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色彩消失的時候:印象派版畫展中國巡展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10 09:16:05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剪綵儀式

2013年1月8日下午,由義大利文化藝術中心、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主辦,北京華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中展丹青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的“當色彩消失的時候——印象派版畫展中國巡展”在北京藝術博物館開幕。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兼副董事長韓子勇,北京華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湯毅嵩,北京藝術博物館館長張樹偉,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版畫家趙永康,中央美院版畫係副教授、係副主任周吉榮等出席了開幕式并剪彩致辭。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兼副董事長韓子勇致辭

本次展覽不僅囊括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所有與印象派有關的大師的名字:柯羅、米勒、杜米埃、馬奈、西斯萊、雷諾阿、德加、畢沙羅、西涅克、修拉、塞尚、凡高、高更、雷東、勞特累克、喬治魯奧、鬱特裏羅……我們還可以看到印象派版畫在整個美術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如:米勒《收工》、馬奈《伯熱爾大街叢林酒吧》、《賽馬》、《波德萊爾肖像》、德加《穿鞋的芭蕾舞女》、布拉克蒙《冬天或雪中的狼》、雷諾阿《別針別起來的帽子》、高更《諾阿、諾阿》、勞特累克《馬術》、凡高《加歇醫生像》等等印象派輝煌發展時期及西方現代藝術萌芽時期的傑出版畫166件作品。本次展覽,不僅可以讓中國觀眾享受一次視覺盛宴,同時可以感受到西方藝術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流派——印象派的代表性作品及更深層的文化意義。

北京藝術博物館館長張樹偉致辭

版畫藝術在整個20世紀比以往的任何時代都更具活力,不僅因其靈活、便於傳播而能迅速地與當時社會生活緊密聯繫,而且也與當時新藝術觀念的大力推進息息相關。印象派畫家對於版畫創作的熱情不僅為作品的傳播和保存提供了更有效的方式,也為今天的觀眾和研究者保留了珍貴的資料。70多位畫家的版畫作品連貫地展現了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西方近現代藝術的發展脈絡,鋻於中國觀眾對西方藝術的了解大多通過印刷品,接觸原作的機會並不太多,這次展覽可以使處於與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中國觀眾,從更加具體而真實的藝術作品當中,觸摸西方文明的溫度,在更加堅實的基礎上實現東西方文化和藝術的對話,加深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國民眾對多元文化概念的理解。此次巡展在北京藝術博物館作為首站,隨後將分別在大連藝術展覽館、陜西歷史博物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美術館陸續展出。(圖文/李雪)

北京華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湯毅嵩接受藝術中國的採訪

保羅·高更:死者的靈魂注視著(毛利婦女)

讓·弗朗索瓦·拉法埃利:巴黎聖母院風景

北京藝術博物館館長張樹偉接受藝術中國的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