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張永和:文藝老年進化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1-06 11:43:32 |
文章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張永和

張永和戴著一副圓圓的玳瑁眼鏡,倒扣西瓜皮一樣的髮型,圓臉,兩道黑黑的眉毛。張口一説話,那種“衚同裏”的北京腔就開始緩緩釋放。語調平緩鬆弛,即便聊到開心處也頂多咯咯一笑。但在被他的夫人魯力佳戲稱作“賣西瓜的”外表之下,他卻很喜歡用那些鮮明的字眼來表達毫不含糊的觀點,也隨時都準備抖個機靈。

我們來聊聊建築吧。——“好,來聊建築。不過談建築沒什麼太大意思。”一股不想循規蹈矩的勁兒。

儘管張永和把很多工夫都用來研究空間與材料,但他骨子裏的文藝氣質還是會讓建築師感性的一面表露出來。

“我56歲了,人生有一半時間待在國外。所以,在一個傘底下、街上坐著喝點東西——這個調調我就特別喜歡。”美國國籍的張永和毫不諱言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陌生。

提到他即將再版的文集《作文本》,張永和又來勁兒了,説自己是標準的文藝青年。

“不過現在是‘文藝老年’啦。”他悠悠補上一句,“喜歡奇奇怪怪的東西都在那個圈兒裏。雖然是中國人,但我背景有一半都是西方的。到了美國生活、受教育,再一次‘崇洋媚外’:媚歐洲。”

他喜歡60年代的法國小説,喜歡義大利電影。在《作文本》前言裏他説自己從小不喜歡熱鬧、歡慶的文字場面,後來發現了法國新小説,“把《廣島之戀》英法對照地過了一遍,過足了平淡的癮”。

於是他不斷地在文學和電影當中找尋建築的身影,並努力將其中的智慧汲取到建築上來。

在展覽作品裏,很難不看出些許端倪。有一個模組取名叫“後窗”,主要展示視覺與空間遊戲的相關構思,靈感來源於希區柯克的電影《後窗》。一個1988年在圖紙上創造出來的概念物體,源自張永和看的一部日本片《蒲公英》。

“聖人書房”這個模組乾脆就全是跨領域的作品,比如有一幅建築剖面圖叫“塔之屋”,上面畫著一個從廠房裏伸出去的吊臂高塔,廠房裏有床、有窗、有煙囪,只是在中間駐紮著四個高高的鐵架子,塔房被托在廠房的上空——天馬行空的建築師用這種方法表現居住與工業的衝突和並存,荒誕卻合理。

這個文藝青年還在純文學雜誌《天南》上發表過一篇電影劇本。故事源自愛爾蘭小説家Flann O'Brien的長篇小説《第三警察》,講述的是一個為了逃避稅款建在某座建築物的厚墻壁、閣樓、地下室的警察局的故事。張永和是如此迷戀這個故事,不但把片段改寫成劇本,加入了中餐館老闆這個新角色,而且還特地設計出了一整套建築構圖與模型。

在展覽現場就有這麼一個奇異的展品:玻璃底座上放著一個橫躺的自行車轱轆,圓心支撐著三合板做成的房屋模型,不過這個模型被拆分成了三部分,仔細觀察才能發現那個隱藏在建築當中的“警察局”。

這些與文藝連接的奇思妙想同縝密審慎的建築邏輯放在一起,充滿了生動有趣的張力。

父親張開濟是杭州人,但北京的“爺們兒”環境把他兒子基因裏的江浙氣息壓下去了,結果越長大越發現不對勁。

張永和喜歡美食、想學做菜,喜歡街邊坐著喝咖啡,喜歡逛逛街看看小店,喜歡騎著自行車到處溜達。他自認為“精通”的是服裝設計,跟夫人一起讀時裝雜誌,最愛川久保玲、山本耀司,對世界一流服裝設計師如數家珍。他同國內的時尚界人士也保持著友誼,展覽當天他身上的衣服就出自設計師朋友張達之手,而三里屯洪晃的時尚服裝店也由他一手操刀設計。

其實,從建築到衣著,所有的東西都是一脈相承的。

採訪接近末尾,工作人員把他的“午飯”遞了進來,他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薯片和月餅,一邊説:“我就是喜歡這些日常生活,住吃穿喝行,都有意思極了!”