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劇院裏藏著“博物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3-11 14:04:29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阿炳像(雕塑) 錢紹武

“藝·境——國家大劇院院藏品展”現場

  文化藝術蓬勃發展的今天,到北京的博物館或美術館裏看一場大家名作雲集的藝術展覽已經不算新奇。如果您來到劇場等待一場演出開幕前,除了翻看節目冊、喝茶聊天之外,還可以看到星羅棋佈在空間裏的藝術品和精彩的藝術展覽,這樣的體驗一定十分不同。

  不久前,一場包含了張仃、沈鵬、歐陽中石、靳尚誼、詹建俊、祝大年、袁運甫、錢紹武等一大批藝術大家、名家作品的收藏展在國家大劇院舉辦,受到觀眾熱切關注。在這場名為“藝·境——國家大劇院院藏品展”的展覽中,近160件藏品中涵蓋了繪畫、書法、雕塑以及陶瓷、木雕、年畫、皮影等多個門類。而這些展出作品僅僅是國家大劇院5000余件藏品中的一小部分,這樣的藝術展覽也僅僅是國家大劇院成立5年來的百餘場展覽之一。

  以藝術展覽拓寬舞臺邊界

  喜愛舞臺藝術的觀眾對位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西側的國家大劇院並不陌生,作為中國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同時也是世界上體量最大、硬體現代化程度最高的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短短5年內在劇目製作以及劇院運營上取得的成績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來到劇院也可以像在博物館一樣觀看展覽,這在普通中國觀眾的觀念裏還比較新鮮。

  其實,從整個建築造型到內部空間設計,走進國家大劇院的觀眾,不需要刻意尋找,便能夠感受到藝術博物館的氣息。而從北水下廊道東、西兩側各1200平方米的藝術展廳,到劇院一層的藝術沙龍展廳,從歌劇院、戲劇場、音樂廳的環廊等公共空間,到劇院5層的現代藝術館,國家大劇院共有5000余平方米的公共空間,幾乎相當於一個中型博物館的面積,為舉辦各類藝術展覽提供了基礎保障。

  5年間,“今夜無人入睡——歌劇藝術主題展”“京劇春秋梨園舊影——京劇發展概覽”等介紹舞臺藝術的展覽,“紙上的舞臺——第一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北京舞臺美術設計邀請展”“走進非物質文化遺産——皮影戲展演”“凝固的旋律——國家大劇院雕塑作品邀請展”等涵蓋非物質文化遺産、舞臺美術等主題的展覽以及詹建俊、靳之林、袁運甫、張文新等名家相關主題的研究性個展,不斷豐富著國家大劇院的展覽內涵,讓前來觀看演出的觀眾一次次獲得了意外收穫。

  國家大劇院副院長楊玲介紹,和一般博物館的藝術類展覽不同,國家大劇院在策劃展覽時都力求圍繞“表演藝術”這一主題。“大劇院建築本身就是視覺的藝術作品,而我們在大劇院的內部也希望為觀眾營造一種藝術的氣息。另外,不僅美術等與音樂、表演內在相通,就是舞臺藝術中的舞美、道具、服裝等也包含著視覺藝術。通過藝術展覽和劇院空間內的藝術陳設,讓舞臺的邊界得到了拓展,觀眾可以看到舞臺背後的細節,感受到藝術的共融。”

  這個平臺同樣專業

  國家大劇院大廳西側擺放著一隻琵琶形狀的木船,名為“無盡的航程”,這件希臘當代藝術家瓦蓋利斯·瑞納斯的捐贈作品讓國家大劇院藝術品部徵集保管組組長楊學晨印象深刻。2010年,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這件作品深深地吸引了楊學晨和她的同事。在盛情邀請下,藝術家瓦蓋利斯來到國家大劇院參觀,看到國家大劇院的整體空間和豐富多彩的藝術展覽,瓦蓋利斯難掩興奮。在得知大劇院正致力於收藏全世界的優秀藝術成果時,藝術家同意了劇院永久收藏自己作品的提議。

  對於國家大劇院而言,搞好演出是本分,但辦好展覽,特別是以一個新成立的機構為基礎做好藝術收藏等各項工作則殊為不易。隨著社會文化的快速發展,各地各類美術館不斷興建,觀眾和業界對美術館的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劇院的展覽如何具備學術水準?藝術家為何願意將藝術精品捐贈給劇院?如何保護、利用好不斷增加的藏品……“雖然我們在經驗和專業上無法和大型美術館相比,但既然舉辦展覽、收集藏品,我們就必須像美術館、博物館一樣注重專業性。”國家大劇院藝術品部負責人劉欲曉告訴記者,國家大劇院在舉辦展覽、收集藏品時,都會積極與相關學術單位進行合作,讓業界專家來為展覽和收藏工作提供支援。他還特別向記者推薦了3月底將與中央美術學院聯合舉辦的葉淺予和陳丹青的速寫作品聯展——這些作品表現的內容正是舞臺人物。

  劉欲曉説,雖然當下藝術市場十分火爆,但是大劇院所收藏的絕大多數藝術家作品都是免費捐贈的。“藝術家們十分看重大劇院這個國際文化交流的藝術平臺,我們通過有獨特學術視角的展覽呈現了藝術家的作品,也取得了他們的無私支援。”

  從大劇院到藝術中心

  短短5年實現5000余件藝術品的收藏,不僅讓觀眾每一次來到大劇院時都能感受到不一樣的藝術氣息,也為這座新建成的劇院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對劇院自身的發展産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把博物館搬進劇院已經不再是一種奇思妙想,而是對劇院管理和品牌經營發展眼光的考驗。楊玲表示,以表演藝術為主題舉辦展覽乃至形成豐富的院藏藝術體系,國家大劇院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經驗。由於歷史悠久的原因,國際上許多頂級的劇院展覽的空間並不充足,而國家大劇院具備這樣的公共空間,這是一個後發優勢。如何利用展覽為前來觀看表演的觀眾介紹相關知識、通過藏品陳列展現空間的藝術之美也已經成為劇院文化和品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收藏的目的之一是對當代藝術創作和歷史進行記錄,而展覽是多維度傳播表演藝術的手段。

  楊玲介紹,美國林肯藝術中心包括專門展示20世紀中期藝術品的林肯藝術館以及能夠展示攝影、繪畫等各門類藝術的藝術圖書館展館。南韓的首爾藝術中心的設計中甚至包含了美術館、書法博物館和畫廊等功能。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英國皇家歌劇院、義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等世界級著名劇院也都在有限的空間內專門設置了自己的劇院藝術博物館。從劇院到表演藝術中心乃至文化藝術中心已經成為世界大型劇院的發展趨勢。

  國家大劇院在設計之初就被定位為國家最高的表演藝術中心,將舞臺演出、劇目創作、藝術收藏、展覽以及藝術教育與普及等內涵融入其中,也正是這座藝術殿堂發展之路上的題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