨國企改革的深化,聯合下屬的幾個工廠重組為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部分産業遷出,大批閒置廠房對外出租。典型的“包豪斯”建築風格,加上低廉的租金,很快吸引了藝術家入駐,舒適的環境和創作氛圍為798迅速積攢了人氣,藝術家、藝術愛好者不斷慕名而來。藝術區逐步形成規模,並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2006年被確定為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但近幾年,隨著藝術園區的發展,各類經營機構的進入,“藝術家流失”“藝術區變調”等對藝術區發展規劃的質疑也紛紛涌現。

對此,北京798藝術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國華説:“798是中國當代藝術的發源地和搖籃,有很強的包容性。過去是畫家租用畫室創作,現在是更多的藝術家到這裡辦活動,所以我們並不贊成‘藝術家流失’的説法。據我們統計,現在和藝術機構簽約的藝術家就有3000多人,這些藝術機構專門為藝術家們做學術及宣傳推廣活動。”

而對畫廊象徵性的收費,張國華也表示理解,雖然藝術區中大部分藝術中心和畫廊可以免費參觀,但有些畫廊收費主要目的並不是希望以此盈利,而是想把一些非藝術愛好者擋在門外,以期使展品得到更好的保護。“我們管委會也不希望798成為旅遊景區,容易破壞園區的藝術氛圍。而且也一直保持嚴格的準入制度,支援鼓勵當代藝術和前衛藝術家進入,跟藝術無關的企業不得入駐,以期留住藝術魅力和藝術家創造力。”

對於未來798藝術區“打造成功能齊備的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逐步將展示和交易的功能區分開來”的規劃,張國華透露:“目前,管委會已經將五星級拍賣大廈的修建方案提交北京市,這個拍賣大廈既可以為國際藏家提供住宿、拍賣的場所,又配備了藝術品的倉儲、安保措施,為收藏家們提供全套服務。與此同時,公益性的當代藝術博物館也在籌劃建設中,將對重點藝術品進行收藏、展示和研究。未來的交易區將佔到園區10%至15%的面積,實現以功能提升帶動産業升級。”

藝術家需不需要聚集藝術區

中國的藝術區,從早期的圓明園時期到現在才短短20餘年,而西方的藝術區已有上百年的歷史。西方藝術區的形成與發展,在某種程度上不僅體現了西方藝術潮流與藝術中心的變遷,更可以為中國提供可資借鑒之處。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西方美術史的王端廷説:“藝術家需要扎堆,是西方現代主義的一個傳統。藝術家也需要彼此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自然就會走到一起。藝術區的形成,有創作的需要,也是商業經濟的産物。”西方從現代主義開始以後,産生了藝術家的聚集區,早期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法國巴黎20世紀初自然形成的兩個藝術家聚集區:一個是塞納河右岸的蒙馬特高地,代表藝術家有畢加索等人;另一個在塞納河左岸,代表藝術家有莫迪裏阿尼、夏加爾等人。而最有影響的藝術區,是上世紀在紐約形成的蘇荷藝術區和東村藝術區,也是自發地聚集在一起。

王端廷介紹,藝術區分藝術家聚集區與畫廊區兩種,中國比較早的藝術家聚集區是圓明園畫家村,後來搬遷到宋莊,再後來有了各種藝術區,而798主要是一個側重畫廊的藝術區。

中國藝術家扎堆形成藝術區的現象,在批評家彭德看來,首先是藝術家不太自信的表現,從而需要一個群體,而真正有造詣的藝術家不是靠群體的力量來進行自我實現。所以他對藝術家抱團藝術區一直持比較消極的看法:“從世俗的角度看,藝術區有它積極的一面,便於交流、傳播。但從藝術本身,藝術區對藝術家有一種傷害,容易造成作品雷同,所以我對藝術區不是太看好。我始終認為這種聚在一塊不一定是最好的生存方式,藝術家還是應該回到畫室裏,獨立起來。”

“藝術區的出現有它背後的原因和自身的邏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藝術區的弊端會慢慢呈現,人們也會思考藝術家生存更好的方式。各地的藝術區也越來越多,原因是整個社會對當代藝術還沒有廣泛接受,這也是藝術環境比較落後的表現。”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彭鋒説。

商業性和藝術性的博弈

798藝術區的發展和演變,不僅是北京一處藝術區的問題,也是中國藝術區發展的一個縮影。王端廷介紹,西方的藝術區都有一個從形成、發展到衰落的過程,現在的798和宋莊,也必然會有這麼一個過程,而且現在已經看到了這個跡象。“798已經過了它最好的時期,這個最好的時期是相對來説藝術的純粹性比較高,更單純一些。現在這種單純性已經慢慢被侵蝕了,藝術的商業性取代了藝術性。”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杭春曉也認為,798作為一個藝術區來看,已經越來越泛藝術商業化,失去了藝術作為思想生産力的色彩,不再具有藝術家的創造性,更多的是以藝術品、藝術衍生品和以藝術名義的商品聚集區,成為一個時尚文化生活區。但他同時表示,如果從公共文化的角度看,這也是藝術走向公眾的必然結果,因為今天觀眾不再去關注深刻的藝術,只會去關注被消費的藝術,而且藝術成為一種文化消費對象的現象,也會越來越快地發展。“應該用更理性的態度,而不是簡單的情緒化態度來看待798藝術區的變化。798藝術區的現狀,從深層的角度講,就是一個城市化、商品化發展的必然推進。798變成這樣,也是一種好事,向更多的公眾推廣了藝術的概念,哪怕它現在不是一個藝術的源發地。”

對於藝術區的發展,杭春曉認為關鍵是藝術區自身如何定位:“如果想成為藝術原創地,除非國家出臺相關政策,保障對藝術家的支援力度,否則必然出現藝術被驅逐和泛商業化。如果想成為藝術被消費的公共文化生活區,受市場行為的規律控制就自然會形成。但如果變成一個同藝術毫無關係的商業區,那就很悲哀了。”

除了自然形成的藝術家聚集區外,隨著對文化産業的重視,各地也紛紛興建藝術區,但藝術區的發展,並不僅僅是建起幾座工作室。對國內藝術區一直非常關注的批評家楊衛説:“其實藝術區先是自然形成,然後再去扶持。過於人為化,反而不易形成,藝術家會自然地擇地而居。藝術區的生長就像藝術家的創作一樣,不可能規定每個人都畫一樣的東西。”

藝術區發展往往也面臨一個難解的怪圈,即當藝術區形成,各种經營機構進入,房價上漲,藝術家撤離,再尋找新的藝術聚集區。對此,楊衛分析説:“中國藝術區的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産權問題。因為多數藝術區並不是真正在做藝術,而是以藝術的名義把地價炒熱了,地價上來後就自然面臨著這個問題。”

楊衛剛從成都藍頂藝術區回來,他認為在國內的藝術區中,藍頂藝術區還是相對成熟的,當藝術家們從老藍頂藝術中心遷到新藝術中心的時候,就與開發商解決了産權問題。“有了産權就等於留住了藝術家,藝術家有了歸鄉的意識,才能形成一種傳統,這樣就形成了城市自身的一個文化品牌,也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鑒的方式。中國藝術區的發展,歸根結底就是産權問題,以及藝術區發展扶持政策的延續性。”楊衛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