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建議將書法納入中高考考核系統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3-13 09:29:19 |
文章來源: 城市晚報

常言道“字如其人”,而在中小學生中,這個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隨著資訊化社會的來臨和電腦的普及已逐漸改變。孩子的字越寫越難看,成為絕大多數老師和家長的共識。昨日,這一話題也引起了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關注,並紛紛建議加強漢字書寫規範,把寫字課的考核納入中高考對學生基本能力的考核系統。

擔憂:整天用電腦孩子寫字差

“給孩子買電腦,是為了讓他開闊眼界,沒想到孩子迷上了電腦,就很少寫字了。”劉女士的兒子讀小學三年級,半年前迷上了電子産品,很快學會了發短信、玩各種遊戲。自從有了電腦,學會了打字,兒子連交作文都用印表機打出來,別説練書法,就是正常的硬筆字也很少寫。

一份社會抽樣調查顯示:85%的中學生承認有人説過自己的字寫得不好看。一名高中語文老師説,在全班40多名學生中,專門練過書法的不超過5人。

調查:沒有專業教師 書法課常被擠佔

記者了解發現,中小學的書法課大多數每週開設一節,基本都是由美術老師或語文老師兼任,還經常被其他課程擠佔,甚至被取消。

“板書是一個教師的基本素質,而學生很多時候喜歡模倣老師的行為,老師自己的板書寫好了,也會帶動學生的書法興趣。現在年輕老師的板書明顯不如老教師。”一家小學的校長告訴記者。

分析:專業教師嚴重短缺 制約書法教育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趙長青分析説,中小學書法教育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較之其他藝術教育尚有一定差距。“這種差距是由於多種因素所致的,中小學生的書法教育課停頓三十多年,書法教育‘斷代’的影響已凸現出來。特別是在今天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資訊時代,人們認為花費時間練字費時費力,使用電腦的時間遠遠多於執筆寫字,提筆忘字已經是很多國人書寫漢字時的常態。“趙長青説,專業書法教師的嚴重短缺,已成為制約中小學書法教育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並且短期內很難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