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8日剛剛結束的廣東古今夏拍上,黎雄才的作品《秋林躍馬》最終以109萬元成交。對於這幅畫作,黎雄才的忠實擁躉並不陌生,2011年的時候,這幅畫作以75萬元的價格成交,短短兩年漲了34萬元。
有人將此作為書畫市場復蘇的又一例證,但一些行家卻看出了這個市場“熟貨”的高密度流轉。最近幾個月跑了北京、上海、廣州多個拍賣會的行家鄺根明就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今年的書畫超過一半是老面孔 。”
在幾個城市、幾個拍賣會間高頻率流轉的作品,行內稱為“熟貨”,這種“搬磚頭”的藝術品交易模式,無疑放大了市場的風險。以楊之光一幅畫作《西班牙晨曦》為例,在近八年的時間裏已經五上拍賣會。
八年五上拍賣會漲價近6倍
在北京嘉德5月份的春拍上,八大山人一幅《墨蘭圖》成交價格506萬元。但業內人士一眼看出,這幅作品上一次出現在拍賣市場上,是2012年12月7日的Lempertz拍賣會,當時的成交價僅4萬多歐元。也就是説,短短半年時間裏,《墨蘭圖》漲了十倍。
同樣以“老面孔”出現在這次嘉德春拍上的清乾隆·禦制白玉交龍紐“自強不息”寶璽,曾在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中拍出5656萬元,這次成交價6670萬元。表面上看寶璽的價格更上一層樓,但其實算上賣家佣金的話,委託方實際上是虧損的。
再以嶺南畫派目前最具市場號召力的畫家楊之光為例,他的作品同樣被不停地在多個拍賣會間流轉。羊城晚報記者隨機選取了他一幅2000年的作品《西班牙晨曦》,查詢馬上發現,這幅畫作在近八年的時間裏已經五上拍賣會,價格漲了近6倍。從2010至2013年近4年時間裏,這幅作品年年出現在拍賣會上。除了今年價格受挫外,其餘時間成交價基本上都翻一倍。
買家對熟貨是否買賬?
炒家這種“搬磚頭”的藝術品交易模式,不斷擠壓、透支藝術品的未來空間,無疑放大了市場的風險。對在市場上頻繁出現的“熟貨”,買家是否買賬?
鄺根明表示:“只要是好東西,還是有人接手的。今年的藝術品市場就有很多新買家入場,他們對熟貨、生貨的感覺沒有我們這些老行家強烈。許多精品換手頻率已經遠遠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期,今年的書畫超過一半是老面孔 。”
同樣在這次嘉德春拍上,石濤一件多次出現在拍賣市場上的作品《春江垂釣圖》就流拍了。另外劉海粟的《瑞士勃朗崖瀑布》,今年第三次出現在拍賣場上,最終也流拍了。
拍賣行無奈上“熟貨”
“熟貨”盤踞市場,拍賣行是否應該有所選擇?
不少拍賣行的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都表示無奈:“根源在於藝術品的徵集越來越難,越來越多的藏家捂貨惜售,這是全國各地拍賣行遇到的普遍情況。”
以廣東古今這次夏拍為例,作為圖錄封面的黎雄才作品《秋林躍馬》最終以109萬元成交。行家鄭先生對這幅畫作並不陌生,他告訴記者:“2011年的時候,這幅畫在古今拍賣會上拍出了近75萬元。這次以95萬元落錘,加上15%的佣金,最終成交價109萬元。委託方扣除12%的佣金後,到手的實際收益也就8.6萬元左右,並沒有大家想像中賺得多,最得益的還是拍賣行。”
國內拍賣市場上“熟貨”輪轉,但這種情況很少出現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據鄺根明介紹:“在佳士得、蘇富比這樣的國際拍賣大企業,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原則上同樣一幅作品5年內不能重復出現在本公司的拍賣會上,這是國際大行負責任的表現,但國內拍賣行競爭太激烈, 熟貨頻頻露臉也是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